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新南街偶见《陈令君霖雨碑记》碑

黄山晨刊 2018-12-19 07:54 大字

□李可贵

不久前的一个周六下午,阳光温馨,微风和煦,与夏绍章老学友漫步徽州古城中和街,从建设桥至税务上顶,一个右转弯,从新南街返回。行至离五梯阶级不远处,在新南街29号住宅门前,见有一块弃置路边的大石碑。出于好奇,便驻足细看。碑高约1.5米,宽约0.8米,厚约0.2米,两端皆有榫头,看样子原来是有底座和碑冠的。碑面无纹饰,碑文行书字体,镌刻较浅。由于年代久远,碑上文字被青苔侵蚀湮没不少。碑文的标题是《陈令君霖雨碑记》,碑文开头第一行为“通议大夫兵部左侍郎邑人汪道昆撰”,接着后边两行为“文林郎提督学校巡按直隶监察御史……”“中宪大夫提督学校四川按察司副使……”下半行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碑文的具体内容无暇细看。碑的结尾处有清晰的“万历甲申五月望日”字样。万历甲申是1584年,中和街的“许国石坊”正好也是这一年所建。“许国石坊”中央楼上额题“恩荣”二字,两侧楼上石板刻有当时立坊的相关官员,歙县知县陈九官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碑文中提到的陈令君就是陈九官无疑。陈九官是浙江鄞县人,明万历五年进士,万历年间曾任歙县县令。此碑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为徽州古城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据一路过的老者说,这碑原来是在长青山上面的,后来因为修路才移放到这里。因想进一步探索,便用手机拍下了石碑的全貌以及碑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方便回去对照查找资料。

回家之后在《歙县志》中查找,然一个晚上都没有查到相关资料。第二天,又到新华书店、阳和书店查找了大半天,还是没有结果。后来经好友提醒和帮助,在县地志办找到了汪道昆的著作《太函集》。《陈令君霖雨碑记》收集在《太函集》的“卷之七十”“碑记四首”中,全文988字。因资料难寻,为便于了解碑文的具体内容,现将全文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陳令君霖雨碑記

歙巖邑也,夫不足畝耜,家不足畝鐘,故無廣澤誇池。墳則窪,衍則澮,不雨則饑,即力田者難為力。壬午入暑而雨大治,水庸而糞其田。即水溢而汜無贏,事倍功半。明年癸未,創往者而更張。始稼,雨浹旬,決下流。無所瀦,鶉首中,雨絕,踰旬猶恃桔橰。

陳令君閔焉憂之,業已攝韋革,屏干旄,禁屠酤,廢笞杖,則告郡守相,有事郊廟而雩。乃詔博士、諸生,誓諸父老,日從郡大夫高公而下,祈於上下神祇。越五日無窪,又五日無澮。令君薰心如炙,俞益皇皇。深念無雨無苖,無苖無歲,無歲無民。罪令之繇,毋相及也。躬帥官師、士庶為壇城北水濱,奉風雲雷雨、城邑山川社稷之神以為奧主,徇於有眾,相與僉謀:“夫禦民大災,職在祀典,《詩》之《雲漢》,靡神不宗。乃今秩祀百神,業在尸祝,凡諸境內方祀、望祀、祠祀、墠祀、血食之祀、土木之祀,故有靈者悉舉以聞,遠者郊迎,近則躬逆,洋洋具在,肸蠁乃通。”有眾曰:“善。”於是薦珪璧,爇蕭香,具車徒,列輿衛,境內神人四集。令君日登壇百拜者三,仰面載陽,擎拳鞠跽,翣不禦,蓋不張,四顧踟躕。仰或雲油油出遠岫,徒跣而從方嚮,帥官士庶望拜之,群小兒奉上龍先驅,周行若干里,徐拜十步而一,疾拜五步而一,即面黧黑,汗沾衣,不自知其胼胝也。既反則鬻餅餌餉群兒,時而授餐,雖脫粟不飽。又旬日而陽益亢,赤地若焦,群兒憚暑無來,有眾皆解。諸父老謂令君:“心力殫矣,宜莫如觸龍。”乃遣壯夫縣鐵徑尺墜龍淵,龍弗寤也。令君蹐地若無所措,跼天若無所容,俯而思,仰而嘆曰:“夫神,民之主也,神寧詎棄吾民?長民者無良,神不恤而嫁之禍耳。”遂庚設壇齋瀹,而告諸上帝:“令有罪,作神羞。神降罪於不令之躬,吾民無扞。藉令令免於罪,民當厄無所逃。願滅令未死之年,紓吾民無辜之罪。”比中夜,凡三上,民不及知。蓋自五月丙申迄於六月壬申,不雨者三旬有八日矣。癸酉日高,春雲始作,有眾幾幾以為雨微。令君長跽籲天,稽首累百。日中始昃,雷雨滿盈。令君蒲伏愈恭,水潦幾没下體。有眾歡然呼令君雨。不佞沐雨而為之歌,則咸踵門而歸德令君,喁喁如出一口。

令君為民引咎,直將損年數以濟歲功,乃今民獲更生,萬眾各歸其余,為令君壽。令君避席曰:“上之澤也,行部之所宣也。百神之靈,郡大夫之格也,巫祝之所有事,諸父老之勤也。某何有哉?”先是列邑以旱聞,歙先霑足,墳者有獲,衍者畢登,易儉為豐,民饒粒食,既所部上郡中旱狀,詔蠲田租什之三。有眾熙熙,幸得及於寬政。頃五方之穰者輳至,穀價大平。諸父老三及余門,頌令君不容口,令君不有,願司馬勒石紀之。不佞嘗歷有司,亦數憂旱,有祈如響。猥雲:“天道邇哉,代謝相乘,元極則反,會逢其適,惡用貪天之功?”令君抗志回天,曠日持久,即群心解體,神益王,禮益虔,卒之興稿沃磽,嘉生蕃殖,高而卑,遠而邇,於是乎有天。令君在官,凡諸美政,無以口實為諛。是舉也,法得特書。乃內父老之言,以備司會。令君舉丁丑進士,鄞人。諸裏巷喜雨歌謠,則在野史。

该碑的书丹人、篆刻人和立石人,还有立碑年月皆未载于册。好在石碑上有关这些内容的字多数尚能辨认。碑文结尾处,“耆民于良卿、吴永义、潘楠、叶崐、汪正蒙、李晔、孙瑞卿、刘鑰、吴文汉、汪汶、程继芳、黄祯 同立石 吴鄣沈幼文刻”这些字都还清晰可辨,只是书丹人不能确定。

碑文的撰写人汪道昆,是歙县西溪南乡(现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松明山人,明代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文韬武略超群,是当今方兴未艾的“徽学”重点研究对象之一。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汪与张居正、王世贞同榜成进士,后以文章名世,与文坛泰斗王世贞并称“两司马”。他少年得志,堪称一帆风顺。历任义乌县令、襄阳知府、福建副使、兵部左侍郎等职务。

《陈令君霖雨碑记》首先记述了歙县的特殊地理环境: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水旱自然灾害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影响甚为明显。据说,之前歙县有两年降雨频频,到了万历十二年(1584)春三月,正当农田需雨时节,却又是日日骄阳似火,干旱异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人畜缺水。当时的歙县县令陈九官心急如焚,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率民众祈雨。陈令君不仅亲自为民求雨,向天求情,而且在祭天时说出了“愿减令未死之年,纾吾民无辜之罪”的祈愿,“令君长跽吁天,稽首累百。日中始昃,雷雨满盈。令君蒲伏愈恭,水潦几没下体。有众欢然呼令君雨。”正是陈九官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才喜降甘霖,使旱情得到缓解,民众苦难从而有救。此外,陈九官还向上级官府申请减免百姓田赋税额,“蠲田租什之三”;同时,又“頃五方之穰者辏至”,使得“谷价大平”。这样一个亲民、爱民,让民生得安的令君,一个实行“宽政”“美政”的县令,广大百姓怎能不为之感动?民众纷纷登门,请隐居本地的大文豪汪道昆为这个百姓爱戴的好县令撰写了这篇德政碑文,勒石记诵陈令君的功德。

汪道昆与少林寺也有一定联系。现在少林寺碑林东侧的“慈云堂”碑廊保存有古碑一百多通。其中明万历十四年(1586)汪道昆撰文的《少林寺总持宗门幻休润禅师塔记》还完整保存着。此碑由周天球书丹,沈幼文刻石,碑文亦载《太函集》之中。

沈幼文,长洲人,明代名刻,父子皆以刻碑为生。华山鹿亭和尚之塔碑,碑文为弇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撰,刻工长洲沈幼文,现珍藏兰溪市博物馆;王世贞所撰《兰溪县治厅壁记》,刻石的也长洲沈幼文;明益宣王朱翊鈏重刻《兰亭图》,刻工还是长洲沈幼文。

《陈令君霖雨碑记》碑为研究歙县人文历史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实物资料,弃之路边实为不妥,在此建议文物部门收藏并妥善保护。

新闻推荐

吴范:抗击日寇炸敌舰一腔碧血洒长空

吴范烈士纪念碑□记者冯劼舒俊吴玉莲程向阳文/摄核心提示:今年初,影片《无问西东》曾感动无数国人,片中男主角之一...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