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春晖堂紫燕来

黄山晨刊 2018-08-08 06:31 大字

□ 江伟民 文/摄

少时外出打工,掘得人生第一桶金后毅然返回家乡,致力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他说留住了这些古建筑,就留住了徽文化的根。他斥巨资对许村首富许仲修家宅“慕春晖堂”加以修缮保护,如今,原本濒临倒塌的老宅已是紫燕飞抵迎春来。

现为黄山市徽裔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凌福明,1972年出生于歙县北岸镇北岸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当时的农村娃一般小学毕业就因家庭原因辍学,凌福明也不例外。1987年,15岁的他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与其他的孩子不同的是,凌福明没有待在农村,也没有去学手艺,而是独闯上海、杭州等城市,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亲历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

凌福明肯吃苦、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良好品格让他很快脱颖而出,20岁那年就成了浙江省国营企业杭州麻纺厂的销售部副科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的月工资就高达2000多元。

每一次回乡,他看到许多古宅古祠堂倒塌,构件毁失严重的时候,心里触动都很大,觉得要为这些古建筑、老构件做点什么。1999年,27岁的凌福明毅然放弃高薪返回家乡,投入到古建的保护和修缮之中。

当时,徽派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尚在一个真空期,不少老宅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古宅大抵为祖上传下来的“众家屋”,没人出头管理,更没人出资耗力维护,往往把构件一卖了事。凌福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认为,在原地得不到保护的老房子,采用异地保护也是一个好办法,但这“异地”也绝不能出了县域、市域范围。“这些老构件,不少是徽州四雕的精华,一旦卖到外地去,再要回来就困难了。”

刚回乡的那些日子,凌福明的工作就是探访散落在各地的老房子,足迹遍布黄山市多个区县,亲眼见到了一些古董贩子从农村大肆倒卖老房子构件。看到这些情况,凌福明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更加感到保护的重要性。“我到一个地方,总要跟当地的百姓讲,想办法保住这些老房子,不要卖掉。”2000年以来,凌福明参与了徽园等地的建设和修复工程,与老房子打交道的那些日子里,更加增进了感情,仿佛觉得每一块砖瓦,每一根木头都在与自己对话,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行动起来的决心。2010年,他成立了黄山市徽裔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之中。

老房保护,最重要的是资金。那么如何去筹集更多的资金来保护这些老房子呢?凌福明认为,要把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要以发展民宿的方式,修旧如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外来的游客,亲身体验徽派民居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运营,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民居。

2016年,随着全域旅游的全面升级,有着敏感嗅觉的凌福明在民宿发展中看到了商机,他斥资200多万元,流转了许村一幢古宅30年的使用权,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保护开发。这幢古宅就是许村许仲修宅。

许仲修是中国同盟会会员,安徽省省议会议员,歙县县参议员,参与过辛亥革命。许仲修一生乐善好施,抗战前夕,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架通了歙县至许村的电话线,同时开始兴建“城许”公路,后因抗战爆发而停止。1934年,天大旱,许仲修采购柴油机械抽水机抗旱。由于水碓无水舂米,他又购置机械加工大米,一时传为美谈。“许仲修的事迹感动了我,我刚来的时候,老宅几近倒塌,看了心痛。我觉得应该要把它修好,把许仲修的故事传下去。”经过两个多月的维修,濒临倒塌的许宅重新焕发了生机。凌福明也成了致力于歙县古宅保护和民宿产业发展的首倡者之一。

守得云开见月明,慕春晖堂紫燕来。凌福明的古建保护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但这是他最喜欢走的路。 

新闻推荐

积聚力量集中攻坚歙县交通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增速

本报讯“我们现在是既要战高温又要避高温,在高温时段以外加班加点保质量赶工期,保证项目路堤的压实度达到94%以上,为后...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