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琴:“人字街”的古往今来
精湛的古建砖雕工艺□记者汪悦吴玉莲程向阳文/摄
歙县洪琴古街,和一般传统意义上承担商贸交流功能的徽州古街不同,主要以祠堂等古建筑为主,是当地家族议事聚集的中心……
A
千年古村演绎沧桑
早在秦代,歙县霞坑镇洪琴村这地方就有人定居,当时叫“洪鲸”。可以说洪琴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洪琴,自古就有“千灶万丁”之说,村庄之大不言而喻。全村分上门、下门、凌家三部分,正宗主姓为汪、胡、凌、洪,现有人口近三千,汪姓约占八成。
据传,洪琴村原是洪姓大族聚居村落,洪姓曾兴及一时,有“百鸟飞不过洪家街”的说法。洪琴汪姓祖宗原先居住在“坑上”以东约一公里的“大塘”一块,与鸿飞村的“水口”相距不到一公里。在时光流淌中,汪姓逐渐西移到“坑上”东西两边,占有了洪琴村的大半,成为第一大姓。在汪氏聚居的正街,以一色条砖斜铺的街面,为“人字街”。据传,过去文官在此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可见古街的庄重和神圣。
洪琴村退休教师汪士洁告诉记者,洪琴到徽州府只有二十几公里,不需一小时;从徽州府到杭州,二百余公里路程,只需一天,大大促进了徽州的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洪琴也自然成为了商贸亨通、文化发达、高度文明的村落,明清时期最为鼎盛。洪琴全村古民居大部分保存相当完整,三雕精细,风格各异,艺术价值极高。
洪琴村有一个石龙洞。石龙洞位于前山东侧脚下,洞口开阔处10余米,洞高5米左右,犹如巨龙张开大口。汪士洁说,洪琴石龙洞内有个“血水流入深渡河”的故事。据传,清朝雍正年间,洪琴凌氏宗族有对绰号凌大妹、凌小妹的胞兄弟,性格豪爽,为人正直,武艺超群。他们出于对朝廷的不满,萌生反清之意。凌氏兄弟结识了本村志士,密谋反清事宜,触怒朝廷,定“全村诛戮之罪”。数百名清兵奉旨征剿,上村汪氏一世祖第八十二代裔孙汪文銮正值为老母大作寿事。正当拜寿之时,有人匆匆禀报“村临大祸,快速逃命”。数百民众一时慌乱,不知向何处逃生,竟携带金银财宝,搀扶老幼残丁躲藏石龙洞中一处深窟。凌氏兄弟等与清兵血战,终因寡不敌众战死村中。清兵四处寻找,戮杀至石龙洞,见一野狗窥洞狂叫不休,知有蹊跷,便寻找柴草烧洞,用浓烟熏死洞中人,不死者也被戮杀。百姓惨遭大难,血水流入了深渡河。
B
百米古街徽州味道
歙县的伏源河自东向西折而南流,蜿蜒二三十公里,在深渡附近注入新安江。两岸多山、多河谷,间有小块平地,洪琴村就坐落在地势平坦的伏源河畔。潺潺不息的流水从村中流过,滋润着两岸的千亩良田。
前山满目苍翠,村前,一对屏风似的“前山”峻峭挺拔,古木参天,满目苍翠,这是一列东西走向的山峰,为洪琴增添了无限秀色。两山之间豁开一口,最窄处不过三十来米,是洪琴天然的南大门。
洪琴村内道路纵横交错,房屋鳞次栉比,街巷纵横有序。走进村里,像是走入一个迷宫。“往这边,过个桥就到了。”汪士洁带着记者向着老街的方向走去。由于历史原因,今天老街上的古建筑均遭到破坏,古建筑已经不多了。“老街上的房子全部都是后来建的,找不到原来的样子。人字街还在,就在这条水泥路底下。当时这里积水严重,2012年左右,村里浇了水泥路。”汪士洁说。
“和一般传统意义上承担商贸交易功能的徽州古街不同,洪琴老街主要以祠堂等古建筑为主,是当地家族议事聚集的中心点。”汪士洁告诉记者,洪琴老街也叫人字街,是由汪氏宗祠和多座支祠排列形成的一条百米长街,是祭祀典庆的活动场所,老街上用青砖铺嵌成一行行人字,宽约3米。这条街不宽,也并不长,街上也没有店铺,主要是当地家族聚居集中的区域,古建集中。“百米人字街将古代雄伟的建筑群分成南北两列。路南侧是四份厅和文昌阁,北侧是叙伦堂、聚五堂和复礼堂,靠后还有仕清书院和敦睦堂,往下去便有凌氏宗祠、胡氏宗祠和洪氏宗祠。”汪士洁回忆道,当年的这些建筑高大雄伟、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气宇轩昂。
“原来老街上建筑很多,这些都是古建方面的代表作,可惜的是基本都损毁了。”汪士洁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汪、胡、凌、洪是当地的大姓,每个姓都有祠堂。影剧院所在地原来是汪氏宗祠,前后各一进,进深很深。祠堂大门前有旗鼓,祠堂的两边有两个大狮子。在汪氏祠堂里,每年要做祭祀,接受礼、义方面的教育。洪琴中心小学原来是五分屋,下去是凌家祠堂、胡家祠堂,后面还有四清书院、观音堂。这边的小店原来是文昌阁,那边原来的复礼堂是古代学习礼节的地方;还有叙伦堂,大事都在这里叙定。
汪士洁告诉记者,明清年间,许多洪琴的读书人弃儒从贾,事业有成后便衣锦还乡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井然有序、气派堂皇。全村的祠堂、庙宇、楼阁等徽派建筑形成一个颇有规模的建筑群。但历经数百年的社会动荡,风雨侵蚀和时代改建,许多古建已毁,古民居不满百幢。
C
保护现在留住历史
采访中,汪士洁不止一次地感叹,感叹昔日洪琴街之盛。现如今,仍有不少古民居保留完好,砖、木、石雕工艺高罕见,体现明清时代的面貌和特征。这些古建门楼的砖雕精巧细致,奇花异卉,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人物戏文,图案自然和谐,屋内的精美木雕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洪琴村村民冯秀英家的惟善堂已经传了好几代,冯秀英说,自己平时不住在这里,也就是女儿从外地回来的时候住一下,女儿回来就在老房子里烧饭。村民汪锡淦带着记者来到一墙之隔的积善堂。一条窄小的过道,将两幢房子一分为二。记者注意到,在积善堂匾额上还镶有金箔,双边木雕十分精致,门外的石雕也是栩栩如生。但因为常年没有人居住,整幢房屋弥漫着阴暗、潮湿的气息。房主之一的汪锡淦告诉记者,他的爷爷曾在外经商,经营茶叶、木材,打金箔,很能干,赚了些钱回来盖房子。正因为装饰精良,曾有盗贼在大风大雨夜把他家的门撬开偷走了很多构件,说起这段回忆汪锡淦无比心痛。汪锡淦说,他家的积善堂是歙县“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第37号房屋,但保护、维修很困难,“这幢房子一起住了5户人家,管理维修起来有难度。”汪锡淦建议上级能帮助他家一起保护管理好古民居。
2006年,汪士洁从河南的汪克楠、歙县汪哲岳等人所写文章并参考《汪氏历代系统谱》的历史记载,从洪琴村的历史溯源、文化景点、民情风俗等方面入手,对资料不断收集、整理和补充,通过族谱、走访整理,用两个月时间整理出了一份详细记录洪琴的资料。汪士洁说,所写部分仅为洪琴历史点滴,但也无法面面俱到,望今后有人能比较系统全面地构思和考证,出部《洪琴志》,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汪庆勇晨刊讯11月20日,歙县新溪口乡连山易地扶贫搬安置点举行新房入住集中搬迁仪式。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进了新居。“党的政策好啊,不然我家哪里盖得起这么好的房子。”近日,搬迁新居的歙县新溪...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