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根钉,却架起一座城! “博物馆的奇妙世界”第三期带你感受榫卯的魅力

合肥晚报 2018-09-21 07:15 大字

[摘要]“博物馆的奇妙世界”第三期带你感受榫卯的魅力

提到徽州建筑,不得不说的就是巧夺天工的榫卯结构了。在安徽博物院里就有这样一座榫卯结构搭建的徽州古宅——罗东舒祠。近日,合肥晚报、ZAKER合肥《博物馆的奇妙世界》视频栏目第三期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古宅,来领略一下属于榫卯的独特魅力。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多见于中国古典家具的木材接合处。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榫卯结构从被古代工匠们发明,发展至今,已经自成了一套独特的工艺——不需要一根铁钉,只凭借其中的榫卯结构,就可以让家具和建筑历经时间的洗礼后依然坚固、牢靠。

沿着安徽博物院四楼的徽州古建展厅的观展路线,一路往里,就会看到罗东舒祠的模型了,虽是初次相见,却被它全身不用一根钉子的结构震撼了。罗东舒祠位于歙县呈坎村,明嘉靖年间建,全称“贞静罗东舒先生祠”。主体建筑“宝纶阁”为寝殿,珍藏着历代皇帝恩赐罗氏家族的诰命、诏书。建筑气势宏阔,面阔九开间,仅比紫禁城太和殿少两开间,雕刻彩绘之精美,堪称中国祠堂之冠。

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粹。如今,传统榫卯结构主要应用于建筑与家具领域,随着现代建筑与家具的定位、结构及材料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传统榫卯工艺面临着诸多困境,传承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可喜的是,现在在一些独立家具品牌中,也不难发现榫卯元素的存在,尽管有些是机械出型,但也能看出设计师对古老技艺致敬的诚意。

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匠心的凝结,不应只是陈列于博物馆被展示和作为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而应作为实用功能性产品被更多的现代人所熟知。

9月8日上午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多媒体室,多名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了“安博科普月”系列活动之“大美徽建”。小朋友们现场通过聆听老师讲解、自己动手组装孔明锁,学习了徽州建筑的趣味知识,亲身体验了古代先辈们榫卯结构中蕴含的独运匠心。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韩婷 唐萌 文/图

新闻推荐

永佳:不断超越迈向一流

工人在操作世界一流的包装印刷设备。目前,永佳集团绿色包装、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三大产业领域的企业,均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生...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