味蕾上的春天

黄山日报 2020-03-30 05:39 大字

胡胜虎

春雨初晴燕双飞,菜畦新绿笋出泥。经过一冬的蛰伏蓄势,随着“春风又绿江南岸”,黄山明媚秀丽的山川田野上,绿莹莹、嫩生生的春蔬,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水汪汪、水灵灵的野菜,挨挨挤挤地来到人间。黄山人的餐桌,一时成了野菜的天下,尝鲜的盛宴。

说到尝鲜,首先自然非竹笋莫属。黄山境内,群山苍翠,到处是茂林修竹,也到处盛产竹笋。最出名的是歙县问政山上产的竹笋,《安徽通志》曾记载:“笋出徽州六邑,以问政山者味尤佳。”早在南宋时期,问政山笋就因为鲜嫩和自带甘甜滋味而被列为贡品,享有“问政贡笋甲天下”之美誉。明清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笋》中说:“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又云:“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则诸味皆鲜……”

虽然黄山立春之后,雨后春笋便相继破土而出,但真正上乘的春笋却是未出土的泥底笋,且要现挖现剥现烧,过夜的竹笋鲜嫩度就大打折扣了。竹笋炒、烧、炖、煮、熘都很好吃,但最好吃的还是黄山年猪腌制的肥瘦骨兼有的肋条肉或猪头肉煮笋,它们还在锅里翻滚的时候,已是满屋清香袅袅。待到煮透,竹笋清鲜爽口,味道绝对乡土。笋把肥油吸附得服服帖帖的咸肉,一股经久不散的香气,更是早已在鼻尖下萦绕。人们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刀板香”。农历二三月间,腌肉煮笋不仅是黄山人家中待客的一道家常菜,也是众多饭店尤其是农家乐中一道必不可少的招牌菜。

说到尝鲜,当然也离不开山上亭亭玉立的蕨菜和水边初萌的芦蒿。蕨菜号称山菜之王,因初生嫩芽形如一柄如意,故称如意菜;还像一根龙头拐杖,所以又叫龙头菜。蕨菜真会赶季节,在人们寡淡地熬过了一个冬天的时候,不早不晚悄悄登场。与咸肉野毛葱,或蒜苗一起煸炒的蕨菜,在一丝丝青涩,一点点令人不讨厌的微苦中,溢出汁液充盈,软糯筋道的滋味,给人们带来了一股山野的天然情趣。“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里的芦蒿,掐头去尾,取其翠绿鲜嫩的纤细茎秆,与驰名的五城茶干大火小炒,便生出清悠悠脆生生的感觉,“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

马兰头近几年是越来越受青睐了。田边地头,河畔溪旁随处生长的这种圆叶小草,采来后用开水微焯后,会泌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拌以茶干、小磨麻油,就成了一味人见人爱的凉拌小菜了。《蔬食斋随笔》中赞它:“洵美草木滋,可以废梁肉。”

如果说马兰头是小家碧玉的话,那么荠菜就是大众情人了。碧绿清新的荠菜,不仅热炒或凉拌,都因其挡不住的芬芳而让人欢喜让人馋;它同时还是包子、饺子、粿子的最佳馅料,其需求量正快速增长,荠菜也因此逐渐由野生走向人工规模培育。

黄山春天可供尝鲜的春蔬野菜还有很多。如细嫩微苦的枸杞头,柔嫩水灵的豌豆苗,浓香扑鼻的香椿芽,香味独特的菊花脑,以及以前做饲料,现在有了好听名字金花菜的苜蓿。更不要说嫩叶露珠颤动闪光的第一刀春韭,温润如玉、鲜美可口的清明艾粿,油亮丰润、解饥杀馋的乌饭……待到蚕豆长出了点点黑斑,剥成的新豆瓣加葱花,旺火急炒,或用火腿丁烧成豆瓣饭,那个鲜美的滋味,等于为春天尝鲜作了一次圆满的总结。

春天吃菜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满园春色,把黄山食谱中的“野”字扩展得丰富多彩,“鲜”字演绎得酣畅淋漓。舌尖上的黄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味蕾上的春天,绽放出一朵朵香气氤氲的美食之花。

新闻推荐

调整重心强化保障优化服务歙县答好疫情大考“民生卷”

本报讯疫情防控大考面前,歙县上下不断提升政治自觉,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优化推进民生工程的各项举...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