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就业拔“穷根”幸福有盼头

黄山日报 2018-09-26 08:07 大字

本报讯 歙县围绕贫困劳动者就业需求,出台就业脱贫政策“组合拳”,着力打造就业扶贫基地,帮助贫困家庭长期稳定脱贫,力争实现“帮扶1人,培训1人,就业1人,稳定1户”。

在歙县经济开发区黄山明明德轴承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里,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汪德来正聚精会神地进行轴承部件计量测试工作。30多岁的汪德来是坑口乡瀹潭汪村人。因为父母患病,家境贫寒,来厂之前一直没有成家。来到明明德就业扶贫基地工作后,汪德来从一名装配线普工做起。因为好学钻研,他逐渐成长为一名高级工,并在2017年调至公司质保科工作,从事计量、仪器调整、仪表维修等相关工作。因为聪明肯干,同厂的姑娘汪晓峰向汪德来抛出了“绣球”。2017年国庆节,两人登记结婚,现在夫妻俩每月收入约有6000元。

今年以来,歙县立足歙县经济开发区就业扶贫产业园,新建12家就业扶贫基地,新增发放就业扶贫基地补贴65.46万元,惠及86名贫困劳动者。据统计,歙县已累计建设就业扶贫基地87家,共开发岗位2500个,发放就业扶贫基地补贴200余万元,惠及230名贫困劳动者。

歙县还立足乡村旅游发展、农业产业资源,因势利导建设特色居家就业基地,打造乡村就业扶贫“微工厂”“微车间”,引导乡村能人、农业产业龙头基地、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灵活居家就业。步入石门徽菜特色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只见工人们正熟练地将加工好的竹笋装袋。这些工人都是当地村民,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51岁的朱美娟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也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守工地的每月2000元收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车间建成后,朱美娟被优先安排到这里干活。“就在家门口上班,到这里一个月有2000多块钱,我很高兴。”朱美娟开心地说道。

今年,歙县新建居家就业基地2家,新增发放居家就业基地补贴21.95万元,惠及34名贫困劳动者,累计建设居家就业基地66家,共开发岗位1300余个,发放居家就业基地补贴44万元,惠及104名贫困劳动者。据统计,2016年以来,歙县累计发放各类就业奖补资金450万元。

·吴 灿·

新闻推荐

黄山有条“税务巷”

恐怕连国家税务总局的税官们都没能想到吧,“税务”两个字,竟然也能成为地名。地处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上、有一条全国...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