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里方村
“里方里方,外圆里方。”这不是铜钱吗?我说。姚总说村落的名称就是这个寓意。明代洪武末年,徽州钱姓三兄弟始迁此地,依村里的教书先生言说,该地四面山峦围护,伏源河绕村而过,地形似圆形铜钱,村中应留方形空地,族众只能在方形空地周围建民居栖息,形成铜钱形村落构形,主钱氏家族兴旺发达。
秋冬交换的季节,我们去了一趟歙县的里方村。车过了北岸不久左拐,过鸿飞村再往山里走,翻过山岗眼前是一个开阔盆地。说是“外圆里方”那只是个心理自慰,盆地开阔而狭长。河流穿村而过,让一座孤零零老桥守候村口。这倒好,成了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成了里方的一个标志。
到了里方村才知道,胡氏才是里方村的旺族,胡氏一排三座祠堂,一座总祠二座支祠,总祠门锁着,广场上是开着小货车的摊贩,他们类似过去挑着担子的货郎,只是交通工具的改变,不再有“货郎”的标签。就连卖藏药和羊皮大衣的商贩也在山村用电喇叭吆喝着,在这物流极为便利的时代,他们的生意极为冷清。
我们找人打开了两座支祠的大门。尊德堂近年维修过,集资捐款的红纸贴在享堂的板壁上,那些红白喜事置用的桌椅板凳,整齐码放在天井回廊中,祠堂的教化使用功能依然在传续,只是那些精神的内核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了调整。
属于歙县文物保护单位的“承德堂”更为精彩一些,只是缺乏管理而显得破败,祠堂的山墙已暴露,破碎的瓦片落了一地,斜阳照射在泛黄的秋草上,让本已垂垂老矣的宗祠更沧桑。村民们指望上级文物部门能早点关注,村民已无力集资修缮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这样的祠堂再不维修,三五年后又是一堆废墟。那些文化厚重的牌匾,那些精美的三雕,那些承载的宗族文化信息也将随之荡然无存。
我们在享堂靠墙的一块板壁上发现了一段题字,准确地说这是“光绪年间‘承德堂’营造记录”。他完整地记录了光绪癸未到戊子六年间里方村修造祠堂的详细经过。从这一份记录中可以看到徽州人,在营造过程中的流程、禁忌、风水等相关民俗。为研究徽州民间营造提供了实物资料,是一份写在墙上的文书。
古巷子有群老妪在晒太阳,一问她们都是80多岁了,最大的今年90岁。房子不大却很精致,正房、余屋和院子,空间布局,体现了徽州人的匠心,也反映了徽州人闲情逸致,我们走进小院,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老妪厨房一只小巧精致的篾箩吸引了我,这是一只过去徽州人家用来装针头线脑的篾箩,小箩经过几代人的历练,已经呈现栗红色的岁月的包浆,见我眼馋,老妪硬要送我,我说不能拿的,老妪说不值钱的你拿去吧。我问她是自己开始使用的吗?她说是婆婆用的东西,后来传给她了,这只小篾箩至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凝聚了婆媳两代人的情感。
里方村最好的一幢民居在拆,听说是80万元卖到休宁去,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总共要超过100万元。一栋古老的民居被异地保护了,可过上几年谁能够知道它姓啥名谁呢?在现场我看到一些精美的木雕、砖雕,厚实的老墙砖堆满一地,原始隼卯结构中用来固定的木键散落在碎砖烂瓦之间,别小看这些木匠简单剪砍的木键,它是固定卯结构的关键,有了它们的固定整幢梁架才不会松动。因此,选择做木键的树种都非常坚韧,一般会选檵木、枣树、青?、黄檀,我捡起几个木质通红,当地人说是枣树的木键。拿在手上沉甸甸,据说枣树细腻,是雕刻的上等材料,能不能雕印章呢!反正征得主人同意,我拿几个做个标本。
出里方村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到霞坑我们找到一个饭店,下了碗面条填肚子,辣椒酱加浇头面我们连汤都剜进了肚子。见着老板娘在腌洋生姜,我们问能否卖点,她说这是免费送给在这吃饭的菜,不卖的。要买,你们去菜市场买了自己腌。钱在这里好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徽州人待人的程序与经营制作的过程。填饱肚子,再继续去苏村,去英坑。
新闻推荐
□歙县城关小学小记者站余伊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那件事,心里就非常内疚。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一次,老师别出心...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