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绘黄山景做好文旅大文章“百名画家画黄山联展”活动侧记

黄山晨刊 2018-08-22 06:29 大字

□ 记者 汪嫒 文/摄

8月19日,“百名画家画黄山联展”活动在黄山风景区迎客松下启动,借名家画笔,绘黄山新景,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

云雾迷蒙,烟波浩渺,当天的黄山如梦似幻,美若仙境。游人如织,在山间穿梭。

A 刘曦林:国画黄山无不相宜

“1978年,我从新疆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研究生,后来学校组织南下采风写生,除了拜访美术家、参观博物馆之外,还要到大自然陶冶,所以就来到了黄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刘曦林是此次受邀嘉宾之一,76岁的他步履轻松,康泰健朗。他回忆,第一次到黄山时,待了三天,阴晴雨雾的天气都赶上了,还看到了云海。“云海特别精彩、博大,你会感到云外有云,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就是造化。在黄山,会让你觉得祖国的山河非常美好,永远画不完。”

刘曦林说,中国的山水画是主观和客观交流的艺术,中国人画山水,以山水养我浩然之气,表达自己对江山的热爱、忠实,它的涵义很多,既是人格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山水画在世界上是独特的画种。自从发现了黄山以后,艺术家们都爱来画黄山。到了明末清初,以渐江为代表的新安画派集中画黄山,不仅因为黄山是其故乡,也是因为黄山最美最奇最险最峻。黄山特别适合中国画的表现,无论是青绿还是重彩,无不适宜,因此这也是山水画家非常热爱的地方,黄山在变幻的过程中千奇百态,是画不尽的。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刘曦林五上黄山。“感觉黄山的松树越来越壮,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山还没有受到破坏,这是很可贵的。人与松共茂,人与山共美。”刘曦林笑着说,当年正是因为改革开放,自己才有机会来到黄山,并从此结下不解之缘,“新时代,我们更要爱护碧水青山,护好大好河山。时代不同,黄山在艺术家的笔下也会千差万别,这次百名画家画黄山,是一个新阶段,意义重大。”

B 唐辉:山之艺术沟通东西

在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出版社社长、编审唐辉眼中,黄山是一座世界名山,更是艺术家们最爱来的一座名山。“这座山确实有很多文化象征的涵义,也代表着中国人很多的气质。很多艺术大家都与黄山有缘,他们通过与黄山的这种涵养联系,使自己的艺术趋于完美,或者说创立新的艺术目标,所以黄山很神奇。”

唐辉说,改革开放四十年,黄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多家单位联合策划举办百名画家画黄山的活动,意义重大。“‘百\’是一个很好的数字,在中国传统寓意里,‘花好月圆\’‘百年好合\’,‘百\’有圆满的意思,所以这次我们特地选出100名画家。启动仪式过后,画家们都要去创作,我们希望通过画家们的画笔描绘黄山秀美的同时,也能展现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新气象、新风貌。”

改革开放以前,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文化真正的价值。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文化一直致力于对外展示,扩大了很多窗口,黄山的旅游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窗口。唐辉表示,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本次活动也是希望世界人民通过中国画更多地了解中国。“艺术是人类心灵的一扇窗户,大家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绘画方面,东方以中国画为代表,中国画是能够让西方人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艺术家是要了解社会,要与社会同步的,所以我们新时代的艺术样式、语言、创作手法,都有新时代的气息。通过不同画家的画笔,展现这座山与山的文化,这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一个促进,也对以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一定的影响。”

C 洪大亮:百变风格绘黄山新景

对于荣宝斋画院美术馆馆长、荣宝斋画院教学部主任的洪大亮来说,此次活动也正是自己对于家乡情怀的体现。出生于歙县三阳的洪大亮于改革开放初期离开家乡黄山,虽人在外却心怀故土。“每年我都会回到家乡,一是探亲,二也是采风。这些年间,我来过黄山20多次,令我感觉欣慰的是,黄山的文化传承没变,黄山人的精神没变,变的是黄山的经济、出行交通、生活水平等方方面面,都是在变好。”

洪大亮说,活动从2017年上半年就开始筹备,从荣宝斋画院历届研修画家当中提名150名画家再通过严格评选后,选出100名画家的100件作品进行联展。“黄山很特别,它孕育了新安画派,以及后来的这些名家大师,凡是画家几乎没有不到黄山来的。黄山不仅有绝美的自然风物,更重要的是它人文精神。画家每次到黄山来,他的心得不一样,创作的作品也不一样。所以不变的是黄山,变的是时代,变的是每一个人对黄山的认识。”

“文化的魅力是无限的。黄山正因为有了文化的积淀,才变得更加美丽绚烂。”洪大亮说,“每一个画家心中、眼中的黄山不同,每一位画家的艺术风格也不一样,通过这一百名画家对黄山的认识和笔墨丹青的艺术展现,相信对当下黄山的传播、旅游的宣传会起到一定的影响。”

新闻推荐

优秀小记者风采

长干小学张佩琳我是张佩琳,就读于屯溪长干小学,爱好广泛,平时喜欢阅读、写作等;特长有:舞蹈、古筝。歙县新安小学储蕊我是储蕊...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