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融杭接沪排头兵

黄山日报 2019-09-28 08:02 大字

歙县毗邻杭州市临安、淳安,是黄杭两市交流的门户,是黄山市融杭接沪的桥头堡。该县以杭黄两市“1+9”战略合作协议及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方案为统领,加快思想观念转换,深化交流合作,承接辐射带动,聚力打造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美丽中国先行区、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区、绿色产业聚集地及杭州都市圈健康宜居样板、西进南拓战略支点。

歙县坚持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紧紧扭住融入杭州都市圈这一突破口,以理念接轨为先导,以产业协作和区域协同为重点,以体制机制等高对接为保障,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争当黄山市融杭接沪的排头兵。

解放思想理念接轨。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融杭’,我们怎么看、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深入学习研讨,主动对标对表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以思想观念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期间共梳理排查问题210余个,制定整改措施250余条,推出“一把手话‘融杭’”19期。选派500余名党员干部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举办各类培训班7期。组织31名企业技术人员赴浙江企业开展实地教学培训,杭州市人力资源“国字号”专家对90余名企业负责人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开展对接洽谈协作。今年以来,歙县与淳安县签订了推进区域协同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各乡镇各部门累计到139家单位开展交流学习,签订合作协议20项,达成合作事项40项,建立工作机制18项。

推进规划政策接轨。委托杭州工程咨询中心黄山分中心主动对接杭州都市圈新一轮总体规划,开展歙县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发展思路研究,着手“十四五”规划编制前期准备工作,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与杭州都市圈联动发展,加快构建与杭州都市圈等高接轨的政策体系。

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全方位对接《杭州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2020—2035)》,以“一港两道三路五铁”建设为目标,力争开工建设杭临绩黄高铁和徽杭高速苏村道口项目,加快推进新安江干线航道、黄山北外环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建设皖浙区域性交通枢纽。目前,黄千高速歙县段开挖路基土石方6.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2.74亿元;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项目建议书已完成,正在办理一期用地规划预审;歙黟公路已完成征地工作,正在进行标前审计;金山到县城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5.38%;街口大桥进度加快;北外环高速公路歙县段、王村二桥及接线工程、徽杭高速苏村道口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三阳至浙江昱岭关公交线路开通运营,深渡—街口、深渡—坑口2条新安江水上公交线路投入运营船舶3艘,年载客量达7.3万人次,辐射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周边16个乡村。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瞄准杭州都市圈产业布局,把握产业转移趋势,围绕产业协作开展招商,全力“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今年以来,全县已引进杭州企业投资项目14个,协议总投资37.2亿元。以县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积极融入数字经济、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高端装备等创新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分工合作,提升产业层次,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等合作新模式。创新服务业发展业态,集中打造文化旅游、大健康、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杭州都市圈龙头企业来歙做优做强绿色有机农产品产业。积极参加黄杭跨区域农超对接会、杭州市迎新春大联展、中国杭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展示推介歙县名优特色农产品。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与杭州西泠印社达成文化创意产品合作意向,目前两方共同设计的文创专用墨16000锭已发往杭州。黄山蓝田天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注册,2019年农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玻璃连栋大棚已入场施工。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与杭州都市圈“大院大所”“智囊智库”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常态化开展科技要素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吸引杭州都市圈内的高端人才、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高校毕业生等来歙创新创业,建立“双创基地”。徽梦、金质丽与浙江大学,协同与杭州轴承试样研究所,华邦与浙江华邦特种纸研究院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

促进旅游文化合作。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为引领,认真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1+5”行动计划,积极推进“旅游+”,整合精品旅游资源,共同策划跨区域旅游产品。加快以深渡特色小镇和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新安江百里大画廊“一核两线”建设。推进“一路花香”工程,“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两侧山体添彩增色项目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新安江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已建成开业。新安计划·儒医谷项目完成有效投入6000余万元,南屏水天一舍完成设计并施工。王村镇烟村“微旅游”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启动湖田山旅游开发,打造华东极致体验强IP。积极引进杭州都市圈文化旅游、精品民宿企业来歙开发旅游新业态。加快徽州古城文化旅游集聚区发展和徽州历史博物馆建设,推进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整体提升。深入挖掘徽文化内涵,打造具有东方魅力的传统文化传承区。利用连通徽杭两地的水路、古道、公路,共同培育举办户外运动赛事,做好以“黄山·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国际马拉松”品牌赛事、黄山“埃弗特”网球培训基地为龙头的各项赛事、体育研学和体育技能培训的推广、发展。目前已开展雄村桃花赏游节、第九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暨一江清水向东流“源自新安江”全国摄影大赛、歙县“三潭”枇杷节、新安江山水画廊国际马拉松大赛、首届“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新安江山水画廊丝绸文化园开园节、雄村桃花赏游节、第三届富岱杨梅文化节、武阳乡徒步摄影文化节、徽城镇第五届问政贡笋节、昌溪乡民俗文化节、街口镇户外观光采风活动等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节庆赛事活动12场。参与“跟着杭黄高铁去旅行,全媒体大直播”活动,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50家媒体来歙采风,邀请上海50余名旅行商在三阳镇开展推介活动;“千年徽州府百里大画廊”百车自驾活动、浙江百家旅行商走进安徽歙县暨2019年歙县休养(研学)产品推介会取得圆满成功;在西街一号建成浙江省省属企事业职工疗休养基地。成功参展淳安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项目展、衢州2019年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产业博览会。“徽州百工”徽州剪纸制作技艺大赛暨“同饮一江水,共筑徽杭情”剪纸邀请赛圆满落幕。

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深化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重点推动松材线虫病联治、森林火灾联防,共建杭州都市圈西部绿色廊道。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协同推进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示范区创建,打造跨省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先行区域。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人居环境现场整治会议6次,开展全面禁渔宣传6次,巡河护渔活动23次,清理河道垃圾270余处,关停扬之河桂林段沿岸的4个砂场,关停搬迁养殖场98家。布射河整治项目加速进行。新安江歙县段沿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三阳环境整治项目、王村镇环境整治项目、深渡镇污水管网提升、县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提升5个项目列入2018-2020年第二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拟补助项目名单。到8月底,全县农村垃圾处理PPP项目共收集清运生活垃圾约2.2万吨,江面漂浮物及水草约3500吨。

建设宜居健康之城。围绕“大都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积极承接杭州等地非核心功能疏解,共同谋划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新安医学等特色健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医药、养老养生、康体健体和管理教育的大健康产业新业态,完善医疗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推广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新型模式。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社区功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体制机制灵活、示范效应显著的特色小镇,探索与杭州都市圈内特色小镇互补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高地。与临安区、淳安县建立平安边界“四联”机制,加强接边地区联防联调联控。今年以来,3次召开联调维稳工作研讨会商讨平安边界创建工作,联合调处矛盾纠纷30余起,纠纷受理率、调处成功率均达98%以上。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积极推动与杭州都市圈各城市间政务、商务、游客和市民服务等网络共通、数据共享、成果共认,推进市民卡“一卡通”,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领域协调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和完善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开展联合办学、联合诊疗,共建更高水平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民生互惠互利。已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歙县分厅首页开辟了“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分别在歙县政务服务大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综合窗口开设了30项企业办事专窗、21项个人办事专窗,可实现长三角地区异地办理。1-8月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累计直补369人次,基金支出183.60万元。

新闻推荐

五十始学画 金农的习古出新与梅花情怀

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金农精于书画、篆刻、鉴定,从五十岁始学绘画,但山水、人物、花鸟皆在行,尤精于墨梅,“涉笔即古,脱尽画家...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