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经济发展综述(下篇)

黄山日报 2019-07-23 05:29 大字

强招商增强发展动能

7月11日下午,黄山高新区管委会与青网科技控股集团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黄山青云新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黄山高新区。该项目占地约70亩,主要建设独立办公、孵化中心、商业及配套设施等,打造企业区域总部、云集供应链、文创、创新型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业态,建成投产后预计三年内聚集100家新型企业、1000名互联网人才、创造10亿元产值、贡献5000万元以上税收。

从初次接触洽谈到正式签约落地,黄山青云新经济产业园项目仅用了2个月左右时间,刷新了黄山高新区项目招商的速度,体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更彰显了黄山市以最好的资源招商引资、最大的诚意招贤引智的决心和行动力。

与首农食品集团、携程集团、科大讯飞等4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120亿元的市域旅游铁路项目成功落户,新签约黄山高新区中国银联(黄山)园区等亿元以上项目80个……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全市招商一盘棋”意识,立足黄山发展实际和产业所需,依托区位交通、生态资源和旅游文化优势,聚焦强链、延链、补链,全面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不断浓厚招商引资氛围。特别是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始终把招商引资引智牢牢抓在手中,亲自挂帅出征,主动去跑去谈,在知名企业引进、高校院所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新签内资项目281个,总投资390亿元,到位资金166亿元,同比增长14.5%,超时序进度12.4个百分点;利用省外资金95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36.9个百分点;全市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62个,同比增加22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此外,1—6月,全市共有中科大黄山高等研究院、中铁快运黄山生态物流园、新鸥鹏教育小镇等160个重点项目在谈,其中500强企业6家、国企6家、上市公司11家、外资企业1家。

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抓签约、抓服务、抓谋划、抓机制,力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高质量招商引资引智助推黄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稳外贸提振发展信心

6月13日起,省商务厅先后举办了4场外贸企业高管培训班,就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出口退税、外汇管理、海关征管汇率政策等多方面政策进行解读,并分享了一系列应对、避险案例。市商务局组织黄山市20余家重点外贸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大家纷纷表示,培训班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有路径,在当前形势下,参加此类培训不仅开拓了思路、学到了技能,而且增强了对外贸易的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市商务部门加强对新近出台外资、外贸政策研究,结合自身发展定位和发展优势,全力搭建政策平台,并通过走访企业、举办培训、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展等方式,强化对企精准服务,持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外贸”工作展现出十足的韧性。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黄山市进出口总额62284.19万美元,同比增长28.33%。增幅高于全省21.75个百分点。总量在全省居第10位,增幅居第3位。其中,出口53936.63万美元,同比增长36.38%。新增备案企业63家、进出口实绩企业31户,实现稳中提质。

主要出口市场增长总体平稳。亚、非、欧、拉等市场出口增幅均达20%以上,其中亚洲市场达到2.45亿美元,同比增长53.25%,占比达到45.4%。拉美、北美市场增长态势良好。

四大重点出口产业稳中有进。农产品、化工出口均破亿美元大关,达到12436万美元和12861万美元,占比分别为32.2%和33.3%;机电、纺织服装增速明显,同比分别增长50.98%、21.51%。其中,茶叶出口10422万美元,同比增长18%。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一带一路”市场持续开拓。上半年,全市“一带一路”进出口28441.9万美元,同比增长46.98%,其中,出口23722.88万美元,同比增长61.39%;进口4719.02万美元,同比增长1.45%。

争主动加速“融杭接沪”

加入杭州都市圈,为黄山赢得更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加速“融杭接沪”成为黄山发展的重头戏。

今年以来,从与杭州签订“1+9”战略合作协议到出台《关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的实施意见》,从各级各部门互动频频到开展“融杭”解放思想大讨论……全市上下对标对表年度15个方面71项重点工作,乘势而上、主动对接,加速“融杭接沪”,热度不减、成效明显。

推进规划政策接轨方面: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等重大项目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杭州市工程咨询中心黄山分中心与歙县、黄山高新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合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4篇。

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方面:黄千高速完成投资4.4亿元,正进行桥梁隧道施工;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已争取省级地方债补资金1亿元;成立新安江航道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前期论证工作领导组,确定咨询单位后将开展论证工作。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召开第一届黄山发展大会,累计签约项目102个,总投资591亿元;启动杭黄绿色产业带课题研究,完成《杭黄绿色产业带发展思路研究大纲(讨论稿)》。

深化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推荐23台大型仪器设备接入杭州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浙江大学25名专家入选黄山市科技专家库;围绕黄山市主导产业,累计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8次,签订校企项目合作协议21项。

促进旅游文化合作方面:签订《关于共同促进杭黄旅游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与杭州方面联合赴京津冀开展促销,共同推广黄杭世界遗产游、“名山—名城—名江—名湖—名村”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推动生态环境共治方面:实施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氮磷污染防治与水质目标决策支持研究项目;拟定杭州—黄山边界区域市级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下步,黄山市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眼长效、建章立制,突出重点、拓展深度,围绕打造杭黄绿色产业带,全面推进生态共治、交通共联、产业共融、文旅共兴、资源共享。

2019已过半,正值“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时,全市上下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真抓实干、务实高效的奋斗姿态,向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加力前行。

·刘晨·

新闻推荐

实时定向预警与灾害比速度

2018年5月,黄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地质灾害实时定向预警工作。一年多来,黄山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实时定向预警系...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