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免疫规划40年:夯实健康黄山之基

黄山日报 2018-05-18 11:15 大字

□ 本报记者 许晟

手臂上的接种印记

两只手臂上,一边一个井字疤,一边一个圆形疤——这是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因接种疫苗而留在身上的印记。

井字疤是接种卡介苗留下的,是预防结核病的。圆形疤是接种天花疫苗留下的,是预防天花病的。

“我自己也种过卡介苗,就是在手臂上划‘井\’字的那个。”年已65岁的姚子平接种卡介苗的记忆犹在。

40多年前,姚子平曾是一名赤脚医生,给别人接种过疫苗。目前,他仍坚守在歙县街口镇新门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黄山市群众真正享受到免疫预防服务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心勇介绍说。自1984年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逐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当时,接种的疫苗主要有天花疫苗、脊灰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针对危害大、发病多、死亡率高的天花、小儿麻痹症、结核病、白喉、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

上世纪70年代,黄山市曾在适龄儿童中普种白喉类毒素、麻疹等疫苗,按照全省要求完成各项预防接种任务,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

进入计划免疫时代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这一年,也是中国实行计划免疫第一年。原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明确3年内全国实施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相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以前打麻疹疫苗,疫苗来了就突击接种。实行计划免疫后,更强调免疫程序的科学性。”从市疾控中心退休的贺光国说。他1976年参加工作,长期工作在计划免疫、疾病控制一线。

刘心勇介绍,黄山市在1977年召开计划免疫工作会议,决定在市区开展计划免疫试点。从1980年开始,黄山市计划免疫由市区向郊县推广,按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接种,计划免疫接种率逐步提高。

这一年,原卫生部颁发了《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承担预防接种工作;还下发了《关于认真落实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到1981年底全面实行计划免疫。

1981年,我国参加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扩大免疫规划活动。黄山市计划免疫工作逐渐实现常规化、程序化管理。

刘心勇说,预防接种证就是儿童身体健康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在孩子入托、入学、入伍、出入境时需要查验。儿童完成全部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后,家长应妥善保管好预防接种证。

刘心勇认为,依法接种是改革开放后计划免疫工作的最大变化之一。这是黄山市适龄儿童接种率连续十几年稳定在95%以上的有力保障。

“十四苗防十五病”

刘心勇说,黄山市在2008年正式实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十四苗防十五病”。

根据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一类疫苗是免费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由政府承担接种费用,第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由公民自愿受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接种费用。(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但是,由于地方财政保障能力有限,一些地方未及时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要求。

但也有例外。

为避免传染病危害产生严重后遗症,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黄山区在黄山市率先将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的费用由政府买单,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免费的预防接种。

乙脑、流脑属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将导致儿童智力下降、脑瘫等严重后遗症。当时,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在安徽省还属于自费接种。

2006年8月1日,屯溪区实行儿童免费接种一类疫苗政策,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规定,对当日起出生或前来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的0-7岁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实行全部免费,逐步在儿童中形成一道更安全更广泛的免疫屏障,更加有效地预防与控制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2009年,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黄山市将儿童免疫规划纳入民生工程管理,对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给予补助,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一类疫苗接种率。黄山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由国家承担,接种费由各级财政承担。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以前,虽然一类疫苗本身按照规定已不再收费,但是接种这些疫苗时用的针头、针管等耗材,还是要收费的。”屯溪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冯桅说。

刘心勇告诉记者,近20年来,黄山市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低水平。

最好的用房是接种门诊

“一间屋子一张桌,外加一只保温箱”,设备简陋,环境较差。就在10多年前,黄山市许多乡镇卫生院的接种点还是这样一副面貌。

2005年6月1日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施行。其中规定,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这之前没有预防接种门诊的说法。”贺光国告诉记者,“当时学校里也可以接种,小孩子的家里也可以接种,乡镇卫生院也可以接种,没有固定的接种场所。”

2006年,为完善基层预防接种网络,规范接种行为,实施安全接种,提高人群接种率,黄山市启动首轮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

创建期间,各接种单位按照要求实施改造,分设接种室、观察室和资料室,做到制度上墙,配备冰箱、空调、紫外线消毒车等设备,在基本条件、接种实施、疫苗管理、资料管理等方面,实现规范化管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以来,适龄儿童接种的疫苗大幅增加。为适应预防接种的新变化、新要求,黄山市启动新一轮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创建。

到2017年底,经过3年建设,全市110家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创建要求,接种流程、接种资料和疫苗管理等进一步规范,门诊房屋配置、冷链设备、宣教器材均有较大改善。

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负责人张向阳说,通过第二轮创建,黄山市为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接种场所和更规范的接种服务,大大提高了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对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017年,黄山市启动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示范化门诊的评分标准与规范化门诊的相同,但是要求更高。示范化门诊的考核分数要求在95分以上,而规范化门诊只要不低于80分都行。”张向阳说。

目前,全市已有6家预防接种门诊通过示范化创建验收,分别是屯溪区昱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休宁县商山镇卫生院、黟县渔亭镇卫生院、歙县徽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徽州区西溪南镇中心卫生院、祁门县金字牌镇中心卫生院的预防接种门诊。

通过连续10多年的规范化、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黄山市各预防接种门诊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张向阳说:“现在不管走进哪家乡镇卫生院,环境最好、设施最好、卫生最好的办公用房,肯定是预防接种门诊。”

新闻推荐

石门乡着力帮扶贫困残疾人

□汪景鑫曹营晨刊讯今年以来,歙县石门乡着力帮扶贫困残疾人,提供轮椅3辆,提供就业创业补助2人2000元,介绍就业2人并...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