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安文学每天新

黄山日报 2017-10-01 14:18 大字

□洪振秋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灿烂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新安文学诞生和传承,不仅是中华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以独特风格流派而锦绣江南。

春秋时期曾争霸于东南一隅的越国,因内乱衰落而致楚国东入,越人四散为“百越”。东瓯越人徙入皖南黄山、天目山等深山区,从而形成了山越人,依然保持有较为原始越文化形态的山越人,因此,这地域文化的发展脉络是江南越文化、山越文化、新安文化,最后形成辉煌的徽文化,而新安文化就是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的混合体,也是新安文学的铺垫基石。

从目前徽州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新洲遗址、下冯塘遗址、桐子山遗址研究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文化特征与江南越地区的文化同体,且其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同步。

新安土著先民三苗部落属于巫文化系统,与九黎、蚩尤一脉相承。《国语·楚语》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家为巫史”,“民匮于祀”。

皖南徽州自古山高林密,重峦叠嶂,幽谷纵横,云雾缭绕……这样的环境本身就是有诸多的神秘气氛,从而产生人们的丰富想象,为巫文化的长盛不衰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远古时代的徽州村落中,巫文化盛行,许多事情都要举行相关的仪式,从中便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等就成了新安文学的渊源之一。新安的原始神话传说和歌谣,在山越人以及后来的新安人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后来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我们称之为新安传说时期的文学,诸如“洪水滔天”传说,其实就是新安文学史中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

徽州几乎每一个古村落都有其传统民俗表演,诸如歙南西天目山脉下的古村落叶村有“叠罗汉”、三阳有“嬉草龙”、杞梓里有“舞狮”、竹溪有“河蚌舞”等等,都是山越文化的世代传承而形成的民俗,表达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似对自然神秘的触摸,更是为后来新安文学形成的风骨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朝梁时代的新安太守任昉(460——508年),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述异记》书中,就有王质伐薪见仙人的美妙境界,隋唐的汪华成了徽州本土的保护神,明代汪道昆《杨贵妃七夕长生殿》中的美女已升华道家的仙女,清初歙县著名文学家张潮的《虞初新志》里面许多人物虽处于市井,但都充满仙风道骨,其文学形象妙趣横生,意味无穷。清初的方成培,是著名的戏曲家,其代表作《雷锋塔》,就是让蛇妖变成了仙女,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阴间桃花源”就出现在歙西的深山中,近代许承尧《歙事闲谭》中的美女琐琐娘形象,亦鬼亦仙等等,诸如此类,它们为新安文学注入诸多浪漫而又神秘,内敛而又高古的文学特质,感情丰富,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理性之中仍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新安大地曾经过三次大移民潮,使新安文化从量变到质变,新安文学也不例外,而且表现尤为突出,所以新安文学的诸多名家,或是新安本土人,或是外地移民,或许是出生于新安,又活动于其它地区,但他们的师承以及受的教育,皆来自新安五色缸里的液汁熏染,骨子里浸染了新安气质,新安画派中的大家渐江也好,黄宾虹也罢,他们或生于新安,或生于他乡,或一生在外乡活动,但由于他们接受的东西依然是新安文化,所以,渐江成了明末清初“新安四大家”之首,黄宾虹也成近现代“新安四大家”之巨匠,界定“新安文学家”亦如此。

新安地区最初的人口迁入,是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中原居民迁出者超过百万人,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这个南迁时间,延续到后代的南北朝、隋,时间长久两个世纪。来新安定居的有程、鲍、俞、余、黄、谢、詹、胡、郑九族。第二次是唐代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战争,又来新安定居的有陆、叶、洪、冯、朱、王等24族。第三次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又来新安定居的有柯、宋、张、阮、刘、徐、韩等15族。北方人口三次南徙新安,当地土著越民同北华夏族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逐渐消亡,而且各姓又聚族而居,形成各具特点的古村落,大量的中原社会精英云集于新安,形成了独特的新安文化,当然新安文学也显得五彩缤纷。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中,这样描写新安民俗:“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年之族,未尝散处……”比如,“程朱”等文学大家的祖籍均在新安江畔的篁墩。

新安文学和中国文学一样,尤其这些从中原迁入的士族,他们的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新安文学除了和其它地区具有的共性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隐逸、含蓄,内敛等就是明显的特征。文学史有一个争议很大的热门话题,说是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背景问题,谈到这里,我也似乎隐约看见陶笔下的桃花源真的与新安有着不可分离的渊源,儒家的入世哲学确实给了新安文学一定的热情和浪漫,但也抑制了新安文学的自我情欲的释放,遁世之感也油然而生。尤其是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使新安文学又蒙上了理性主义的云霭。

宋理学盛行以前的文学气象,洋洋大观之中虽含有隐逸,但更多的是人世间的热情。诸如程詧的《东天竺赋》、吴少微的《长门怨》、许宣平的《庵壁题诗》、吴巩的《白云溪》、张志和的《渔歌子》、舒雅的《西昆酬唱集》等等,或文或诗,或赋或词,皆满纸风流,风月无边也。

而在理学盛行之后的文学作品,虽然也气象万千,但显湖光掠影之态。比如婺源的汪藻,其辞章明于道德,达于世务,指事析理,虽然也驰骋古今,贯穿经传,理味太浓也。可汪莘、胡仔、方岳他们在自己宦海不得志后,干脆退而筑室于邑,写了许多无可奈何的诗文,依然风流千古。绩溪胡仔隐于湖州苕溪,写了一部《苕溪渔隐丛话》与《诗话总龟》、《诗人玉屑》同被称为宋代三部诗话总集,怒而不争,退而文显往往是成就新安文学家的途径之一。

宋、元、明、清、民国以及现代,也可以以此类推,他们或慷慨悲歌,或愤世嫉俗,成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文学意念,也造就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可是到了清代,文字狱盛行,从而出现以戴东原为代表的考据大家,形成新安考据气象,但还有一些新安文人绵里藏针、借古讽今、机智微妙,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领域,佳作依然频频。

明清两代的新安文学不仅有本土的独自个性,而且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包容性,就散文而言,桐城派中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地道的新安(歙县)人,如方苞弟子程鉴,刘大櫆弟子吴定、程晋芳,他们在桐城派中成就很高,名气很大。但明清的徽州戏曲文学高度发展,正如沈绥远在《曲运隆衰》中所说的那样:“文章矜秦汉,诗词美唐宋。……真是一代堪传不朽者也”。这都来自于明清两代徽商的鼎盛,及徽班进京的荣光。从《晋书·五行志》、《陶庵梦忆》、《知新录·记徽俗二则》等书中可以看出,徽州戏曲历史渊源较早,而在明代中叶,已是“几遍天下”了。在京师:“戏庄演剧必徽班”(《梦华琐部》);在扬州:“梨园演戏,高宗南巡为最盛。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履园丛话》)。当时扬州八大盐商,徽商占其六,雄厚的资本,也让徽州戏曲形成诸腔汇流的繁华局面,同样也成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戏剧家,诸如汪道昆、汪廷讷、方成培等等。汪道昆《太函集》风靡天下,汪廷讷著有传奇总称《环翠堂乐府》,今知有十七种。《远山堂品曲》评他的传奇是“井然有条,词亦浓厚可味”,“守律甚严,不愧为词隐高足”。江西临川的汤显祖对其倍加推崇,互师互友。方成培,大胆创新,自创新意,把《白蛇传》改成一部流传很广、世人喜欢的文学精品。此时的徽州民间,竹枝词盛行于新安,犹如清风拂面,给死气沉沉的清代文坛增添了别样的云霭,诸如汪宗沂、方士庶,都是这个时期的名家。

到了五四时期以及其后的新安文坛依然名家辈出,光彩照人,徽州绩溪的胡适之的《尝试集》横空出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诗集。他给中国文坛注入了一阵阵春风,虽有短暂的“倒春寒”,可依然让民国文坛春光融融也。他是从新安山中带来的兰花香,令世人流连忘返,不得不一日看三回。随后,他的绩溪老乡汪静之也以一部《惠的风》开创“湖光清风”,名满江南。还有近代的文史掌故大家郑逸梅,他以新安文人的特质书写清末民国的文史掌故,他的作品,或用文言,简练含蓄,绕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趣满意足,别具一格而名闻海内外……

写到这里,新安文学的渊源以及其发展轨迹便可管中窥豹了,但新安大地上早已出现的、独具风格的“新安文学气象”,至今还没有被后来者认认真真地系统性地提起,虽然它从山越文学开始到近现代,也出现许许多多大家名流。中国文学史中的“建安文学”,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处于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风骨”对后世影响深远,而邻近的桐城派文学,是一种地缘文化现象,是指桐城为中心形成的文学资源的统称,其文学特点是“修辞立其诚”,在明、清时期最为鼎盛,其实我们的新安文学与之齐驱并驾的。今天我们谈新安文学就是为了总结、归纳、传承。任何流派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后人的责任,在于分析它们的特点,总结它们的经验,作为今后发展的借鉴,这就是对新安文学界定的重要性。当这个流派不断发展时,原有的一些特点也会消失,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特点,这是因为时代及代表人物都变了。至此,我们讲新安文学这个词,也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因为新安文学每天都会掀开新的一页。

新闻推荐

社区中秋送关爱

据周学军、李茜茜报道,9月27日,黄山区仙源镇仙源社区工作人员冒着蒙蒙细雨,提着月饼、水果和乳制品,登门慰问社区内享受特扶民生待遇的家庭。仙源社区有计生特扶家庭5户,社区对他们十分关怀,为他们办理...

歙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