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生态农业点绿成金

黄山日报 2017-08-16 14:52 大字

党的十八大以来,歙县各地不断转变传统种养方式,拓展新思路,寻觅新途径,生态农业发展风生水起,既保护了青山绿水,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王村镇横联村黄山斌玲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一套水肥一体化系统,这套系统基地里面的羊粪、尿液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茶园、果园和菜园进行灌溉,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合作社的主人叫姚文斌,2011年从烟花爆竹行业转型搞养殖,并逐渐形成一套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体系。目前,合作社年养殖肉羊600多头,2013年以来先后种植梨树、桃树、枇杷、杨梅等果树120多亩,种植茶叶170多亩,建设鱼塘两处,并适时种植辣椒等蔬菜,相比以往未开发的荒山土坡,这里已显现出更多的绿意。姚文斌说:“有了青山绿水,才能够留得住人。我准备发展采摘园、泉水鱼,以后这里可以采摘,可以吃饭、垂钓、烧烤一条龙,外面还有老姚全羊馆。”

姚文斌坚持适度规模养殖,养殖粪便通过处理直接作为各类农作物的有机肥,既环保又省钱,肥力效果更佳。“600头羊,产生的肥一天一吨左右,市场上有机肥要700元一吨,光这一项我们基地在施肥方面就能节省大量开支,又不污染环境,而且种出的果树、茶叶品质也好。”

姚文斌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年销售肉羊300头,每头2000元,收入60万元;两年后各类水果及茶叶就能实现效益,年收入预计可达100多万元,再加上泉水养鱼、休闲旅游等各方面不断跟进完善,毛收入将超过200万元,对于今后的发展,他信心满满。

除了推行生态种养结合,歙县菊花产业发展可谓势头迅猛,目前菊花种植遍布各个乡镇,不少能人大户纷纷流转土地发展菊花种植,效益凸显。

6月底以来,在许村镇前村荣民家庭农场的菊花基地里,经常能看到二三十名采菊工在田里采摘七月菊。负责人丁卫民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100多亩菊花,其中七月菊30多亩,6月下旬以来已采摘并制成干花1000多公斤,均价约90元每公斤,收入近10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歙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12年末的94.9亿元增长到2016年末的133.87亿元。除了茶叶、菊花、山核桃等传统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外,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载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合计已达773家,全县生态农业实现蓬勃发展。

下一步,歙县将继续按照“生态立县、绿农强县”的战略部署,积极引导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全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转变观念,推动农业生产更多地向科技、向生态要效益。·汪龙京·

新闻推荐

魅力石耳山

□江立新位于歙县绍濂乡、森村乡、长陔乡交界处的石耳山,海拔1234米,雄踞于崇山峻岭之中,鹤立鸡群,气冲霄汉。在山下仰望,真有“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之感。登临绝顶,方圆几十里内...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