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源头古韵幽

黄山日报 2018-09-27 07:55 大字

梯田美景 中和村水口——聚源桥汪红兴

历史仿佛风雨中飘来荡去的孤舟,而源头就是港湾。

——题记

丹桂飘香稻谷金黄之时,又一次静静地遁入源头,这座连地名都充满诗意的村庄,一如我三十多年前初次邂逅一般,时光似乎在这停滞,村容不改。闲庭信步,目之所及皆可触发大脑深处的记忆。

村子偎依在海拔1075米仙姑尖的山腰,丽日蓝天下,像是只硕大的簸箕,三面梯田环绕,汩汩泉水从白云缭绕的仙姑尖之巅奔流跌宕而下,汇聚村中,两岸板房簇簇,静枕溪岸,溪水浅吟低唱,奔向水口。原木搭建的晒台上,懒散地晒着南瓜、黄豆等,一如村人的自然朴素。

因为第一次到此留下那么好的印象,所以,每年我都会来,每一次都有惊喜。我见过望春花油菜花惊艳时的景象,攀爬过飞流直下的百亩冲瀑布,听见过百余只猕猴打闹的尖叫声。也参与了国家第五批古村落的申报工作。

这里地处新安源,竹海浩瀚,松风浩荡,满眼是绿浪翻滚,生态环境仍保持着处子般的纯净,是炊烟袅袅下的原生态古寨。

源头最吸引我的是,那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石一桥所散发出的沉香,那无处不在的古韵。

源头古风沿袭,聚族而居,三大姓界限分明。外村项,中村宋,里村詹,丝毫不乱。据现年81岁的宋来进老师介绍,宋氏最先迁入,其次为詹姓,项姓为末。宋氏是从溪口镇金竹附近的宋村迁来的。据说当年宋氏曾为富户人家,有良田万顷,租给附近村民栽种,但宋氏为富不仁,大斗进小斗出。收租时红旗收,黑旗不收,他们肆意悬挂红黑旗刁难佃户,让百姓跑冤枉路,为此百姓怨声载道,后来佃户联合上告,皇帝下旨合家抄斩,宋氏人家四处逃难,有一支逃到了源头。历史上源头有长富会、宜德会和金龙会。祠堂为馀庆堂,在原小学处遗址。小时,宋来进还在祠堂参加过金龙会祭拜仪式,至今记忆犹新。

詹氏迁来亦有传说。据说是两个猎人偶然误入山中打猎,发现此地风水颇佳,随意倒栽了两棵小树枝,不曾想,次年他们再来看,发现两棵小树枝奇迹般成活了,于是他们将家人迁入。传说真假不得而知,据清光绪年编的《詹氏宗谱》记载,源头詹氏始迁祖为22世祖周诚公和福寿公两兄弟。谱虽没确切记载两位的生卒年,但根据研究詹氏族谱颇有造诣的专家詹德兴介绍,该村至少为元代时迁入,距今有700多年历史。

数百年来,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睦邻而居,恬淡安闲。只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影响,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村子是愈发寂寥,行人寥寥。

源头村的水口堪称一绝。两山夹峙,狮象把门,石桥把锁,桥上有庙,而且沿着幽深的峡谷,分布着一条长达1.5公里的水口林,数百年了,大多为参天古树,一两个人才能合抱。树下是弯弯曲曲的古道。林中最多为枸栗树,果实圆锥形的,比苦槠籽略大,可以炒着吃或做豆腐。还有苦槠树、望春花等,特别是桥畔的两棵粗壮的红豆杉,像是威武的将军守护着村子,岿然不动。水口林最美的时候是春季,那一树树的望春花,宛若白鹤般缀满枝头,振翅欲飞。初夏时节,那淡黄色的枸栗花密密匝匝,嫩嫩的,一树连一树,高低错落,汇成了花的海洋,蜜蜂嘤嘤嗡嗡,忙着采蜜。黄昏之际,那夕阳涂抹在上,分外妖娆。如此规模的水口林,在今日徽州并不多见。

这片水口林,是当地村民长期呵护的结果。那块至今仍躺在原小学门口台阶下的“奉宪禁碑”,就是的最好见证,碑是清朝同治年间所立的,略有残损,上面刻有当年订立的护林乡规。在本世纪初,村子新修公路时,规划设计时,有人提出砍掉这片树林走捷径,但遭到村中以詹余枝等人为代表的村民们反对,后来改了线路,虽绕远了些,但水口林保下来了。今天,成了源头村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

步入村中,人们常常被村中两座古朴的小石拱桥所吸引。一座是村口的濬源桥,长约4米,宽约1.5米。这座桥是清康熙二年(1623年)所建,距今395年。桥上原来有座水口庙,供奉土地菩萨,只是庙已毁,但建庙的功德碑还躺在村中的水埠头,成为村民的浣洗石。大字仍清晰,小字已漫漶。而另一座在村中央,为曲拱桥,名曰源聚桥,康熙壬辰年(1712年)所建,距今306年。造型更美,规模与濬源桥相似。上方为一小堨坝,溪水哗哗,汇成小潭,溪畔是埠头,典型的江南风韵。两座桥都有桥额,青石镌刻。古老的藤蔓在桥畔参差披拂,煞是美丽。而有意思的是沿木瓜源而上途经中和村水口,那座古石拱桥为“聚源桥”,是清嘉庆年间(1803年)建的。边上是一棵硕大的红豆杉,枝干遒劲,根须盘结。

今天城里人走进这里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原始古朴,这里和邻近的杨家山,是新安源头地区最后一片木板房集中区。颇有“古寨”之味。这是在物资贫乏年代,村民就地取材,用木料搭建而成。这与徽州典型的粉墙黛瓦和歙县南乡等地的土墙房是不同的,这也是一种建筑形态。大多为两开间或三开间。四周为木板,上面是黑瓦或树皮,窗户木栅栏。房子四面透风,冬冷夏凉,阴暗潮湿。木板房最有特色的地方就是火房,一般位于厢房。地上挖一圆形火炉,炉上置铁簾,四周围几个矮树墩,山里人家早上将煮好的饭菜温在这,中晚餐就不用生火了。冬季就围炉而吃,热气腾腾,大快朵颐,其乐融融。房顶熏着火腿,这种火腿风干不生蛆,外面裹着一层炭黑包浆,不耐看,吃起来却别有一股风味。四周袋里装着萝卜丝、笋衣、盐齑等干菜,方便取用。

而这次令我惊奇的是,村里家家户户地里,竟然种着“狗尾巴草”,毛绒绒的外层,裹着小黄米粒,但仔细一看有点不对,穗长而粗大,这是什么呢?经向村民请教,才知是“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粟。这种古老的作物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有7000多年种植历史。原本在皖南山地有少量种植,但因其产量低,现今非常罕见,想不到源头人一代一代人种植收获食用着这种传统作物。逢年过节时,源头袅袅的炊烟中,总散发着粟米粿的香味,这是一份久远的记忆。

小小的源头,宝藏那么多,古味那么浓,每一次行走,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诉说着她的美丽。

新闻推荐

千年古镇欢歌迎国庆

9月26日,歙县许村镇举办喜迎国庆文艺汇演,当地农民与城区市民同台演出。许村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当地农民勤...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