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勇:高温下的电焊工

黄山晨刊 2018-07-09 09:52 大字

□ 记者 冯 劼 吴玉莲 文/摄

“吱吱……”伴随着四溅的火花,朱学勇拿着电焊用的切割工具切割铝合金管,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他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直到手中的这根管子切割完,才用手擦了擦汗。

7月5日10点,在位于歙县三阳乡杭黄高铁三阳站的建设工地一层,几十根铝合金管摆放一边,朱学勇已完成一半以上的切割任务。高温下在工地上作业,稍站一会就汗如雨下。朱学勇的工种较特殊,他做铝合金和玻璃外墙装饰,切割铝合金管不仅需丰富的工作经验,更需切割精准,否则玻璃外墙在安装时会难以装上。正因如此,他不能懈怠半点。

从早上6点多开工到现在接近一上午,记者注意到,朱学勇带来的一杯水几乎没动过,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一遍遍测算长度并且完成作业。前几天下雨,站台下的工地上有积水,影响工人施工。为赶进度,天晴后,工人们都在加紧施工,朱学勇也不例外。

一连串火花在不停跳跃,轰鸣的切割声在高温下分外刺耳。“你知道吗?火花四溅,最热时接近200摄氏度,当然那只是一瞬间,可高温天气里更觉得热。”朱学勇笑着说,20年了,自己已记不清多少次战高温。

朱学勇的家在重庆,来三阳一个多月了。尽管十分想家,但早已习惯外出务工的漂泊,每天晚上会和家人报个平安,更多时候还是忙于工作,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

近11点,闷热的站台下,朱学勇用湿毛巾擦擦脸,又继续投入高温作业中。

新闻推荐

安徽省启动第三批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本报综合消息就在十多天前,一场普通话和方言之争引爆网络: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