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丰老街:相守相望度春秋

黄山晨刊 2017-08-18 15:10 大字

□实习生叶茜记者程向阳汪悦文/摄

数百间房屋鳞次栉比,从一条不足3米宽的街道上生长开来。青山环绿水、绿水绕青山,两面青山东西呼应,丰源河沿着上丰老街静静流淌,养育着这个古老的村庄和岸边的百姓。河水映衬着两岸白墙灰瓦的民居,安谧融洽。这是记者走进歙县上丰老街的第一印象。光阴荏苒,上丰老街走过喧嚣盛世,见证市井繁华,在年岁中沉淀独有的魅力,依旧守望着那一段熙熙攘攘的旧时光。

A

一条村街曾繁华

上丰乡上丰村地处歙北,始建于南宋,始祖宋贶由河南开封迁来。宋贶生于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殁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曾任南宋户部仕郎、吏部尙书、光禄大夫。因主战反和得罪秦桧,休至歙城。宋宗谱记载:“宋室南渡,国祚纷纭。太后摄政,权史部卿。劾奏奸相,休至歙城。紫阳院后,公配佳城。徒居歙北,乃公之孙。惠流奕世,派衍繁兴。”故后与夫人黄氏合葬于歙县县治大堂后的白莲院(古紫阳书院)处。其长孙宋颖(官授丞务郎)定居歙北上丰。至今,宋氏在上丰已历经四十余世,有八百余年历史。

上丰村宋氏施政堂(俗称大厅)坐落在上丰古街中心。施政堂是宋氏总祠,分祠有滋德堂、叙伦堂、笃麟堂、敏政堂。施政堂坐西朝东,三进五开间,占地1160平方米(南厅和厨房、轿房除外)。大门为五凤楼,飞檐翘角;祠内雕梁画栋,有一尺见方的石柱,有两人合抱的木柱。后进享堂与中进相比,要高出2米,分三路石阶上去。靠南边有南厅、厨房、轿房。2006年,被歙县政府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在民情风俗上,上丰宋氏后人在春节期间有舞狮、嬉龙灯等习俗。年初一至十五,以舞狮为主要文娱活动,狮子过仙桥最为引人注目,仙桥由八仙桌堆叠而成,或三层或五层,狮子过桥每层舞姿都不同,最顶层为堆元竖牌坊或叠罗汉,动作难度大,使游人叹为观止。

正月十五嬉龙灯,上丰的龙灯由龙头、四十个排灯和龙尾组成。嬉龙灯时伴有四把一丈多高用毛竹制成的大刀,大刀开路,龙灯接上,随后是各种造型的小花灯,当游到上村口的麦田时,每把大刀由三位壮汉扛着,以割麦式放平打上几圈,预示着今年的小麦丰收。端午节嬉,钟馗由一壮汉扮演。中午喝过雄黄酒后,钟馗在人们的鞭炮声中开始起跳,每家每户开门迎钟馗,恭请钟馗捉鬼。中秋节,每家吃过团圆饭后,开始玩草龙。龙身由新稻草扎成,草龙到家门口,每户均以香火插在龙身上,远远望去,数丈长的龙身发出点点火光,忽左忽右,上下翻腾,别有一番庆丰风味。

“自古以来,上丰就是周边20多个村庄以及绩溪县的金坑、东乡的石门、富堨镇的仁里等村的农产品集散地,是上丰乡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歙县上丰乡上丰村党委副书记宋吉均介绍,历史上,上丰老街沿街店面林立,吃、穿、用应有尽有,往来购物贩卖土特产者络绎不绝,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人来人往,十分繁荣。

B

如今老街尽失色

初秋的上丰老街,街口新浇筑的水泥路面冲淡了老街的历史气息。在街口一家小店内,几名村民在闲聊。店主汪桂鹏是上丰村人,“我父母都是上丰村的,从小就住在这。”汪桂鹏店开了4年了,做点小本生意。汪桂鹏说,上丰老街有几百年了,以前老街两边全都是老房子,现在都建起了新房,老房子不多了。

往前走,感觉渐古,青石板路通过脚面述说上丰街历史的信息。“上丰村有900多年历史,先有了村,再有了街,老街少说也有600多年历史。”宋吉均介绍说,有了上丰村之后,由一二家店铺慢慢开起来,就慢慢形成一条街。老街长1000米左右,宽约三四米。分为上街和下街,中间以总祠堂为界。上街店铺相对较多,下街店铺略稀。宋吉均说,上丰老街在历史上很繁华,业态丰富。在清朝时,上丰老街达到鼎盛,“以前街上有很多店,比如梨行、肉铺、包子铺、做酒的、理发店、布店、油坊、饭馆……最多的时候每一户都开店。”那时候上丰乡邻村都没有小店,附近村子的村民上集市就来老街。直到现在,当地村民还保持了这样的习惯。

如今,在上丰老街已经看不到多少老房子,但在几幢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中还是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宋吉均领着记者来到一座老宅前。“这是鲍成泰老店,是上丰老街曾经最有名的店号。”宋吉均说,鲍家以前是大户,前店后居,有三进身,居家旁边还有轿房,梨房等,祖上很发达。如今,鲍成泰已经不再营业,他的后人们依旧住在老房子里。

对于老街的传承和保护,鲍成泰的后人、80后的鲍四化有自己的理解,“作为人文荟萃的徽州,上丰乡出了很多名人,需要对古民居进行更好的保护。”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等进行宣传,该复古的要复古、该保护的保护,村里也做了一些工作,对祠堂、八角牌楼等进行保护。他希望在保护老房子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家风的沿传。家族传承在历史保护过程中也很重要,延续良好的家风、家规的传承,和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一脉相承。

老街正中央,屹立着宋氏总祠堂。大门上方雕刻着精美的雕花,写着“教育为本,百年大计”八个大字。推开大门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一道任意门,通过时光隧道,回眸百年繁华。祠堂中,大部分时间是安宁的。斑驳的门窗和墙,古旧的房屋,很好地保留了原貌。宋吉均说,总祠堂原来被改造成学校,他小学就是在这里念书的。如今,祠堂已经被改造成了上丰村农民文艺活动中心,供村民举办活动时使用。祠堂的施政堂,是歙县文物保护单位,市保已经通过了,现在申报省保。

C

昔日风光何再来?

“我们小时候都是从老街走,对面河乡政府那还是田地,也没有路。”宋吉均告诉记者,曾经,上丰老街是周边村民来往的必经之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街的人流量,是老街繁华的基础。如今,上丰乡商贸集市还是这条街,乡民们还是以这条街为主。农闲的时候,其它村里的小店都没有生意,附近岩源、溪源、回源等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会来上丰街转转,这里成了当地中老年村民的情感归宿地。

2016年,村里投入120多万元对上丰老街进行修缮,对下水道、路面、编号进行改善,三线预埋,对老街上的古民居、祠堂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青石板已经不平了,为了方便通行,将青石板重新铺,并进行了下水管网的铺设。“石板全部是原来的老石板,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宋吉均说。

由于缺乏资金,老街的三线暂时还没有下地。而小祠堂的维修资金还是由60户村民集资修建。“祠堂一年的保护资金不多,省里补助资金多一点。”宋吉均说,省保单位已经报到省里面去了,盼望着能批下来,原来都是哪里需要维修就修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了资金就可以全部一起进行修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丰老街并没有保护的总体规划,“这么多年都是让它自然生长。我们是提倡古民居不要拆,以保护为主,但村民修不起。”宋吉均说,修旧如旧要花钱,要不断去修。实际上,修房子的投入要大于建新房子的投入。“没办法,没有资金保护,老百姓主动保护的意识也淡。”在他看来,资金的缺乏是老街无法妥善保护的主要原因。对于村里留存的仅十余幢老房子的修缮,宋吉均表示,村里没有资金,如果有,肯定会妥善修缮。

“邻居都把老房子拆掉重建新房,我到现在都不打算拆,就是看中了老房子的历史文化价值。”鲍四化说,“政府的保护力度要加强,保护资金要落实,对古民居、门楼、墙绘,都可以保护和恢复。如果人力、物力、财力够的话,上丰老街完全可以恢复原有的繁华。”

据了解,歙县上丰乡正在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即实施上丰“花果之乡、老区之乡、民族之乡”战略,这条容颜渐老的古街若能得到保护开发,或是上丰老街之福,也是上丰百姓之福。

新闻推荐

孔晓宏在歙县调研时指出 坚持不懈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本报讯记者祁俊报道8月9日,市长孔晓宏赴歙县调研扶贫与民生工程时指出,要坚持不懈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力实施好脱贫攻坚提升工程和民生工程,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市政府...

歙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歙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