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单扫一扫,问题也不少

黄山晨刊 2018-06-28 12:43 大字

□ 记者 吴玉莲

如今,无论是出门逛街、吃饭、旅游,还是打车,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完成支付。前不久,互联网女皇发布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同比增长209%。由此可见,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交易市场上的重要交易渠道。

然而,移动支付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现象一:老人忙摆摊 子女忙收账

记者随机走访了屯溪区多个农贸市场,几乎所有摊位前均张贴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的二维码图片。甚至卖自家种的蔬菜的70岁老人都有二维码支付图片。

“孙女给我搞的,我也不知道弄,现在许多人都不爱带钱出门,手机付一下就行了。”今年年近70的齐奶奶每天都会骑三轮车到菜市场摆摊,提到手机支付,她说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找钱了,但不好的就是看不见钱。手机支付的钱直接存进了孙女的账户,有时候一天也就几十块钱,跟孙女不住在一起,也就不能天天拿钱,孙女还算孝顺,一个月会给她取一回钱。

提到手机支付,在屯溪城东农贸市场卖烧饼的“烧饼大爷”很不开心。他将二维码照片藏在了抽屉里,如果顾客实在没带现金,他才会把二维码图片拿出来。

“大家都手机支付,我连本都不够,钱都进了孩子们的腰包,我们辛辛苦苦给他们打工。”“烧饼大爷”说,一个饼才2块5,以前收摊回家最高兴的就是回家数一数卖了多少钱,现在就是一笔糊涂账,经常对不上。

“我在一家面馆吃面买单的时候,老板就已经把手机支付的二维码撕了,说不能让孩子在家躺着收钱。”市民施先生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以后,他出门都会带一些钱。

现象二:买单看诚信 付钱看人品

相比于传统的现金支付,手机支付不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样直接。这其中,就有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假装扫码付钱或者实际支付金额比购物金额少。

在城东农贸市场一冷冻柜摊前,经营户文丽(化名)刚刚新买了一个扩音器连接手机。

“以前有人买了几十块钱的东西,就付了我2块钱,我一般听到微信到账或者支付宝到账提示后,就不太在意金额,现在买了一个扩音器,支付金额都听得清清楚楚了。”文丽说,如果要求顾客付款信息给自己看一下,会显得不信任对方,还可能得罪老顾客。这样既不得罪人又可以防止顾客少付钱或者不付钱,一举两得。她表示,相比于现金支付,这样的手机支付实在是太方便了。因为自己经常要给顾客杀鱼,弄得满手鱼腥,不方便找钱,尤其是大额的现金。这样既不用找零钱,也不用给顾客抹零头。

现象三:支付太方便 花钱如流水

对于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来说,支付宝、微信支付让网络购物、在线付款更加便捷。免除了取现、找零等环节。更有“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唯品花”等人性化服务让你可以现在购买,下个月再买单。这些所谓的产品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市场,但也让消费者对金钱的认知度下降,很难存得住钱。

“出门都是带个手机,走到哪里扫到哪里,一个月下来才发现信用卡竟然花了这么多。”家住阳光绿水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每个月直到收到信用卡账单才知道平时的家庭日常支出竟然这么高,而且还要还“蚂蚁花呗”。每个月的工资都不用取,对钱的概念也模糊了。

如今有一个流行词叫“隐形贫困”,相比起以前的月光族,那些看起来衣着光鲜、过着小资生活的白领们其实都在透支着自己的信用,使用各种手机移动支付,提前享受。

现象四:随时扫一扫 不时也尴尬

市民汪雨飞告诉记者,自己这个月唯一一次使用现金支付就是在一个停车场停了一个小时的车,给收费员大爷付了10块钱停车费。平时自己出门连钱包都不会带。那一天就为了付10块钱停车费,特地打电话叫朋友来为他付钱。

出门不带钱,确实会遇到不少尴尬。家住歙县王村镇升庄村的朱灵鹤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次在回家路上被老乡拦了下来,原来是对方买甘蔗没有带现金,而卖甘蔗的老夫妻又没有手机收款。此外,在政务中心办身份证的时候,也遇到过必须要现金支付却没有带现金的人问他借钱。因此他说自己出门一定要带一些钱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新闻推荐

歙县积极打造就业扶贫基地帮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本报讯“在村里茶厂上班很方便,既能挣钱又照顾家里,政府还发岗位补贴,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歙县上丰乡岩源村贫困户赵健传...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