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有座山: 昆山 宣州最北的屏障

今日宣州 2019-09-25 00:45 大字

李居白

地图上,昆山偏居宣州一隅,天水相隔,远离城市,山既不高,也不磅礴,然而,就这样一座看似貌不惊人的小山,却屡屡出现在宣州的历史视野中,自古诗歌多吟咏,典籍多提及,享有极高的“曝光率",这究竟是为何,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能让它如此入眼?

商道

古丹阳黄金水道上的重要驿站

古时,陆路交通不够发达,山林险峻,穿越艰难,再加上人力、畜力承载有限,不便于大宗物资的搬运,那么,水运便成了最好的选择,舢板帆船、连串竹筏可辎重,江河湖泊、水流畅通可往来,故此,千百年来,水,一直就是商贾大儒们最为青睐的生存之源、最为看重的财富之路。

南漪湖,宣州水运的“高铁站",它的水路,西行可至芜湖,东去可达苏杭、上海,向北更是直通南京,苏杭的刺绣、皖南的山货、芜湖的鱼米以及南京上海的储货,都借力于这条“丝绸之路"的交互,舟楫的便利使得这条商路成为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而明朝富贾沈万三,据说便是看中了这条风水宝路,最终得以发家南漪湖,致富南京城。

也正因如此,扼守南漪湖北岸出口的昆山,便借这条水路之运势而身价斐涨,它南临南漪湖,下有金山、南姥等港口码头;东窥郎川河,可探昝家台等市集;北望固城湖,可远眺逆流之船只,三水之间,它是重要的物资囤积和转运的陆地,也是商家打尖、苦力休养喘息的主要驿站,所以,昆山的早早出名便是不足为奇。

昆山之南,古老的南漪湖黄金水道,商船往来,风帆连线

兵道

宣宁军事大通道上的第一要塞

山因为有水,便增了三分险峻。

壁立于南漪湖畔的昆山,三面临水,林深雾重,怪石突兀,“滚山磊石逼诸天"(清·许国祯),是一道易守难攻的天然军事屏障。“怪石腾烟藏虎穴,苍山带雾没人踪"(明·昝东崖),其险要的地理位置,自古一直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北宋末年,歙州(今安徽歙县)人方腊方十三因迫于朱勔及“花石纲"之害,率困苦百姓揭竿起义,为打击南漪湖中的“花石纲",方腊遣义军上昆山扎营,并于山巅筑高台瞭望,监视湖中船只来往,现山中仍留有点将台、石床、石椅等遗迹,而山腰用于扎营的大营盘,更是地逾二亩,平展如初。

传说久远,已无法考证,但作为军事要塞,昆山却一直都不缺故事,又据说朱元璋攻下南京后,为巩固后防线,并命军师刘伯温对南京周边地形进行考察,选要塞筑工事,以便进退有路,防患未然,领命后的刘伯温围绕南漪湖转了一圈之后,决定在昆山为朱元璋修建行宫一座,以防一旦南京失守,可以作为向皖南山区撤离的第一道屏障,又说现今的昆山没有山头,峰顶平坦,便是那时为修行宫被削平之故。

故事顺延,最近的战事当数新四军的烽火了,更楼巷战斗、昝家台战斗,打土匪、斗恶霸,这些在昆山及其周边燃烧的战火,轰轰烈烈,彪炳史册,更是让昆山因为他们而颜色变红。

林深雾重,山险路艰,易守难攻

文道

诗意灿烂,昆山又堪称宣州的第二座诗山

水墨江南,诗意宣州,其实在宣州,山山水水,一捧诗意洒千秋的又岂止只有一座敬亭山!

在昆山,也从来不缺文人才子的佳话。

“周原回列岫,片石涌南湖,水国云常冷,渔舟月自横,卧龙丹壑杳,浮鹄碧天俱,坐对波光夕,悠然醉玉壶"(明·沈懋学《丙寅偕蒋山游南湖小昆山》),这是沈懋学在高中状元之前和友人徐蒋山同游昆山时所作,诗文笔调轻松,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昆山之景的钟爱之情,而与他同游的徐蒋山,也是当时昆山知名儒生,二人以文互慕、友情甚笃,徐蒋山在得到沈懋学所赠诗文,欣快之余也是有感而发,和其韵作诗一首:“四山回列岫,一镜渺平湖,枕石心常冷,漱流念觉孤,伏骥非为老,骑鲸亦自俱,欣逢故人榻,颓醉玉山壶",诗文唱和,一段佳话,将宣州文坛的盛况一展人前,文人才子,风流雅韵,更是将昆山冠绝天下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湖光山色,诗画长卷,一览尽收。

而至有清一代,描绘昆山的诗文更是屡见不鲜。“乘兴寻溪上滚峰,绿杨村里散桃红,日翻南北两湖景,风吼东西二寺钟"(清·许涟)、“此峰矗矗峙南漪,结我茅庐世外宜,三四个鸟啼竹槛,百千年藓蔓松枝"(清·许作庭),这些诗咏更是将昆山怡然自乐的村居生活舒发的清新可人,让你读来不由不滋生向往之心。

远眺,据说昆山曾有火山喷发,只是传说的火山口,而今已难觅见

景道

面朝“大海",静等春暖花开的绿地公园

当硝烟落地,战火飘远,太平的盛世抹平了曾经伤痛的记忆;当浮躁之心开始攀高赴远,揽胜逐幽,而忽略了近在身边的风景,一些故事终于古老,一些人和物也慢慢淡出历史。

江湖不在,地处“边防"的昆山似乎很有理由应被世人遗忘。

但或许它本就是天之骄子,生就有万人景仰之命,又或许它骨子里就是一个桀骜难驯的枭雄,无论如何也不会甘于寂寞,而今,昆山,再次以一个湖的名字闯入世人的眼里,仿佛一夜之间,完成华丽转型、美丽蝶变,再次门庭若市。

山生水,水再润山,山因水而生雄姿,水因山而诞灵性。

昆山湖,这个躺在昆山怀抱里初生的公主,正以见风长的态势从密林出岫,旧颜未老,新妆又添,它和古老的昆山交相辉映,山在水中,水又在山中,观水望山,山水交融的又岂止只是一幅水墨画卷。而今,这个茁壮成长的昆山之女,她的名片日益蔓延,正在成为华东大平原上的一道最靓的风景线。

美丽的昆山湖湿地公园,已然是当今自驾远足的新宠

自南漪湖北望,高立红山脉一线,组成宣州最北的屏障,而昆山更如龙首,直插湖心

新闻推荐

晒秋景绘丰收

黄山市农民用“晒丰收”的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郑宏/摄众多游客晒场中穿行。郑宏/摄娃娃也来凑热闹。叶有辉/摄来...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