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江”哪得清如许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安江实践”
据5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报道一滴泉水,晶莹剔透,从海拔1629.8米处启程,流入山涧,在皖南汇聚为新安江,百转千回于斑斓山岭和白墙黛瓦间,东流千岛湖,汇入富春江、钱塘江,奔腾入海。
2012年,国内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拉开。皖浙探路改革,呵护碧水东流。新安江已成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千岛湖水质稳定保持为优。9年三轮试点即将结束,青山、绿水、民富、民安就是最美的答卷。正如滴水汇聚成江河奔流入海,“新安江实践”汇入我国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洪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水环境扩展到空气、森林、湿地,从新安江扩展到九洲江、东江等多个跨省流域。
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为杭州的重要水源地千岛湖提供了60%以上的入湖水量,是皖浙乃至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0年,千岛湖部分湖面蓝藻异常增殖,汛期数十万吨垃圾从新安江顺流入湖。警钟敲响。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引发各方关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困扰着那时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加速中的黄山市,新安江上下游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2012年,在财政部、原环保部指导下,皖浙两省在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建立补偿标准体系。
早在2005年,浙江省就出台文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流域生态补偿,成为改革先行者。首轮试点中,中央财政每年拨付3亿元、皖浙各出资1亿元设立补偿基金。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拨付安徽1亿元,反之安徽拨付浙江1亿元。确保一江清水东流,成为安徽的必答题。安徽将黄山市列入全省唯一的四类地区,不再考核其工业指标,加大生态指标考核。
问“江”哪得清如许?唯有改革活水来。“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蹚出一条上下游共治的新路。”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说。
水愈清、岸愈绿的新安江成为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态补偿机制下多方互利共赢的实现路径。“新安江实践”在更广阔和更综合的生态系统“开花结果”。浙江省内已有35对38个县(市、区)签订了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安徽签订跨界水域联防联控协议29份,其中与苏浙签订12份。
“新安江实践”还在森林、湿地、耕地、空气等领域推广。安徽依据各市PM2.5和PM10平均浓度季度同比变化情况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机制。2019年,安徽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6%,淮南等三市产生生态赔付343.5万元,其余13市获得补偿2000多万元。
“‘新安江实践’及其升级拓展版,充分显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城乡山水间落地生根。”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说。
新闻推荐
5月12日下午,全市首个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休宁县商山镇的黄山市橄榄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举行。据...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