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交界的大山深处,歙县桂林国有林场水竹坑分场瓦上管护站护林员洪晓春二十八年如一日,与同事们护林播绿,把汗水和青春洒在莽莽群山 绿海松涛书传奇

安徽日报 2019-04-04 07:00 大字

洪晓春在巡山时整理树木枯枝。

1万多个日夜,10万公里,洪晓春走过的山路相当于8个长征。扎根深山以来,他从毛头小伙子到两鬓灰白,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艰难困苦,默默守护着7000多亩山林,用时光和脚步书写着对大山的忠诚。今年2月,洪晓春被评为诚实守信类“安徽好人”。

一份挚爱

义无反顾安家林场

过了歙县杞梓里镇英坑村,车子驶上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路不宽,急弯多,光看着就有些晕。20多分钟后,从水泥路拐上一条林间机耕路,没多久,车子停在一幢两层小楼前,瓦上管护站终于到了。

“这里海拔有870米,上来有些晕吧,快歇歇。这里的水好,喝点茶缓缓劲。”洪晓春热情地迎上前来。

“这条水泥路是几年前才浇的,以前上下山全靠腿。”回想起当年情形,洪晓春不胜唏嘘。1991年8月,22岁的他背着行李铺盖,爬了10多里山路,一到管护站心里凉了半截:不通电、不通电视、不通电话、不通自来水,远比想象中艰苦。

1986年,初中毕业的洪晓春顶班在县城附近的许村林场工作,5年后与黄淑萍成家。当时,黄淑萍在水竹坑林场场部上班,夫妻俩一南一北,相距近70公里。结婚半年后,洪晓春向县林业局递交了申请报告,志愿调到偏远的水竹坑林场。随后,洪晓春被安排到瓦上管护站当了一名护林员,黄淑萍也请调离开场部随丈夫上山。

在瓦上管护站,一间12平方米房间,成了洪晓春夫妇的新家。平日里,点的是煤油灯,喝的是山泉水,吃的、用的都要从山脚下肩挑背驮上山。洪晓春说,当时的条件就像一个段子所说的: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照明基本靠油。

“自己选择的,没有退路,好在能与妻子相伴相守。”洪晓春说,刚来时站里有6个人,白天大家巡山护林,时间还容易打发。最难熬是漫漫长夜的单调和静寂,只有凄厉的山风拍打着门窗,还有野兽的吼叫令人毛骨悚然。

一句承诺

甘于寂寞坚守深山

瓦上管护站管护区域与浙江淳安县5个乡镇交界,7000多亩林区分布在海拔800多米以上,绕林区一周有100多公里。

除了雨雪恶劣天气,每天清晨6点多钟,洪晓春和同事们伴着鸟鸣起床,吃过早饭开始翻山越岭,沿着崎岖山路巡护,劝阻周边村民和进山驴友野外用火,制止盗采盗伐盗猎者,调查检测林区病虫害情况,几个月就要穿烂一双解放鞋。

洪晓春巡山有两件宝:背包和砍刀。洪晓春说,出门巡山就是一天,要走三十公里左右的山路,背包里装着干粮,中午饿了就啃点干粮充饥,渴了就喝捧山泉水。砍刀时时拿在手上,随手清理枯死树枝,遇到野生动物出没还可以自保。

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每次巡山都可能有一些未知的风险。“山上连手机信号都没有,遇到危险只能靠自己化解。”洪晓春说,路滑摔伤,手脸被刺划伤是常有的事情。巡山时,他每走一段路,都会习惯性地用砍刀敲几下路边的石头,清脆的声音会震慑周边的野生动物不要靠近。在洪晓春看来,“打草惊蛇”不光是一句成语,更是自我保护的有效办法。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树木长大了,山林变绿了,洪晓春原本挺拔的个子已有些微驼。这些年,瓦上管护站先后有13人调离,组织上也两次打算把他夫妇调到场部工作,但他们最终选择留在了山上。“当初组织上照顾我们夫妻调到一起时,我曾经向老场长许下过承诺:耐得住寂寞,守护好林区的一草一木。”洪晓春说,在调动问题上自己也有过犹豫,但思量再三,做人总得言而有信,于是继续留了下来。

一种情怀

无怨无悔护林播绿

3月初,瓦上管护站的林区进入植树造林的忙季。不巧,洪晓春因肩关节积液左手不能抬举,同事和妻子都劝他到医院看下,但他一拖就到了4月。“站里人手少,我还可以帮忙张罗,忙过这阵子再说。”

“他是个实在人,心思都在工作上。”瓦上管护站站长黄勇飞说起一件事:去年9月,洪晓春得了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出院时医生要求他至少休息半年,但他第二天就回到了山上,开始了巡山护林。

站在瓦上管护站前面的平地上,远处群山含黛,满目青翠;近侧是一片新植的山核桃林,枝头吐着嫩芽。“这几年,我们种植了600多亩山核桃,去年挂果的有200多亩,收入3万多元。”洪晓春介绍,如今林区森林蓄积量比自己刚来时增长了两倍,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和松材线虫病疫情,没有出现过偷砍盗伐、乱占林地现象。“作为一名护林员,挺自豪!”

这自豪感背后,难以想象他付出了多少艰辛。2008年冬,突如其来的大雪侵袭瓦上管护区,积雪达80多公分。大雪持续一个多月,封住了下山的路。万家灯火的除夕夜,洪晓春和同事们的年夜饭是一碟腌菜一碗饭。3年前,瓦上管护区才装上网络电视、固定电话和自来水,至今没有手机信号。

洪晓春说,夫妻俩都是“林二代”,生在林区、长在林区,对林区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参加工作后,整天与青山绿树为伴,对林区的感情更是难以割舍。

“护林员收入不高,条件艰苦,特别是这高山上年轻人都不愿来,但林区总得有人来管护,我们待久了也适应了。”守在大山护林播绿,夫妻二人无怨无悔。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洪晓春夫妇用脚步兑现无声誓言,用青春浇筑绿色丰碑,用28载坚守,在绿海松涛间书写了一个关于信念和坚守的时代传奇。

新闻推荐

歙县筑牢春季森林“防火墙”

本报讯连日来,歙县把森林防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拉紧防火警戒线,在野外火源巡查、森林防火宣传、责任体系构筑等方面抓预...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