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徽州文化与语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汪远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先生说:“面向未来的语文教育,绝不能隔断历史;面向现代化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拒绝继承;面向世界的语文教育,绝不能抛弃民族化。总之,语文要转入素质教育的正轨,就必须汲取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学国粹。”由此,笔者想到本土厚重的徽州文化,它不正是我们徽州人的“历史”和“国粹”吗?徽州文化亟待融入我们的课堂,尤其是饱含浓厚的人文底蕴的语文教育。
徽州读本大地之上的立体书
语文教育不只是一堂语文课,一本语文教材,一位语文教师在台上潜心讲解语文知识,一以贯之地传承千百年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和担当,而是由课堂内外的一切学生与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共同构建的涉及汉语言文学的立体生动的有触感有温度有灵魂的人文学科。它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谓语文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当代教育家于漪在她的专著《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中写道:“我曾请电影演员给学生作朗读指导并示范表演,请作家记者谈写作经验,引领学生欣赏世界十大男高音独唱会,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定期举行学生自编自演自拉自唱的‘自我欣赏’活动,还带他们在中秋节吟诗赏月……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各种知识、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正是在这样大语文的历史语境下,笔者深感徽州文化与语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极其契合黄山市这一与徽州文化有着特殊地缘关系和人文传统的现实,在全市范围内甚至在深受徽州文化影响和辐射的周边地区开展引“徽”入“文”的融通式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意义深远。
徽州文化,是一部心灵的读物。阅读徽州,可将家乡徽州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融入语文学习,不断地丰盈语文教育的内涵。例如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和《古代诗歌四首》,分别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点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这个单元“四季美景”的人文主题,每篇的笔意和笔力各不相同,但都同样抒发了真挚热烈的故园情思,营造了深远而美好的意境。教师通过细致地讲解、点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品析语言、把握写作特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逐步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目标。然而,就课文而讲课文,就赏析精彩语句而赏析的语文课若到此为止的话,未免有些局促和草率。我们在课堂上朗读、品咂、交流,在师生共同欣赏美文身临其境地感悟作者对春天、对济南,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情感的同时,倘若稍微留点飞白,交流和表达下我们家乡徽州的山水之美,或是引导学生在课后以“家乡”为主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作文,或能更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们热爱故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新安大好山水,不乏雄奇瑰丽而冠绝天下的自然美景;新安理学、新安文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州教育,更不失徽州厚重的人文精神。让学生从语文书本上的“语文”重返现实生活中的“语文”,从故纸堆中的“语文”回归身边的人、身边的景、身边的物,这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美好之景、动人之事物,皆为我们生活的一方水土——徽州大地之上立体的“语文”,岂不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阅读徽州,正是基于本土徽州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突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的本质,充分发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文化底蕴,促进了本土新生代黄山人对徽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力。
徽州故事读不尽的乡土文学
徽州人文荟萃,古往今来,名家辈出,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且徽商“贾而好儒”“守义取利”,一大批的徽州先贤或保家卫国,或扶危济困,或心怀天下,或矢志闻道,他们的故事在徽州大地上代代相传。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理论认为,故事是儿童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强调,老师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很多语文人意识到故事的重要性,它的亲近感和育人的效果尤为显著,而且徽州当地的故事,其素材丰富,其广泛性和本土性更加凸显。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徽州故事”既减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所在地区的隔阂,又拉近了语文知识学习与增添生活情趣之间的距离。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在讲授与爱国主题有关的课文时,可以尝试穿插以下几个徽州故事:隋朝末年,汪华于乱世起兵,保境安民,平定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后自愿舍弃王位,归顺大唐,他的身上涌动着坚定的爱国情怀;宋代凌唐佐,面对金人入侵,英勇抗敌,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屈,他的身上闪烁着忠烈报国的高贵精神;清末詹天佑,勇于担当,创新创造,修建了中国首条自行设计的铁路——京张铁路,他的身上饱含着爱国者的深情与宏伟抱负。又譬如讲授以“诚信”主题的课文时,可适当引述如下徽州故事:程廷祚拒绝清廷权贵张廷玉的拉拢,虽失意于科场,但其不卑不亢、“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的心志坚定,书写了一段诚信做人的佳话;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曾当众销毁伪劣品,严肃处理当事人,无偿救治病患者,他“以仁立业,存心济世”的初心不易,其药店内亲自书写署名并且签章制作的横匾——“戒欺”以及小跋“凡有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即是他诚信经商,诚信为人的最鲜明的佐证;汪宽也,清末民初上海祥泰布庄的布业总董,他在利和义的抉择上,态度十分坚决,他不顾情面,坚守信用,与同事布庄胡管事分道扬镳,其见利而不忘义的可贵品格为人称道,亦成就了他后来在上海布业的崇高地位。总之,在千年徽州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俊杰英才辈出,除了上述几个人物故事,还有大量的像明朝“抗倭第一人”胡宗宪,以身殉国的抗清志士金声,爱国青年刘和珍,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共产党员、音乐家张曙,执教哈佛大学传播中华文化的第一个中国人戈鲲化,徽州近代教育的开拓者、休宁中学创始人胡晋接……徽州先贤的故事影响深远,他们共同铸就了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语文教师,将徽州文化的精神以徽州故事的生动形式传承接续下去,既扩展和延伸了课文的内容,又紧密地结合了本土的人文历史,深化了身为徽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担当,使得语文教材的主题更加鲜明,更为突出,教书育人的宗旨自然会达到一个极佳的效果。
徽州文化融入生活的语文课
生活中离不开文化,文化不能脱离生活。而语文教育是国民对母语的一种学习和熏陶,自然不能离开我们生活的“土地”——生在徽州,徽州文化便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它是融入日常的本色语文。
人民教育家于漪说:“我做了一辈子的教师,我所孜孜以求的是: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的活动就是生命的活动。我教学生学母语就要激情燃烧,用生命来歌唱,不仅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更要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激发他们智力和潜能的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和价值观。”诚如于漪先生所言,传承民族精神和人类优秀文化远比学习语言文字的技能技巧重要。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让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使得生活语文化和语文生活化,两者相得益彰,互相推进,最终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
徽州文化是活态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其中不乏经典名篇,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范本。如“徽州文化四大家”:朱熹、戴震、胡适和陶行知,他们无一不是学富五车的鸿儒,无不著述宏富。朱熹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他的《观书有感》等诗文作品,其中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为指导学生读书求学的重要方法,影响深远。戴震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被梁启超誉为“前清学者第一人”,他概括治学之道为“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考据家,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语文教育家。“语文”一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语言和文字;二是指语言和文学。无论如何区分“语文”的内涵,它始终不离“语言”,而戴震作为乾嘉学派的集大成者,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学”大师,始终站在了“语文”研究的时代最前沿和制高点,而且他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术人才,弟子中有著名文字学家段玉裁,名物学家任大椿、语言学家孔广森以及大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由此可见他虽以“半师”自谦,但实际上足以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胡适、陶行知,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人物。胡适于1917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系统地提出了文学改革的主张,成为二十世纪初新文学革命的开篇之作和新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标志,作为自传的《胡适:四十自述》入选部编中学语文教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胡适对中国文化和近现代社会变革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和师德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人,他深厚的教育思想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闪耀着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徽州文化的智慧光芒。
可以想见,生生不息的徽州文化熏陶孕育了一大批学者名流,他们的人生价值追求是徽州文化的时代传承,而徽州文化同时又是一个个时代浓缩的生活,寄寓于徽州乡民的理想追求和禀赋特质之中。它是内蕴丰赡修养性情的良方,流溢着智慧与仁义的光芒,恰如流淌在我们徽州人血液里的乡土语文教科书,又仿佛生活在这方土地上人民的呼吸,任何时候,任何情境,都有它的身影,它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语文作为母语教育,更加本能地贴近人们的日用生活,是言谈举止,是思维表达,是民生民意,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散发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用好用活徽州文化其优势不容小觑。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包括黄山市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在内的安徽省第七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乘车前往武汉机场。在...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