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休宁戏曲文化(下)
□胡胜虎
兼容包蓄
从历史上看,休宁乃至整个徽州都是移民社会。休宁文化便是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是传统的儒家文化与道家、释家文化的厚实沉淀,有着巨大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显示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张力和活力,也培养了休宁人世代进取、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其中,戏曲的传承创新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缩影。脱胎于土著山民祭神驱邪的傩舞、傩戏,发展到明代中叶,终于有了质的飞跃。明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徽州,徽州艺人巧妙地将其与徽州的地方语言言调结合,“改调歌之”,至嘉靖末年,已初步形成了徽州腔,万历年间即广为流行。正当徽州腔在徽州本地盛行之时,昆剧又进入徽州,徽州的艺人再一次兼收并蓄,衍进为四平腔。接着,四平腔又与昆曲融合为“四昆腔”(徽腔)。随着充满地方特色的“徽州腔”的不断流行,傩戏的面具也演变成徽戏中的脸谱,目连戏中的武功杂耍成为徽戏中的表演程式。
在徽剧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休宁在一府六县中一马当先。清人徐珂的《清稗类钞》记载:“徽调源于汉调,初流行于皖、鄂间,其后桐城休宁间人变通而仿为之,调至徽调。”休宁的徽剧一直长盛不衰。直到民国初年,全县戏班仍有庆青松等一二十班。演员少则四五十人,多则百余人。有意思的是,祁门坑口村会源堂古戏台,斑驳陆离的墙壁上,在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演出的记录之中,居然看到民国元年(1912)九月初一,休宁一个名叫张明德的,带着他的新春班,到坑口会源堂演出。戏班远赴祁门演出,说明此时休宁的戏曲队伍还很活跃。解放后的1951年,县群乐徽剧团成立,1957年更名为县徽剧团。1954年,徽剧团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会演,改编演出的三个剧目均获奖,且有演员程发令、程秋桂个人获奖。1956年3月参加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所演之剧又获演出奖,演员程秋桂、项少轩获表演二等奖。1959年,县徽剧团上调为芜湖地区徽剧团(当时芜湖与徽州合并为芜湖地区)。休宁徽剧团这些不俗的表现,折射出的正是休宁徽剧厚重的历史底蕴。
著述丰硕
明万历年间,县人吴大震与张仲豫合作《练囊记》传奇,并独立创作《龙剑记》,刊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这是现在见到的休宁人创作的最早的戏曲剧本。吴兆、少喜万历间游金陵,与新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戏曲作家程士廉著杂剧《帝妃春游》《苏秦赏夏》《韩陶日宴》《戴王访雪》四种,合称《小雅堂乐府》。清代亦有杂剧《四标》《梦扬州》《饮中仙》《蓝桥驿》四则传世。精音乐,善鼓琴的汪汲著有《杂剧待考》《琴曲萃览》《乐府遗声》《乐府标源》四本。程雄精通音律,所著《松风阁琴谱》颇多新意,可以与士大夫唱和之辞,谱成琴曲《抒怀操》。民国时期,曾任中国戏曲专科学校歌曲系主任的曹沁泉作《丝竹锣鼓十番谱》和《琵琶谱录》等传世。
说到戏曲剧作著述,就不能不提到明代后期的汪廷讷。这位爱好诗词、善于作曲、多才多艺的戏曲文学家所创传奇《长生记》《同升记》《狮吼记》《三祝记》《种玉记》《义烈记》《天书记》等13种总称《环翠堂乐府》。另有杂剧《广陵月》《太平乐事》《育梅佳话》等8种。其中的讽刺喜剧《狮吼记》最为有名,日本东京大学至今留有藏本。杂剧《广陵月》风格独特,一直以来都是日本剧团的保留节目。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当我接触到这些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时,脑海中不期然间浮现出散文《徽州》中的一段话:“在古代中国,徽州的思想家可能是最自觉地使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的。他们将那些本来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悄悄引入了民众的生活世界。”如果将这一段话中的“思想家”改成“戏曲家”,那实在也是对多姿多彩的休宁戏曲文化极为恰当也极为实在的提炼和概括。
新闻推荐
近日,休宁县万安镇万新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与黄山中合惠小美膳食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万安农贸市场合作经营管理协议,车田...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