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村民健康“守护人”

黄山日报 2019-08-27 08:25 大字

乡村医生是黄山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长年坚守在偏远的农村医疗网底。近年来,为保障村医收入待遇,提升村医服务能力,黄山市加大财政对乡村医生补助投入,助力他们当好最贴近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日前,记者走近部分村医,倾听他们的心声。

老年村医鲍先如

难拒慰留接着再干一两年,站好最后一班岗

鲍先如今年70岁,是歙县三阳镇岭脚村卫生室小岫分室的返聘村医,从1970年开始当赤脚医生算起,行医已近50年,在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绝对算得上是“老字辈”。

他的儿子已是歙县杞梓里镇中心卫生院的医师,在杭州的外孙女今年也被录取为杭州医学院康复医师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已是古稀之年的鲍先如仍在家乡践行医者初心。与其他中青年村医一样,鲍先如每天忙碌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扶贫等工作。

“帮人家看病,我再干三五年都不成问题。但是,做其他事情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基本公共卫生那么多数据要输入电脑,一个都不能出错;健康扶贫那么多贫困户都要上门,一个也不能落下。”因年事已高萌生去意的鲍先如,架不住三阳镇卫生院负责人百般挽留,决定继续留在村卫生室,“试着再干一两年”,为村民健康站好最后一班岗。

中年村医吕永恒

病人需要我,对我来说是一种荣幸

吕永恒今年46岁,是休宁县源芳乡源芳村卫生室的村医,行医已满26年,在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属于“中年人”。

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首届“百姓满意的乡村医生”。他执业的源芳村卫生室,曾被授予安徽省“群众满意村卫生室”荣誉称号。吕永恒说,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在提高医疗技术、优化医疗环境、改善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给予乡村医生很大支持,为乡村医生当好村民健康“守护人”提供了很好的工作平台。

他说,目前国家正在致力于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养老的后顾之忧。相信随着有关政策不断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医生积极主动投身医改,成为群众健康的守护者、人民幸福的建设者,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吕永恒说:“我喜欢医生这份职业,哪怕待遇差点,只要病人需要我,对我来说,都是一分荣幸。”

青年村医胡晓昊

践行“还患者以健康”的人生追求

胡晓昊今年38岁,是黄山区谭家桥镇新洪村卫生室的村医,已行医14年,在全市乡村医生队伍中算是“小字辈”。

与众多前辈一样,他上午看门诊,下午下乡出诊,走访贫困户,开展健康调查,从事家庭医生履约工作,还得安排时间做好公共卫生随访工作。这份职业平淡无奇,但却是他学生时代的最大向往。他说,医生是一份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崇高职业,总是与仁爱、高尚、风险等闪烁着人性光芒的美好词汇联系在一起。

正因如此,他毕业后毫不犹豫投身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从最初的实习医生,到现在的青年村医,日复一日面对患者,总有一种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在身;看到患者康复的身影,内心总有一种欣慰和自豪。他表示,将忠实履行一名村医的神圣职责,用真诚、热情和汗水无怨无悔地践行自己“还患者以健康”的人生追求。

驻村村医徐晓婵

尽己之力让村卫生室长久运行下去

徐晓婵是安徽省中医药大学二附院的医生。今年7月,省卫健委公布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首批50名驻村帮扶村医名单,徐晓婵被安排到休宁县璜尖乡清溪村当村医,她的丈夫张建明被安排到璜尖乡徐家村当村医。与其他30多名同来黄山市当村医的省城大医院的医生一样,这对青年夫妻的村医医龄不过1个多月。

驻村期间,清溪村出现3例手足口病病例。徐晓婵履行村医职责,入户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宣传。针对当地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多发,她召集村民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针对当地虫蛇咬伤较为常见,她及时给予患者预防性用药,并提供家庭医生转诊服务。

徐晓婵告诉记者,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也是其丈夫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表示,希望自己能通过“百医驻村”,为当地村民提供就近就地就医的便利,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可转诊”,同时也将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本领,努力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运行模式,让村卫生室可以长久运行下去,彻底改变当地无合格村医、无合格村卫生室的局面。

·许晟·

新闻推荐

歙县G233牌头停车区动工

本报讯(通讯员钱贵宝)近日,歙县G233牌头停车区项目动工。项目投资47万余元,计划10月份完工。该停车区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因...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