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通三县 七彩梦幻谷
七彩玉谷
■金忠
“古道”,就是古代交通要道。它最明显的特点是穿山、沿溪、抄近道儿。
第一次领略古道的味儿是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表现的是中国西部古道秋天的意象和一种思乡的情绪。那是经过诗人提炼后的,只有些古道的大意。第一次扎扎实实的在古道上行走是在我五十七岁之后。打那以后的这几年我在皖南山区走了隋唐古道、徽杭古道、文昌古道、汤岭古道和榉根关徽古道等,对古道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尤其是对隋唐古道和榉根关徽古道的感受尤为深刻。
隋唐古道和榉根关徽古道都有“一关通三县”的特点。
隋唐古道又称旌歙古道、箬岭古道。这条古道以歙县、太平县(现黄山区)、旌德县三县的界岭“箬岭关”为中心,向三县蜿蜒,南自歙县许村镇茅舍村,北往黄山区谭家桥镇岭脚村,东至旌德县白地镇高甲村,是古徽州通往青阳及长江以北的主要驿道,以前徽州府官员跑省进京、学子北上赶考、商旅南来北往、百姓走亲访友都是走这条道。它从隋唐时期开辟到现在,修葺多次,保存完好。古道的许多路段由青石板铺就,沿途有驿站和茶亭,在现存遗迹中,最著名的是汪公庙遗址。作为三县界岭的“箬岭关”关口上“天险重开”四个字依稀可辨。这里曾经是歙县北部交通控制点,从标识上看,太平天国、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都在这留下过历史遗迹。
导游说:古道是两地间最近的路。他一路招呼我们不要单独行动,不要走错了道,他说即使现代人修建的盘山公路也比走古道远得多。在这些古道上行走,忽而登上山峰、忽而走进峡谷,忽而围着山腰转,使行人在疲劳之后得到短暂的轻松。记得那次在箬岭古道徒步,翻过一座山峰,正汗流浃背感到疲乏时,不觉转过一个山口突然看见一条平缓悠长的土路,“路转溪头忽见”,说的就是这种感觉。这段路大约有两公里长,贴着山腰向前伸展,走在这里,远山近岭、天光云影尽收眼底,山风轻拂,疲劳顿消。聪明的古人总是让古道贴近山涧,清澈的山泉给行人提供了莫大的方便。我有一次随身携带的农夫山泉不够,地接说没关系,再往前走一段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于是我灌了两瓶水一直喝到徒步结束。
榉根关古徽道环仙寓山连接石台、祁门、东至三县,向外直通江西饶州(上饶),是徽州通往江西饶州的一条省际大道,也是当时的“国道”。它还是一条充满文化意蕴的古道。集商贸、军事、生态等内容于一体。它始建于唐代,迄今遗存比较完整的路段全长7.5公里左右,上下大约有1.8万级台阶。这条古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仙寓山大峡谷里一段梦幻般的七彩玉谷。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山之间者”,就是传说中的“七彩玉谷”了。据地质学家考证,七彩玉谷大约形成于三亿四千万年以前,是由地震冲击、地壳运动、岩浆喷射、风雨侵蚀等因素逐步形成的地质景观,堪称世界一绝。七彩玉谷两旁石头色彩以棕红、纯白为主色调,间以青、蓝、紫、黑、灰、等多种颜色,在阳光的照映下,溪水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整个河床像一条飘动的玉带,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油然而生,在这里你会很自然想到四川黄龙的五彩池和九寨沟的海子。这条山谷全长4000多米,但美丽的七彩玉谷只有1500米左右,走完这一段,河床的色彩就单调多了。这里的水质非常好,飞流激越、瀑布成群,激流洁白如雾,深潭翠绿如翡,浅滩清澈见底,溪水直接饮用、清冽甘甜。
新闻推荐
编者按2月21日,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分别给歙县、黟县人民政府发函:确认歙县、黟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