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石聆听红色故事
□ 记者 钟伟 文/摄
5月22日,歙县狮石乡营川村13组,精神矍铄的80岁老人王炳养给记者讲述老红军余志才的故事。
王炳养虽已高龄,但耳聪目明,回忆起当年父亲讲的往事,条理清晰。在王炳养女儿家隔壁,就是当年余志才的家。如今,余志才已过世10多年,但村子里仍然流传着这里曾住过一名老红军。
据王炳养介绍,余志才是福建人,12岁参加革命,跟着方志敏带领的部队活跃于皖浙交界的太下洞门一带,身经数战。后在茅山一场战斗中负伤,小腿中两弹,来到狮石乡境内的营川村13组(当地地名茗坑)疗伤。自此,余志才与茗坑结下不解之缘,一直在此终老,村民多半叫他老革命。
“我们家和余志才是有缘分的,可能是上天注定了,我们要成为亲人。”王炳养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江西人,6岁随爷爷外出谋生,生长于狮石乡茗坑,在此生活了一辈子。余志才刚来狮石的时候,孤零零一人,但在一次聊天中,父亲知道余志才的岳母和自己是老乡,因此关系更近了些。后来,国民党清剿分散在狮石境内的红军游击队,生活在茗坑的余志才被奸人举报,暴露行踪。“当时余志才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跑到深山隐蔽起来,我爸爸的二哥,也就是我的二伯知道了,便去给余志才送饭、送信,不料又被奸人举报,结果国民党军队枪杀了我的二伯。”
王炳养告诉记者,余志才最终没能逃脱国民党的围捕,被抓了起来。国民党军队严刑拷打,把余志才身上划伤倒辣椒水逼供,让余志才承认自己是红军,并要求交代部队的行踪,但余志才强忍折磨,宁死不屈。“当时很多村民都知道余志才是游击队员,但为了保护他,联名到国民党军队去当证人,说余志才是我父亲的儿子没有参加革命,让我父亲出面去保人。最后,我父亲遵从村民的意愿,冒着风险去保释余志才。就这样,余志才被放了出来,和我们成了亲人。”
在王炳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余志才旧居。这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房子,共二层,单层面积约60平方米。由于久无人居住,这栋房子已破败不堪,屋内有灶台、八仙桌、各类生活用品等。不过此前这间房曾作为农家书屋用过,从屋内残存的书柜和柜内书籍可以看出,房子门前还有农家书屋的标牌。
狮石乡地理位置偏远,与浙江交接,地形复杂,利于藏兵,乡内至今仍有当年红军留下的战壕,还有红军藏身的蝙蝠洞。余志才的家,此前还是浙皖苏维埃政府红军战士住处旧址,后因苏维埃政府转移,这里废弃不用,直到余志才来到村内,这里才成为他的栖身之所。
王炳养告诉记者,曾听父亲说过,1934年左右,狮石乡境内存在不少红色武装,他们长期隐蔽在深山老林和山洞内,与国民党军队周旋,严惩土豪恶霸等。这里村民淳朴,积极支持革命,与红色军队结下了深厚友谊。狮石乡境内曾有一所小学叫红春小学,大家说这个小学之所以取名红春,寓意“红色的春天”,纪念该乡发生的红色故事。
据狮石乡党委委员程少华介绍,在狮石乡狮石村坞株树有一蝙蝠洞,曾是红军藏身的地方。早年,程少华在务农时经常在那一带干活,种玉米、种粮食,周边山地也是他家的。程少华曾进去蝙蝠洞多次,里面很大,可容纳数十人。且这个蝙蝠洞的地理位置居高临下,沿下坡50米是乡村山道,周遭全是山林,如果在蝙蝠洞里埋伏打伏击,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狮石村的威风岭至今还有当年红军的战壕,战壕是用石头垒起来的,有一人高,战壕内宽约3米,两边长10余米,“这个战壕挺大的,能容纳上百人在这里战斗,足以说明当时狮石乡境内的红色武装是有规模的。”
新闻推荐
□汪院娟晨刊讯近年来,歙县检察院努力探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新思路,办理的一起未检案件...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