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之初皖南儿女送“瘟神”

合肥晚报 2019-09-03 02:16 大字

○医务人员深入农村进行血防治疗

○皖南血防所使用过的药箱

○解放初期治疗血吸虫的病床

“女人不生孩,男人怀鬼胎。”“肚大如簸箕,神仙也难医。”这是解放前后人们对皖南地区有着300多年流行历史的血吸虫病的形象描述。解放前,由于血吸虫病的摧残,皖南有不少县“千灶万丁”的兴旺村庄变成了“无人村”。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0月,华东区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在歙县成立,从而拉开了治疗血吸虫病、送“瘟神”的序幕。

全省首家血吸虫病防治机构

对于解放前后皖南地区的人民来说,血吸虫病并不陌生。据史料记载,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在皖南地区流行历史久远,而从清咸丰年间到解放前夕,是疫情最猖獗、危害最惨重的时段。特别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血防工作漠视不问,任其肆虐,加之农村经济落后,缺医少药,贫困交加的疫区人民面对血吸虫病束手无策,甚至寄希望于鬼神……

从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资料中我们看到,曾经“牌坊林立、街市繁荣”的歙县牌头村,由于血吸虫病的长期肆虐,解放前夕已是“断砖碎瓦铺满街、石板路上长青苔”的残破村落。1949年初,只剩下75户191人,其中当地人仅有12户42人。因此,说血吸虫病是“瘟神”一点也不为过。

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区将安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起步点放在了皖南。1950年8月底,根据皖南行署卫生局副局长方星历时数月的实地调查结果,华东区批示,在歙县筹备成立华东区第一血吸虫病防治所。“华东区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成立后,就从上海、芜湖等地调来业务骨干充实医疗力量。足见当时的重视程度。”据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防科张杜娟科长介绍,1952年冬,皖南、皖北行署合并后,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改称“安徽省第一血吸虫病防治所”。1953年2月从歙县迁往屯溪。

而据了解,皖南血吸虫病防治所是安徽省有史以来第一个专门防治血吸虫病的机构,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三个血吸虫病防治机构之一。

“大肚子病真能治好?”

“大肚子病真能治好?”今天肯定没有人问这样的话了。但在60多年前的解放初期,这种疑惑是普遍存在的。在贫穷与落后中饱受疾病摧残的人们,祖祖辈辈只知道“大肚子病”是风水之灾,命中注定,只有坐以待毙,他们不相信能治好;而且这种思想是多少代人“根深蒂固”的认识。为了让群众了解血吸虫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皖南血防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面向公众,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活动。虽然当时全所仅有6名工作人员,但他们毅然担负起了防治血吸虫病这个历史使命。

据史料记载,他们背着图片、显微镜和标本,走村串户搞小型展览,当着观众的面解剖病鼠、病兔,看活生生的血吸虫;甚至在当地病人生产、生活用水的地方逮来钉螺,当面解剖,让大家在显微镜下看尾蚴……就这样,慢慢地发动学生、干部、农会积极分子参加宣传,村庄城镇到处都活跃着宣传血防的队伍。

通过一系列宣传,群众虽然懂得了些道理,但不等于马上就有行动。在封建迷信和世俗观念束缚下长大的农民,对现代科学总是不敢轻易接受的,尤其是诊断血吸虫病要检査大便。张杜娟说,农民特别是妇女认为“玩屎”污秽倒霉,不愿意接受。血防医生就当众化验大便,甚至亲自给人采集大便标本,以行动去感动和教育群众。攻克一“关”又来一“关”。当时,治疗血吸虫病要住院打20~30天针,这对于从未接触过西医的农民来说,又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为了以事实教育群众,皖南血防所首先动员了一批患病的干部和农村积极分子进行治疗。

早期的血防医务人员,对于大批量治疗血吸虫病是缺乏经验的,何况当时的治疗药物毒性很大,治疗中毒副反应很重,必须在严密的观察和护理下进行。据皖南血防所的老职工回忆,当首批几十名病人接受诊治后,全所人员都知道这次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们日夜守护在病人身边。当地县、乡干部也都积极做病人的思想和后勤工作,“一时间,血吸虫治疗室成了全县上下众人最关注的神秘而神圣的地方”。

1951年初春,第一批病人顺利结束疗程,全部康复,这个特大喜讯伴着春风,传遍千里江南。张杜娟告诉我们,当时许多干部带领村民,敲锣打鼓放鞭炮前来迎回治愈的病人;从不出门的老太太也赶来看这从未有过的奇事;更有一位治愈的农会干部,出院时跪在地上叩了三个响头,以表达他对血防医生无以形容的、朴素的感激之情。

治疗机构史无前例

1951年夏天,华东区卫生部要求各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和区乡都成立专门的防治机构。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医务人员奇缺,要在短时间内建立数十个血防所站,专业人员成了最大的问题。

“为了迅速解除流行区人民的苦难,省委对此下了很大的决心。”翻阅相关资料,张杜娟介绍说。在中央和华东区的支持下,1952年首先从华东医疗预防队和徽州军分区抽调和转业一部分医务人员,之后,各医学院校也奉命将最优秀的毕业生分配到血防部门。血防机构也由此成为当时全省卫生战线力量最强的一支队伍。

在专业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的同时,安徽省又先后宣布成立安徽省委防治血吸虫病八人小组和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据有关学者介绍,为了防治一种疾病,从省到地县区乡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网络,并有一支专业力量雄厚的技术队伍,在世界医学史上都属少有;而由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的更是史无前例。

在机构扩大的同时,任务也相应加重。华东区卫生部根据著名流行病学家汪民视提出的“消灭钉螺要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水田为旱地”的建议,开始着手进行改良土壤、消灭钉螺的研究。但做这个研究的前提是要摸清整个皖南和沿江部分县市血吸虫病流行的总体状况和分布情况。于是,皖南血防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调查摸底上。当时任务很紧,但山区的人还是很迷信,他们不愿意送大便检査。一些患了大肚病的男人,既想看医生,又怕医生看。他们将腹水的“大肚”与怀孕的大肚相提并论,说“女不生,男人怀”,是见不得人的事,躲在屋里不愿意见人。

因此,皖南血防所医务人员每检查一个病人,都要耐心地解释半天,有的还要一连上门多少次才能见到“庐山真面目”。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至1956年夏,调查摸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规模治疗送“瘟神”

“那时,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主要是酒石酸锑钾,毒性大,疗程长。为了寻找更灵敏的诊断方法,专家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歙县疾控中心理化检验师贡文杰告诉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专家们认为,只要严格排除酒石酸锑钾禁忌症,治疗中加强对病人的看护,及时处理毒副作用反应,在农村设点、扩大治疗是可行的。

“歇人不歇显微镜,24小时操作”。据皖南血防所老职工回忆,当时各血防站几乎全体出动,抓紧在秋冬两季普查病人,并做好治疗前的体检工作,以准备大规模治疗。社会各界积极捐款捐料,赶制简易病床和锅灶,粮食部门调集大批食糖,准备无偿发放给住院病人增加营养……

“伟大的皖南,千里大病房。”1955年冬,一场大规模治疗血吸虫病的运动在皖南展开。大规模治疗,大大加速了全省治愈病人的进度。当然,光治不防等于白忙。治病面对的是一个个单独的群体,可以对症下药;防病面对的却是群体,甚至是一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很难面面俱到。于是,“动员群众自己起来与疾病作斗争”“科学研究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群众路线应运而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杜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典型故事,上世纪50年代初,七八岁的歙县桂林镇农民余见财感染了血吸虫病,母亲准备放弃了,将他扔在了草堆里,让其“自生自灭”。巡防村干部发现后,立即将余见财送到了血防站。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最终挽救了他的生命。“现在余见财已经子孙满堂了。”张杜娟笑着说。

据《徽州地区志》记载,1951年春,皖南血防所在歙县连瑞里村建立防治试点实验区,开展水田改旱地灭螺试验。到1956年1月,大范围的水改旱灭螺试验在歙县展开,年底调查,钉螺死亡率达到60%~94.7%。1957年,试验工作扩展到绩溪、休宁、祁门、黟县、太平县等。而且,从1956年之后的各地每年冬春两季,都有一次结合兴修水利的灭螺运动……从这当中,我们不难看出人民群众送“瘟神”的决心。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诚如毛泽东在他著名的诗词《送瘟神》中所说的,经过预防和治疗等多方面努力,至1959年冬,大部分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说,在解放初期的血吸虫病防治中,黄山人民打了一个大胜仗。 □洪欣 程堂义

新闻推荐

以乡村节庆推动乡村振兴

□向日葵阿莲台上唱雪梨,台下展雪梨,园中摘雪梨,家中酿梨膏,摄友拍雪梨,梨农卖雪梨……8月17日,歙县上丰,“品味歙县·...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