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套路深 预防胜维权

老年生活报 2021-03-15 09:05 大字

近日,全国各地消协发布消费提示或经典案例,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整理其中的典型涉老案例,引导广大老年消费者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免费鸡蛋”引人“上套”

案例:2017年到2018年,河北省蔚县的张大妈经常到“老妈乐”商店进行养生产品体验,每次都能领取一颗鸡蛋,她还喊上邻居来参与。商家说公司总部在沈阳,许诺消费性投资后会获得高额返利,如消费5600元的床垫,可以去免费泡温泉,消费2万元以上可以免费到秦皇岛旅游,先后近百位老人参与投资。事后,老人们发觉受骗,随即报案。

提示:面对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警方也制作了防骗口诀,请老年人谨记:保健产品难治病,假冒专家最坑人,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下面有陷阱。别让免费蒙蔽眼,体验背后是骗钱,分红获利须警惕,毕生积蓄终无归。

公益健康讲座要仔细甄别

案例:上海?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上海市五进健康宣教中心”名义,误导相关单位认为其系合法公益组织,进而邀请其派讲师前往开展所谓“健康公益讲座”,讲师借机将商品作为教具反复现场演示,虚假宣传产品功效,并向在场观众推荐购买该产品。

提示:一些不法分子又以公益组织为幌子、以免费讲座为噱头,误导老人购买其展示推荐的产品。对待来路不明的来电来函,消费者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仔细甄别,拒绝其所谓的免费讲座,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相关产品。

预付卡消费要防范风险

案例:2020年7月,广东省佛山市某健身中心突然关闭停止对外营业,导致已付费会员无法正常使用会员权益。经了解,该健身中心因与场地出租方的物业管理存在纠纷,在解决过程需临时关闭,不能对外营业。后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健身中心开门营业继续为会员提供服务,并为部分要求退费的会员进行退款。

提示:消费者参与各类预付式消费,尽量选择规模大、证照全、信誉好的企业。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细则、合同等。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尽量避免一次投入过高。保留好服务细则、协议、发票等相关证据。

神奇收音机卖药被识破

案例:安徽省休宁县的金大爷数月前收到一个快递,打开是一台收音机。此后,金大爷每天都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但只能接收到一个频道,这个频道里反反复复都是介绍某药品的讲座,他订购了该药品。但在县城各药店都没有发现这种药品。县市场监管局对药品进行了核实,初步证实该药品和国家局系统批准的药品有出入。提示:千万别贪小便宜。有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看病,切莫听信一些非法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咱们老年人在消费前,尤其是大额消费,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被误导和迷惑。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即便是进行消费维权,也会牵扯很大精力。

您在消费时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了侵害?请拔打0532-66610000告诉我们,我们将和你一起维护合法权益,保障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汪村镇:“织网”防火护青山

本报讯随着春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森林覆盖率达95%的休宁县汪村镇防火压力陡增,该镇通过织好“三张网”防火护青山,守护...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