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溪新田:“村、墓、路”的红色传奇

黄山晨刊 2018-04-18 11:14 大字

□ 记者 李晓洁 文/摄

今天要说的红色故事,发生在徽州区富溪乡。这里有一个村、一个墓、一条路,诉说着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那段峥嵘历史。日前,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今年81岁高龄的蒋文义为记者还原了这段真实的史实。

黄山游击队核心根据地

蒋文义老人介绍说:“一个村”指的是“新田六村”,即徽州区富溪乡新田行政村,早年间隶属歙县杨村乡管辖,以水系命名良丰保。说起这个村的红色故事,就不能不提这么几个人:刘奎、李健春、高老头(真名郎进新)。

1942年12月,中共皖南山区中心县委派高老头协助刘奎、李建春部开辟歙太边区,并通过对新田常住峥下山民的调查了解,作出了开辟新田六村革命根据地的部署。“当时新田六村革命根据地的主要任务是制止良丰保政权侵害民众的所有活动。对此,高、李对蒋文清保长指出的唯一出路是必须执行‘约定三章\’,即一要立即停止向农户收取保甲经费和征收苛捐杂税;二要坚决禁止对青壮年抽捉壮丁活动;三要明里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县、乡会议等相关活动,暗中要向黄山游击队及时如实汇报。”蒋文义老人告诉记者,当时高、李对蒋文清保长的教育正是在自己家中发生的。之后,内情被新田个别反共分子识破,随即向在许村设立的特务机构“党政办事处”密告,许允九处长也发函给蒋文清保长,要他带领为黄山游击队通风报信、挑米送盐的新田人去许村“党政办事处”自首。为了维护新田游击区根据地的安全,保护新田人民群众的利益,刘奎同意蒋文清保长带领一些新田人前往许村“党政办事处”明里公开办理“自首”,但暗里仍然帮助黄山游击队。一直到1944年秋,蒋文清保长宁可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摘帽罢官”,也不肯抗拒“约定三章”。

1943年2月,新田六村黄山游击队活动区由高、李负责,刘奎回到中心县委机关与胡明书记一起工作,期间他领导黄山游击队先后打掉敌人一个据点,呈坎、上丰两个乡公所,扩大了根据地;而高、李也共同谋划,以新田六村为重心,向东、东南开辟黄山游击队新的活动区。同年十月,刘奎安排李健春与当地群众坚持斗争,自己则和高老头率领10余名战士奔向黄山以西的社屋坑、箬昔坑一带侦察。11月3日深夜,由于王昆山和张新元叛变,高老头和两名战士牺牲,刘奎也身受重伤。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奎奉命坚守皖南,巩固以黄山为中心的皖南中心县委游击队根据地。

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蒋观祥

说到新田村,就不得不说蒋观祥烈士墓。

从富溪乡政府驱车半个小时,再走上约4里路,蒋观祥烈士墓就掩映在新田村小坑山上的一片竹林深处。墓不大,占地约10平方米左右,墓后不远处是一座高约1米多的石碑,上面刻有“蒋观祥烈士之墓”7个大字。“蒋观祥1908年出生于新田村,祖居巷路四合屋西北间,初识文化,以农为生;1943年春秘密加入地下党,参加了黄山游击队;1944年秋,37岁,遭国民党杀害。”蒋文义用短短三句话勾勒出了蒋观祥一生的轮廓。

“在峥下大溪源种山住棚期间,蒋观祥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并参加了黄山游击队,当时他经常向黄山游击队提供新田六村的敌顽情报,秘密送信到地下交通站联络点,还常为黄山游击队到茶坦义务挑米,到许村顺带购盐。”蒋文义回忆说,有一次,许村敌探逼着蒋观祥带路,要前往黄山游击队宿营重地。蒋观祥为了确保黄山游击队活动核心区的绝对安全,借古传“山背后六多”,即高山叠嶂云雾多、山间老林阴湿多、之形弯曲险路多、山坡披荆斩棘多、溪坑两边草丛多、遍山毒蛇蚂蟥多,最终使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而类似这样保护游击队的事情,蒋观祥还做了许多。

“1944年初秋,国民党从汤口派一个连进驻新田,依山修建了两个碉堡。蒋观祥便给游击队提供情报,带领游击队夜间向国军开展政治宣传,凌晨返回天湖山隐蔽,并为游击队提供食宿。到了深秋,当时蒋观祥全家六人住在新田板坑尖山棚种山,被汤口派来进驻的新田国军发现高山有炊烟,于是四川巴山人巴仕霖连长带兵在保丁王春海领路下直达山棚,发现其所食不止一人分量,随即对蒋观祥捆绑,以所谓‘通匪\’定罪,接着对其多次严刑拷打,生生将蒋观祥手脚打断,但仍得不到任何口供。最后,蒋观祥被顽军押解到新田村杀害。”蒋文义告诉记者,当时从自家屋舍的窗户望出去,刚好能看见蒋观祥被处决时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蒋观祥的被捕没有给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带来任何破坏,也没有给当地参加游击队的家属和革命堡垒户带来任何牵连,他对革命的忠诚,严守秘密、勇于献身的高贵品格,是所有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蒋文义说。

坎坷崎岖的25华里新田红军路

在蒋文义的家中,他给记者展示了一张2014年自己手绘的“粟裕将军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第19师1934年12月10日行军路线图”。河流、山峰、岭头、古道……每一处,蒋文义都画得准确细致,从庙首,到箬岭关,再到新田、再到汤口,这张路线图清晰地还原了这段100多华里的行军路线。

“1934年12月10日,‘大雪\’节气后第3天清晨,红军从黑门尖进入新田村境内。黑门尖,一年四季远眺皆呈黑色,海拔高1400米,系徽州区境内高山之巅。据新田老人回忆,当时红军将士有的身背长枪、高举火把引路,有的身背大刀,手持红缨枪,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伤病员和童子军。登上黑门尖时逢‘大雪\’,气温零下10摄氏度左右,瑟瑟寒风难以摧垮红军将士的意志。红军随即踏上冻土下山道,面对又松又滑的山路,红军们只有相互搀扶,慢慢到达白马石。红军走后,在这段道路的两旁,新田人曾拾到过不少红军丢下的油毛毡、木桶、铁碗等笨重物品。红军进入新田自然村后,找到了当时的蒋氏宗族族长蒋财桃。蒋财桃了解到红军急需开展饮水、用餐、短休等活动后,立即打开祠堂大门,让红军休息,并给红军找到了一位名叫蒋讨饭的向导。”

从蒋文义提供的路线图上,记者看到,当年的新田红军路,指的便是从东北黑门尖,经新田,再至西北歇岭头,长约25华里的一段路程。据新田老人蒋绿娣生前回忆,那日上午十时,头阵红军已经翻越了歇岭头,尾阵红军仍在黑门尖。91岁老人蒋达德还回忆说,当年红军到了新田,只要吃了村民的玉米粉糊,就一定会放银元在锅台上。

12月10日当日,红军越过歇岭头,经过直坑、山岔等地,东进汤口,与先到的红20师、红21师会师于汤口程家大祠堂,带路的蒋讨饭也在过程中参加了红军。

新闻推荐

城关小学:教育实践正当时

□曹锋利晨刊讯近日,歙县城关小学前操场人声鼎沸,队旗飘扬,随着校长一声令下:“我们出发!”城关小学春季教育实践活动拉开了帷幕。各年级学生在中队辅导员的组织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奔向...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