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回忆录

新安晚报 2021-11-22 09:29 大字

□休宁叶荣荣

前些日子,父亲说,手机用久了,卡顿得厉害。他看上了一款新手机,是手机卖场熟识的销售员推荐的,性价比很好。我答应帮他看看,让他先别急着买。第二天,父亲已经抱着新手机在专心地摆弄了。他兴奋地跟我说着新手机的好,还有卖场的销售员帮忙下载的有趣实用的APP……

父亲是很节省的人,买东西只考虑价廉,稍贵些的东西左思右想很久才会决定。一部新手机要1500元,说买就买了,我有些意外。看来,父亲对智能手机的迷恋真是越陷越深了。

几年前,我用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换下了父亲廉价的老年机。智能手机对他来说似乎很难,父亲把高度近视眼镜推上额头,眼睛贴着手机,用右手的大拇指笨拙地点击或滑动屏幕。在我看来很简单的操作,他就是学不会。微信只会收,不会发。我教他用语音,他那不灵活的枯枝般的手指,就是摁不准正确的位置。我开始抱怨父亲的笨。向来跟我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对付”父亲的母亲,也说我没耐心,“人老了哪能跟年轻时比,学东西肯定是慢的”。我忽然想起,年轻时的父亲并不笨,他能飞快地踩着缝纫机给我们全家做鞋垫,他能独自搭起一个鸡棚,他能用一堆碎砖头把后院的泥地铺砌得平平整整,他给侄子做的手工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可是,现在的他却怎么就用不好一个智能手机呢?

在我“放弃”父亲一段时间后,父亲的手机操作水平却有了质的提升。我常常在凌晨收到他转发的,在他看来非常有趣的视频和心灵鸡汤。他还学会了用手写或拼音发微信,发朋友圈,我为他高兴。可是,我发现父亲对手机开始着迷了,总是抱着手机,无论晨昏。母亲时常抱怨,“晚上很早就上床玩手机,凌晨睡不着,也是在看手机。常常一个人嘿嘿地乐,跟我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

我担心起来,开始劝他,手机用久了对眼睛和颈椎都不好。父亲没有一回能听得进,依旧我行我素。我就拿出写回忆录的事情提醒父亲,时光不等人,该动笔了!

父亲退休后,被县地方志办公室请去参与县志和年鉴的重修,因此事他萌发了写回忆录的念头。父亲经历丰富,休宁出生,芜湖长大。十六岁丧母,不受他奶奶疼爱,跟他父亲的关系又较为疏远,发奋立志考上大学,在合肥独立求学。毕业分配到铜陵工作,后来调回家乡。从工厂到机关,从一般技术干部到政府部门负责人,从孑然一身到跟我母亲相识,将我们兄弟俩抚养成人成家生子。父亲凭着一己之力努力地走来,生活的重担压弯了他的脊背,蹒跚了他的脚步。父亲文笔很好,又爱好文艺,是他的父亲扼杀了他的梦想。父亲的一生,在委屈、孤独、遗憾、坚忍中执着前行,是值得书写的,那些如烟的往事也是我急切想探知的。但父亲迟迟不动笔,我催促了几次,都无济于事。

父亲退休后,没什么爱好,生活单调,近年来是手机给他带来了乐趣。但我总认为那是肤浅的快乐,满足不了父亲多愁善感、跌宕澎湃的内心需求。我始终不明白父亲还不动手写回忆录的真正原因,也许是不愿触碰心底的某些记忆,或是还没想好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合适的评价。

在父亲的乐趣和健康之间,我陷入了纠结。我希望看见一个写着回忆录的父亲。人到晚年,还有正当的事业追求,是一件乐事幸事。但父亲觉得手机给他带来了晚年生活的乐趣,对于健康,他常常选择了忽略和无视。

手机也好,回忆录也罢,只要父亲开心,就好。

新闻推荐

休宁县城区背街小巷亮化完成

近日,休宁县全面完成城区背街小巷亮化提升改造工程,改善了市民夜间出行环境,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去年以来...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