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徽州经典家风家训》编后记
□陈平民
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编撰、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徽州经典家风家训》一书面世了,期间往事,历历在目,实在难忘。
这本书的编撰工作,从2018年11月正式启动,经资料搜集、书稿撰写,书稿研讨、统稿、修改、校审,不到两年时间,45万字定稿成书,很不容易。
书是什么?书就是体例,就是格局。就像盖房子一样,同样的建材,可以盖出不同格局的房子。同样的家风家训资料,可以编辑出不同格局的图书。考虑徽州名族众多,明代成书的《新安名族志》,列新安名族就有92族,这92族大半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中原,他们都有本族传统的家范,而且具有经典性。因此,我们反复考虑,决定按照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编撰一部《徽州经典家风家训》,这不仅有历史意义,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谈及体会,感受有三。其一,选人用人,至关重要。此次编书,按地理文化单元,划分板块,分解任务。各编委、主笔、撰稿人,副主编、装帧设计、编辑部主任,人选由我提出,编委会通过。副主编黄山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方近春,利用在上海帮助子女照看小孩的机会,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每日去图书馆查阅谱牒资料。副主编高莉莉原是黄山日报社资深编辑,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撰稿,而且参与统稿校审。编辑部主任冯际超,不仅跑图书馆查找资料,撰稿,而且校改清样,指导配图,任劳任怨。其二,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关于徽州的家范文图资料,散见于各该名族的家乘谱牒中。而这些家乘谱牒,基本上都散佚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找不到资料,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休宁县文联退休干部陈吉祥四处查访,收集资料,终于访到休西汪氏宗谱、五城黄氏宗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余发亮多次开私家车,带着我和凌家建、朱涌、张恺去歙县各地寻访仰氏、殷氏、仇氏、桂氏这些徽州少数氏族的资料,终有收获。其三,打造精品,环节到位。就撰稿人来说,有搜集资料,资料考辨、资料筛选、写作初稿、修改定稿等环节;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就编纂者来说,有审看初稿,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有书稿研讨;有统稿;有重要修改和清样比对等等。配置图片,看似简单,全书配图227张,编委会副主任卢百平在印刷厂微机旁现场指导,一张一张地检选处理,使图片清晰明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五年来,黄山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出了两本书,一本是黄山书社出的《徽州楹联精粹》,一本就是刚出炉的《徽州经典家风家训》。前一本书的编委会主任朱世良当年是年近九十的老人,后一本书的编委会主任余发亮是身患重病的术后之人,而两书的主编,我本人也是脑中风十年的残疾人,年逾古稀。这本身就是老新闻工作者中的新闻,是一个传奇!这传奇,或多或少能人们留下一些启示吧?
新闻推荐
“说起胡师傅的手艺,那可是远近闻名,现在能纯手工做出这么漂亮六角木亭的工匠可是不多了!”休宁县板桥乡凰腾村大余山生...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