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深山的“安徽南大门” 有这些奇特之处

合肥晚报 2021-12-28 00:31 大字

○休宁县岭南乡美丽的风景

○山的那边就是江西婺源

○车子从婺源开进了休宁县

虽然从地理方位上她隶属江西更合理些,但她还是“状元之乡”休宁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有雍正年间就形成的养生河,有和俗语相关的“三宝殿”……

被“错划”了的岭南乡?

来到安徽省最南端的休宁岭南乡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与其说它是休宁的一个乡镇,还不如说它是江西婺源的一部分——从岭南乡政府到江西婺源地界只要10分钟的车程,到婺源县城也只不过半小时;而从休宁县城到岭南乡需要近2小时的车程,并且要翻越一座叫扶车岭的山岭。从地理位置上看,岭南乡和休宁县其他乡镇可谓“泾渭分明”——一个在岭南,一个在岭北。

的确,从地理分界方面说,岭南乡划归江西婺源可能更适合。但这是有历史原因的,这原因就是婺源与安徽的“分分合合”。

我们知道,江西婺源有很长一段时间属安徽管辖。据婺源旧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洪真谋反,以安徽的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聚众活动于歙、衢、睦一带。朝廷发兵经三年讨平。为便于统治,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八年决定设置婺源县,将安徽休宁县的回玉乡和江西乐平县的怀金乡划归婺源县管辖,婺源县隶属歙州。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尽管歙州的隶属有所变化,但是婺源隶属歙州的管辖一直没有变化。辛亥革命后,废府留县,婺源县直属安徽省管辖。1934年,蒋介石政府硬把婺源划归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管辖。愤怒的婺源人民以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人民的强烈要求,加上胡适的劝说,1947年,蒋介石又把婺源划回安徽省第七行政区管辖。1949年5月1日,婺源获得解放。解放婺源的部队也是解放江西的“四野”,为了军事管理的方便,他们当时又把婺源划归江西省赣东北行政区浮梁专区管辖;到1952年10月,划归江西省上饶专区管辖至今。而在当时把婺源划归江西时,有关部门特地把一个乡镇划给了安徽的休宁县。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虽隶属休宁的岭南乡似乎和婺源更“亲近”些。不管是赶集还是请客吃饭,岭南人更愿意往婺源县城跑,“我们每天散步都散到了婺源。”岭南乡政府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在岭南,有些上了年纪的人甚至连休宁县城都没去过:以前翻山越岭路不好走,现在老了不想动了;而岭南的姑娘小伙也愿意和婺源的小伙姑娘通婚,据我们了解,两地互相通婚的人家达到了近40%,有的人家连续三代都娶或嫁了婺源人。

大山深处的独特风俗

因为两地相连,婺源的不少风俗习惯也慢慢渗透到了岭南人的心中,挂喜轴寿联就最能体现这一说法。

“遇到婚嫁等喜事送喜轴寿联是婺源的一个风俗,现在岭南人也有了这种风俗。”据当地人介绍,婚事喜轴,娘舅为大,挂在堂前正中。姑爷次之,姨夫再次之,其余亲眷按辈分以此类推。师傅的喜轴,可以与姑爷、姨夫并列。朋友的喜轴,要分路近路过、辈分大小。若是新郎自己的朋友,又属本府县的,则与新郎平辈者并列;若是祖父朋友,属本府县的,与姑爷、姨夫并列;客府客县者,与娘舅并列。娘舅不论亲、堂,均按年龄大小区分。新郎父母的娘舅、姑爷、姨夫,一般由其子送礼,若有挂名参加者,另借一间屋为其张挂及开席。娘舅本人未到,由儿子代送贺轴的,贺轴仍按规矩挂正中,但安席时,儿子不能代父坐首席首位。其他尊长在姓氏这一点上亦是同样。喜轴挂自己屋为“正屋”,另借屋为“偏屋”。喜轴挂在上堂,左厢为乐,俗称“大边”,右厢为西,俗称“小边”。尊长辈、父亲朋友、同辈依次从上横头挂完“大边”,新郎自己朋友、平辈挂“小边”,尤以新郎姐夫、妹夫为最小,挂末尾。屋小,贺轴挂不下可以重叠挂,但落款要现出来,也可分挂于“偏屋”。若送寿联,女婿则挂正中,侄女婿次之,外甥女婿再次。其后以侄儿、表侄儿为序。总之,从小辈到做寿者本人的平辈为止,两厢依次张挂。祝寿是女婿“半子之分”的充分体现,而儿媳只送寿鞋,可不送寿礼和寿轴。

在岭南甚至休宁,还有种风俗源远流长并且独特,那就是护林的种种规定。休宁植树和护林的习惯由来已久,800多年前《新安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休宁地方,山出美林,很多人家生小孩时就植树,到小孩长大时,砍伐树木出卖,用以支付婚姻支出。特别是岭南一带,森林茂密,古树名木众多,更需要护林。

休宁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清朝时休宁祖源有项家和朱家两个姓,项家有四门,当时五门统治全村。那年头由于村上树林不多,大风吹来,瓦片纷飞,搞得村民不能安居。一日,有一门长邀请其他门长到家,商议如何封山,众说不一,这时,东道门长提议:“依我之见,想封山非得杀人不可。”众门长再三考虑,终拟成封山的章程,并告示众人:“凡上封山砍柴者,砍头惩办。”过了数日,东道门长之子上封山砍柴,看山人发现后即行报告。门长大怒,当众骂道:“大胆畜生,竟敢以身试法。”盛怒之下当众杀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上封山动一根茅草。山封起来了,这一封就是百余年。

杀人封山虽是传说,杀猪封山却很常见。在岭南一带,多年来就流传有杀猪封山的民间护林法。首先,由村中长辈征款,买来若干头猪,宰杀后以猪头祭山,猪血涂写封山碑牌,并请来全村男子宣布禁山和封山的地方。喝血酒,吃封山肉。从这以后,有谁违反了山规,私自上山砍伐林木或挖竹取笋,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他家的猪拖到山场,宰杀祭山,全村分食。虽然休宁县封山蓄林的乡规民约因地而异,各有千秋。但最终却达到了保护森林的目的。

历史久远的“三宝殿”

相信大家对俗语“无事不登三宝殿”都不陌生,它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可见“三宝殿”是一个极其神圣而不可侵犯之地。这里的“三宝”指佛、法、僧。在岭南乡石川村“三江”汇合处,也有这样一座“三宝殿”。

相传岭南“三宝殿”建于公元1200年。当年,有一位得道高僧受佛祖之托到处寻找宝地建立寺庙接济香火,为世人消灾解难。这位老僧花了毕生的精力,从西向东,从北向南寻找风水宝地,寻找了几十年,沿途发现了不少的风水宝地并都建立了寺庙,这些寺庙都建在九条龙的龙脉处,只要修建好最后一座“三宝殿”就可功德圆满,但等他到达此地时,却发现这里正在大兴土木,正在建修“三宝寺”,此地因是九条龙的交汇之处,被他人抢占了先机,懊悔不已。这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有不少的“三宝殿”的原因。

我们看到,岭南“三宝殿”面积不小,层次感分明,庙堂之间错落有致,结构严谨。而且还曾对中国工农红军做出过贡献呢。

原来,上世纪30年代,有一支红军部队从皖南到江西途经岭南时,前后受到敌人的夹击,他们只好住进“三宝殿”。敌人很快追到“三宝殿”。这时,“三宝殿”内有一位叫方秀的法师用一块长板一端搭在“三宝殿”的上层顶上,另一端架在后山陡峭的山崖上,红军顺着后山撤离脱离了危险。敌人追到殿内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以为红军有天神相助,一个个吓得不轻……不过由于多方原因,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三宝殿”的一些遗迹了。

□程堂义

新闻推荐

我与公积金的故事

所谓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和事业...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