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课背后的故事

黄山日报 2020-04-24 04:23 大字

□记者黎小强

在近2个月录课攻坚战中,全市教育系统从领导到一线教研员、教师、技术人员,无不殚精竭虑,默默奉献。

市教育局:制度保障有力

市教育局成立专门组织机构,确定录播点,明确工作职责、流程、要求。教学业务组负责统筹全市课程录播进度;技术保障组负责制定录播课程相关技术标准,审核上传视频;综合协调组负责与市电视台、安广网络和3家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对接播出事宜;协调指挥中心与市直4个录播点联系,提供后勤保障;各录播学校负责本校各学科录制;市教科院制定课程表→分配录播教师→录播点→课程编辑审核中心→指挥部审核→上传省教育厅→市教科院下载所有课程→安广网络电视→完成,环环相扣,环节一目了然。

教研员:指导孜孜不倦

录课以来,市教科院负责人王玲不时在群里要求教研员全程跟踪指导录播,严把内容质量,力争每节课按时按质按量一次性完成。潘雪芬是小学科学课教研员,至今录播44节课,每周平均5-6节,高效且优质。她说期间有两件事让自己感喟不已。一件事是近2个月没顾及见到母亲。其母住休宁县齐云山,路不远,但她奔波于家、办公室、录播点之间,无暇分心。第二件事是家人的大力支持。丈夫在歙县林业局工作,坚守防疫一线,女儿在家忙带孩子,自己回家感觉疲惫,吃盒饭成了常事。“有一天,家人在群里晒美食,我说真羡慕你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姐姐很快做了红烧猪脚,特地送来,我晚上回家一边流泪一边吃,妹妹后来还到我家帮带孩子。”说到这,潘雪芬瞬间就哽咽了。

录课教师:酸甜苦辣兼备

许娟娟在《录课记》里写道,“2月下旬,突然接到市教科院电话,我得录制两节语文课,课题是三年级下学期的《鹿角和鹿腿》,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拉进工作群,有了具体任务表、工作方案,并为每位录课老师各安排一名指导教师。我和儿子开玩笑说,终于能在这场‘战疫’中发挥点作用了。工作做完后已是半夜,赶紧发给我的指导教师姚朝霞。第二天,姚老师打来电话,提出意见。我所在工作室的主持人——焦村中心学校程嗣武校长知晓我领受任务,也提出中肯意见。在他们指导下,我修改了教案。”

“所有参与录课的教师深知任务重,但同时也是荣誉,都铆足了劲,克服困难,不厌其烦地修改,认真向专家请教,高标准完成了任务,也为抗疫作出了贡献。”王玲说。

技术保障人员:确保顺利播出

为确保顺利播出,技术保障组抽调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及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约30人,全程保障录课。

屯溪一中计算机教师兼校办副主任朱艳霞提前与软件公司多次对接,制定录课计划,积极指导教师使用软件,每天回访、总结、调整,白天在教室录制,晚上编辑、上传。父母年迈,父亲长期血透,但她克服困难,加班加点,有时一天录制并编辑三、四节课,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至今,她已帮助校内和校外教师录制80余节课,编辑制作26节省网上课程。

市实验小学孙刚老师在本次线上教学中承担视频录制任务,录课老师有问题则及时解答,有重录需求立刻再录,几乎天天往学校跑,学校录播室俨然成了他的家。录课当天,他中晚餐都是简单的盒饭,累了就在录播室座位上靠一下,有几次录到凌晨一两点才结束,第二天一早又赶到学校。录制中会出现很多突发情况,如部分有杂音、光线不够、画面不清晰等,他都耐心思考解决方案,及时调整录制设备,解决不了即请教同行,或向技术主管反映,确保每堂线上教学课例按质按量上传至省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供学生学习。

新闻推荐

黄山21位医护人员凯旋

4月10日上午,黄山市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1名医护人员平安回家。图为交警包磊和战“疫”归来的妻子曹银春深情相拥。樊成...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