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源里石桥多座座相映皆美景
白杨源里的单孔石桥□吴宪鸿
歙县白杨源,小小的盆地,其中溪流纵横,水系发达,不仅村落傍水建立,而且田地间布满沟壑,因此桥梁颇多。据统计,桥梁共有四十多座,全部为石桥。
白杨源面积不大,河流源头短,河面狭窄,许多小溪流村人谓之“汪坑”,主要的大溪流有四条。大坞和小坞出来的汪坑,在大坑口汇集,成了河流的上游,流经上祈、方祈后,同从汪村出来的东源汇合,流到新桥村,又与从坑口、上村出来的西源汇合,河面渐渐宽阔,水量不断增大,流经大水口,朝源外淌去,过后岭村、官川村,到斯干村汇集于华源河,然后一路前行,汇入新安江。
正是由白杨源本身地理环境所决定,大量的石桥成其鲜明的特点。
单孔桥多双孔桥少
因坑小河狭,桥梁不长,单孔足够,而做成拱桥,以使坚固,像这类单孔的石拱桥,占白杨源桥梁总数的80%以上。如新桥村的“梅干桥”和“许马桥”,为单孔石拱桥,都是宋代英宗年间建造的,成为歙绩古道上的桥梁,近二千年过去,至今仍非常牢固。建造单孔平板桥容易些,先在溪流两边砌好塝,抬来两块长石板,并排一搁,两头加固,稳妥了便成,像汪村的水口桥,清代康熙丙午年建造,人走车行(单轮车)数百年,丝毫不动。双孔的较少,且是平板的,架在水面比较宽阔的地方,像上村的“禾硕桥”(宋代),上祈的“汪姓堨桥”(明代),方祈的竹林桥(明代)等。“汪姓堨桥”在原白杨小学边上,以前在村边的东岸建有水埠,人口逐渐增加后,上祈、方祈来此洗汰的人特多,上世纪60年代末,又在西岸建设新的水埠,为确保来往过桥诸人的安全,就在桥面上拼装了两根旧祠堂拆下的石柱。
小桥颇多大桥极少
白杨源小石桥多,最短的是“渡姑桥”,在上村与西村路中间一个叫耕塘口的地方。这里一条水沟冲击而下,水量少时,人们在用石板搭成的桥上来回行走无虞,然而一旦下了暴雨,山洪暴发,石板桥经常被冲毁,给过往行人带来了安全隐患。于是,经过村民商议,在此最终建成了一座长0.9米、宽和高均为1.5米的单孔石拱桥,远远望去,尽管“袖珍”,但却美观而实用。白杨源最长最高的桥,当是方祈的单孔石拱桥,为明代建造,具体年月不详,它有6米多高,9米多长,3米多宽,在小山村显得鹤立鸡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大桥”相称。
水口石桥增添美景
水口水口,或在河边,或离河很近,于是水口建桥便成了白杨源一景。如大水口的“新桥”,方祈水口的“竹林桥”,坑口水口的“乐善桥”,王家水口的“上王桥”,汪村水口的平板桥等,既方便行走,又自成一景。
桥堨近邻相映成趣
白杨源许多桥梁的上游,都筑有堨(方言“huo”,即河中筑起的小坝),如“汪姓堨桥”,就因为上游有了“汪姓堨”(古时候附近的田地是汪姓氏族的,此堨由他们建造),下游的石桥便以此为名了。山村中的堨,能起多方面作用,蓄上了水,增加水量,既便于村民洗汰,更能给稻田灌溉。因此,村边桥梁的上下,常常建有水埠,供人们挑水、洗菜、洗衣服等,每逢集中时段,喊叫声此起彼伏,人气十分旺盛。每年梅雨过后,属于山区的丰水期,站在石拱桥的下方往上看,眼见桥梁如虹,堨上泄流如瀑,好似一幅彩虹瀑布图。这样的美景,在方祈的“大桥”观看尤甚。“大桥”之上的堨与桥底落差比较大,中间更有参差不齐、嶙峋突兀的山岩,如同天造地设的假山。我小的时候,常在夏天去堨里游泳,游累了就躺在山岩上休息,被太阳晒烫了,又跳进堨里。长大后,有了相机和手机,知道这地方也属拍照绝佳之处。拿起相机或手机站在桥下方,背景前方是拱形古桥,桥洞挂着藤藤蔓蔓,稍远处是堨上流下的小瀑布,中间自然是坐在“假山”上微笑的人物主角,那照片拍出来,只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桥有故事美妙动人
一座桥梁,都蕴藏着一个故事,或介绍这桥的建造过程,或讲述那桥桥名的由来,生动感人,妙趣横生。如“渡姑桥”的得名,纯属偶然,也很有趣。相传清代中期,上村的窑老板吴积富,带领各窑场老板,捐资铺设从西村到小阜坑的石板路,并在耕塘口建造起一座小小的拱桥。桥建好了,捐资者和施工者却为了桥名议论纷纷,争执不下。碰巧有一天,上村一户农家嫁女儿,新人轿到了小桥头,却难以通过。此时,轿夫大喝一声,拨开围观的众人,大步踏桥而走。有人望望,突然脱口而出说:“有了,这桥就叫‘渡姑桥’如何?”原来,按当地方言,单个的“姑”字,指的是“姑娘”,即待嫁的女子,轿中此“姑”,过了这座刚建起的桥,抬去夫家,拜了天地,进了洞房,就已不再是“姑娘”,而是成为他人的“嫂娘”。众人听了,觉得叫“渡姑桥”不仅妥当而且有趣,一致拍手叫好。从此,“渡姑桥”及故事相传至今。
富有意义的桥当是“安人桥”。东源河汇集汪村及东部各山的泉水,或缓或急,先朝南后向西,流经方祈,注入杨源河;只是由于东源河的阻隔,将方祈这个村分成了两部分,而供人行走的,以前是小河上的木板便桥。这便桥平时走走没问题,一旦遇上大雨或涨大水就不行了。清朝中期,东源河北边的上汪家有一姑娘嫁给东源河南边下村坞的吴家为媳,成了吴汪氏。吴汪氏出身富裕人家,父亲早年在外做生意,家底厚实,给的嫁妆颇多;她嫁的也算是小康人家,夫家有些田地,公婆勤劳肯干,丈夫在外学做生意。然而,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吴汪氏的丈夫婚后返回外地,时间不长却意外身亡,公婆因悲痛过度,也相继去世。之后的一天,吴汪氏得知父亲患重病的消息后,匆匆赶往上汪,然而到了东源河边才发现,因前一晚下了大雨,河水暴涨,根本无法过去。焦急担心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水退后,人们摆好了木板桥,她才小心翼翼地过了河,而此时,父亲已经去世。悲痛之余,吴汪氏深感在东源河上架桥的重要性,她向族长提出,把自家的嫁资全部捐出,由族里出面,在东源河上建一座石桥。那年冬天,一座长6米多、宽3米多的单孔石拱桥横跨东源河上。收工那天,两岸各个小村的人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欢天喜地地庆祝了一番。有断文识字的人提议把此桥命名为“安人桥”,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安人”原是封建时期命妇的一种封号,当时人们称此桥为“安人桥”,就包含了老百姓对吴汪氏的感念。现如今,两百多年过去了,“安人桥”依然坚固地挺立在东源河上。清末时期,另一个女人汪氏在桥上建造了一个亭子,桥边设有美人靠,更方便了来往行人休息。提起两个汪氏的善举,至今白杨源的村人还在口口相传。
众多的古石桥,连接了白杨源内的各个角落,贯通了通往东南西北的道路,使人们从此走向远方,去开辟新的生活。
新闻推荐
因工作需要,安徽省芜湖市拟破格提拔两名基层工作经历不满两年的干部。据《芜湖日报》报道,芜湖市委组织部9月2日发布的《中...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