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月一,上屯溪

黄山日报 2017-11-06 14:15 大字

□汪华红

十月一,上屯溪。在屯溪过国庆曾是我孩提时的梦想和众多小伙伴的期盼。

老家在歙县水南的一个山寨上。记得当年交通落后,我们与外界交往很少,更未出过远门。九岁那年秋天,爬惯了树和竹的我,在一次采野核桃时,失手一头从树上栽了下来,致左手腕骨折。在邻村土医敷草药治疗无效后,父亲带我上歙县县城治疗,这才有了我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的机会。

老家离城里有45里地,是徒步去的。尽管走得很累,但一路高粱、错落有致的新房旧屋等风光很好看。到了南源口见到宽阔的柏油马路、高大的梧桐树和飞驰的汽车,倍觉新鲜与兴奋。在城里还见到了高楼大厦和穿着时尚、往来熙攘的城里人,猛然间,似乎见了大世面。

为使受伤的我尽快忘掉骨折痛苦,父亲用其它方式安抚作补偿,尽力满足我幼小的心灵。在医院拍片看过医生后,父亲把我领到书店,选购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革命样板戏连环画书。有了这些,当天我一点没觉得疲劳、兴高采烈地坚持走回家。此次,看到了外面精彩世界。此后的日子里,跟小伙伴们谈城里的人和事,连环画也被抢着阅看,油墨一直香飘数年。

听大人们说,还有叫屯溪的地方更大、人更多,更热闹好看。于是,屯溪便成为我们这帮山里娃一直向往的地方。

堂姐嫁在深渡附近的一个叫中坑源的小山村,姐夫姚金光正好在屯溪工作。我们经常去堂姐家玩,因为她家离深渡近,还可顺便到深渡看看樟树下那只有趣可爱的猴子。

十一,屯溪热闹非凡。秋收在即,堂姐经常趁着忙碌空档上屯溪看望姐夫。因此,去堂姐家,还要配好时间,尽量避开十一,事先打听国庆节她是否在家,有时她也会把十一是不是上屯溪的音信托人捎带回娘家。如果上屯溪,我们就不便去了。抬头仰望蓝天偶尔掠过的飞机,知道大多是从屯溪那边飞来,或开往屯溪去的,想象着这会屯溪该是如何热闹。好羡慕堂姐每年能上屯溪过十一。就这样,我们在山里一年复一年过着十一,也一直在梦中追随堂姐上屯溪过十一,等候她带回屯溪的趣事。几年后,堂姐也随姐夫在屯溪常年居住生活。姐夫退休后凭着一手好手艺,亲自掌勺,夫唱妇随地在二道岭开起了“姚家饭店”,几道特色土菜,让饭店风光红火了好些年。

后来,我考入省城学校读书。毕业分配到祁门工作,过往屯溪不作逗留,即便到屯溪开会或出差,也是来去匆匆,更别说在屯溪过十一。直到快至不惑之年,一个偶然机会参加公开选拔调入屯溪后,才在屯溪居住、工作和生活。父亲去世后,母亲随子女生活,我们年年都在屯溪过十一。每到这时,都自然而然地想起堂姐和堂姐夫,于是赶紧去串门拜望一番。

不料一贯乐观大度的堂姐夫却在今春因病驾鹤远去。今年的十月一,堂姐不在屯溪过,而是随其子媳首次外出旅游散心……愿她过好今后的日子。

新闻推荐

歙县灯笼柿丰收

10月26日,歙县上丰乡姬川村村民汪爱萍在晾晒削皮后的灯笼柿。近日,姬川村灯笼柿基地2200多亩柿子喜获丰收,开园采摘。进入“霜降”时节的姬川村,满山柿林,村民抓住当前晴好天气采摘,并削皮、晒干,制...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