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钿:歙县文坛不老松
□吴小朋
1944年11月,周德钿出生在歙县文山村江东岭。
周家祖宗三代没有一人是识文断字的,加上山里人家又贫穷,也很少有读书成才的奢望。周德钿的父亲是个竹匠,在他小学毕业时,父亲让他子承父业。可是,周德钿却非常喜欢上学读书,尤其迷恋《安徒生童话》等书籍。家里实在没有办法,总算东挪西借让他上了初中,又读完高中。在歙县中学高中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文山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17年。
妻子是个农民,生产队里做一天10个工分一多毛钱,自己的月工资也仅有20元,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大家子人怎么过?他常常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于是就埋头创作,在创作中寻找快乐与自豪。
周德钿一边教书,一边写作。没有纸张,就在香烟壳上、报纸边角上写上一首半篇。他假日里还要跟妻子一起上山干农活,有时灵感来了,就把稍纵即逝的文字写在手臂上、大腿上。就这样,一个挚爱文学的苦娃,借助执着与坚毅,让文学的梦想迎春绽放。
儿歌《红军水》进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老师你爱什么花》被20余家报刊转载,小说《稳老李买猪》登上《光明日报》,小说《万岁之路》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周德钿文学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及,那就是他的母亲。1978年5月2日,周德钿记录了他母亲姚莲花口述的民歌《兄妹对歌》:“(妹)满山小麦正扬花,叫一声哥哥快回答;你是要作风儿吹,还是要当雨儿下?(兄)雨打麦花难结果,风摇小麦麦粒大;愿作春风阵阵吹,不作霪雨天天下!(妹)满山黄豆正起鼓,叫声哥哥快回答:你是要作风儿吹,还是要作雨来下?(兄)风吹黄豆难起鼓,雨打黄豆豆粒大;愿作夏雨淋又淋,不作旱风天天刮!(妹)麦靠风来豆靠雨,哥哥真是大行家!(兄)麦靠风来豆靠雨,风调雨顺乐哈哈。”这样一位对生活、对劳动、对艺术充满热爱、充满丰富感受力的母亲,才是真正培育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启蒙老师。他这样总结自已:“回看四十五年前,梦在文山笔作田;处女小诗十六句,引来续作千百篇。”
1981年,周德钿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1983年,周德钿的命运又发生了转折,他被歙县文化局调进文化馆,担任《歙县文艺》主编,从此文学创作不再是他的业余爱好,而是他终身挚爱的职业。
他担任《歙县文艺》主编整整17年。他以“只认作品不认人”的选稿标准,编发了500万字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受到业内人士的尊敬和推崇;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和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人才。
2000年3月,周德钿作出一个重要的选择,提前退休去温州德力西打工,原因很简单,年过55,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妻子和孩子对此很有意见。这一去就是七八年。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歙县文艺》于2003年停刊了。
“歙县,老徽州府治所在地,徽文化最主要的发祥地。歙县文学是徽文化的重要一支,可连一份文艺杂志都没有,这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不协调。”周德钿先生夜不能寐。可是,“《歙县文艺》已停刊多年,已经不是一块熟地,要让她重成粮仓,必是一番十分艰苦的拓荒,谈何容易。”这又让周德钿先生寝食难安!
2008年冬,那是一个热情高涨的冬天。歙县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歙县文艺》复刊!这是歙县文学沉寂六七年后的一次复苏,一次崛起,一次奋进!大家奔走相告。
当时,年逾花甲的周德钿先生毅然决然地担起复刊后定名为《紫阳》杂志主编的重任。在县政府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他戴上老花眼镜,坐在电脑前,又开始了收稿、审稿、改稿、编辑、校对、发行等一系列工作。从2008年《紫阳》(试刊号)到2014年《紫阳》(冬),周德钿又编发了500万字的文艺作品。
作家边子正这样评价《紫阳》试刊号:“读这期装帧精美内容丰富厚实的刊物,有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散文、诗词、小说,各篇作品都很好看耐读,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德钿一边编辑,一边创作。1990年3月,《镶上蓝天的星》出版,著名评论家、原安徽省少儿出版社总编薛贤荣写道:“翻阅这本书,一股爱的热潮扑面而来,使你沉浸在浓郁的人情美的氛围之中”。1995年8月,《歙州逸事》出版,著名评论家、《求是》杂志文艺部主任李下指出“这本奔涌着对家乡火热的爱的文集,感染了读者,也激发了读者对歙县的爱,这本身就是作品的成功”。2005年10月,《去天堂偷来的岁月山花》出版;2011年5月,《沐浴在快乐里》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歙县分卷——名城歙县传奇》(合著),更是一部语言质朴生动、内容健康清丽的好书。周德钿说:“一腔挚爱付缀连,屈指编发千万言;他衣权当己衣作,剪剪缝缝三十年。”
在一大堆稿件中,他发现散文《沙滩照》,为寻找作者,遍访一大群陌生的工人,最后找到作者姚洁;为了诗歌《母亲》,他去了好几所学校,找到作者孙明廉;他发现散文诗《追求》,竟跑到离县城近百里的杞梓里卫生院找作者程兵促膝谈心,就具体的作品提出更高要求……
周德钿先生对文学作品的把关严格是出了名的,周德钿还十分谦虚谨慎,他在一封回信里写道:“……若不是县委、县政府给了我《歙县文艺》(《紫阳》)这个平台,我就不可能编发1000多万字!所以应当感谢的是歙县县委、县政府,是歙县县委宣传部、文联、作协,是作家、作者和广大读者,是他们的支持、关心和爱护,才有《歙县文艺》的1500万字。2013年11月16日,“周德钿先生从事文学创作50年座谈会”在歙县披云山庄召开,县领导和歙县籍部分知名作家参加了会议。充分肯定了周德钿先生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和继往开来、不断攀登艺术高峰的文学精神。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科教文汇》以《周德钿从事文学创作五十周年座谈会在皖举行为题》,用6个彩版的编幅刊载了周德钿的创作情况。2014年初,安徽省作家协会向周德钿颁发了“安徽省老作家贡献奖”。同年7月5日,《人民日报》大地副刊转载了《科教文汇》卷首《德钿文学五十年》(更名为《在乡野读懂文学》),给予周德钿中肯客观的评价。
是啊,周德钿先生是歙县文坛的一座大山,更是指引文学青少年前行的一盏明灯。正如他的诗歌“假如我是一条大江,我不愿奔向海洋;我要跑遍每一片沙漠,让干旱的土地长出米粮!假如我是一颗星星,我不愿镶在天上,我要变作盏盏路灯,给行人帮个大忙!”
新闻推荐
星报讯7月13日至18日,市场星报、安徽画报组织的“文脉颂——皖台文化交流”活动顺利完成文化交流,圆满结束。此次文化交流团一行16人,由著名书画家王少石、张宜克、王士龙、曹光友、王德康、张志能...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