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仕:青年训导后学楷模
沧山源全景图吴承仕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算是一位传奇人物,近现代著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大学国学系主任,兼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和民国大学教授。上世纪30年代初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同情并帮助进步学生,引导青年为救国而读书,为读书而救国。1936年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记者 樊成柱 文/摄
在歙县昌溪乡对面一个山凹里有一个叫沧山源的小村庄,这里是一代经学大师吴承仕的出生地。前不久,记者探访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村落。
吴承仕故居坐落在水塘边上,这是一间典型的徽派房屋,上下两层,有天井,建于乾隆末年。房子虽坐北朝南,门却开在东边,入门左侧是一厢房,门开着,里面堆了杂物,显得幽暗,这间厢房就是吴承仕出生的地方。堂前正堂悬挂吴承仕相框,西侧板壁上挂着“2006年歙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据史料记载,吴承仕生于1884年3月20日(清光绪十年农历二月二十三),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与其父同榜中秀才,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中举人。“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对科举制度作了有限度的改革,停“科举”改“举贡考职”,即举人可以和进土一道参加朝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在保和殿举行举贡会考,吴承仕朝考一等第一名,钦点为大理院主事。
1927年4月,吴承仕得到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残忍杀害李大钊等革命志士的噩耗,不胜悲愤,随后辞去司法部佥事之职,从此专事国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反动当局以武力镇压进步学生运动,搜捕共产党人。吴承仕进一步认清了当局的面目,在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会主席后,主持全体会议一致通电南京政府,要求抗日救国。他密切关注进步青年的抗日救亡斗争,慷慨解囊资助出版进步文艺书刊。
吴承仕先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实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最初由他的朋友范文澜介绍他读《共产党宣言》。后来他又在进步学生齐燕铭、张致祥等人的帮助下,阅读了大量的马列主义著作,如《资本论》《哲学的贫困》《反杜林论》《辩证唯物主义教程》《自然辩证法》《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努力去寻求真理,从中接受新的思想,汲取力量,并写出心得体会。由于他认真学习,孜孜以求,再加上他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实际斗争,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同时他还逐渐地学会了以马列主义观点来治学。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大学国学系改革课程设置,增设社会学、新俄文学选读等新课程,并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授“三礼名物”等国学知识,成为我国第一位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事经学研究的学者。
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以后,吴承仕已年过半百,却抱着满腔抗日救亡的热忱,投入挽救祖国危亡的革命洪流,与热血青年们紧密团结、共同战斗。他积极支持学生自治会的活动,在精神上、经济上给以大力支持。学生们开会有时找不到会场,他捐钱资助,在西单鸿春楼租房作会场,把饭堂变为宣传抗日救国的课堂;并和青年们一起步行到西山樱桃沟去露营,在营会上发表演说,鼓励青年们的爱国热情。他参加发起北平文化界救国会,支援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马相伯先生组织救国会的抗日组织,亲自征集签名,并把签名簿拿回家去给家人宣传。他说:“多一个人签名就多一份力量。”让母亲、妻子、子女和儿媳、孙子都签了名。
1936年暑假,吴承仕利用在中国大学担任国学系主任的机会,为吸收进步学生返校创造条件,亲自为国文试卷出题,并亲自口试、评卷。他在评分时特别留意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学生,曾被清华大学开除的进步学生黄诚就是在吴承仕主持阅卷时以“特别录取生”资格录取的。黄诚后来成为我党骨干,皖南事变时牺牲。许多曾在北京师大和中国大学求学的青年,如孙楷第、王重民、臧恺之、王志之、张致祥、王西彦、余修等均被录取,后来都成为党的优秀干部或知名学者。他还针对青年们的思想撰写了《读书与救国》一文,剖析了理论与实践、读书与现实斗争的关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方向:“平常时期,要为救国而读书,在国难当头时,就要为读书而救国。”
1936年秋,经北平地下党的批准,吴承仕秘密加人中国共产党。他更加积极参加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五四”运动18周年纪念之际,吴承仕与张友渔、黄松龄、张申府、纪向峰等进步教授发起组织了新启蒙学会,吴承仕负责起草了《新启蒙学会宣言》,提出“唤醒比较多数的知识分子,成为时代改新的中心力量”,以“争取当前民族解放的胜利。”新启蒙学会积极开展民主运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同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后北平沦陷。日寇、汉奸到处搜捕爱国抗日人士,吴承仕的名字也被列在黑名单上。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他匆匆离开北平,前往天津,避居在英租界的小白楼。当时他尽管处境日益艰危,仍和他的学生、中共党员齐燕铭、张致祥等人在天津坚持抗日救亡工作。他为天津的地下抗日刊物《时代周刊》撰写文章,传播民族革命的吼声。
1938年初,他拒绝汉奸逼迫其当北平师范大学校长一职。1939年夏秋之交,天津遭受水灾,吴承仕生活艰难,加上染患伤寒,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后吴承仕病情危重,转入北京协和医院救治,终因救治无效逝世。
1940年4月16日,延安各界为吴承仕先生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挽词为:“老成凋谢。”周恩来同志的挽联为:“孤悬敌区,舍己成仁,不愧青年训导;重整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吴玉章同志的挽联为:“爱祖国山河,爱民族文化,尤爱马列主义真理;学贯中西,著述优于苍水。受军阀压迫,受同事排挤,终受敌寇毒刃摧残;气吞倭虏,壮烈比诸文山。”
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缅怀和纪念这位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哲人和先贤,中共“七大”将吴承仕先生列入烈士名单。
新闻推荐
□记者许晟晨刊讯5月22日上午,歙县桂林镇宋村一名男孩不慎掉入井中,被村民打捞上来时已没有心跳。当地村民、村医...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