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安徽日报 2019-11-13 06:43 大字

(上接1版)

“生态美超市”的墙上挂着一张兑换表,标明垃圾兑换的标准。“去年9月建成超市,运营到现在,潜口村已有582户开户,占总户数的36%,兑换垃圾4.5吨,农药废弃包装物1.2万件。”潜口村党委书记洪涛告诉记者,“生态美超市”收购老百姓分类积累、收集的可回收垃圾,用油、盐、酱、醋、牙膏、洗衣粉等物品与之兑换,努力改变农村群众乱丢乱扔等陋习,保持村庄干净整洁。

2012年至今,黄山市以新安江流域开展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加快建设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绿色发展、环保自觉的意识,在黄山渐渐形成:2016年,新安江源头的休宁流口村干部群众自发建立了第一个“垃圾兑换超市”,如今,这个“垃圾兑换超市”演变升级成140个“生态美超市”,垃圾分类也从“政府推着走”变成“村民主动干”。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长远发展。《安徽省绿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三河一湖一园一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引领,加快构筑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自2017年开始,安徽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目前,全省共设立各级林长5.2万余名,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五级(省、市、县、乡、村)林长体系全面建立。前不久,安徽出台《创建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围绕林长制改革“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大任务,提出17项具体举措,全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验区、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先导区。

今年10月,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在安徽揭牌,让绿色成为发展“最美底色”,人们迈向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区域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安徽样板

“加入全市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后,我们这个配送点,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指导农户安全使用农药、科学合理减少农药使用量。2017年我们完成配送农药销售额11万余元,2018年达19万元,今年计划突破25万元。”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的金丽红、方昌升夫妇是农资经营户。黄山市农药集中配送启动后,他们了解了相关政策,积极提出加盟申请,2016年4月审核通过,当年就完成配送农药销售额4万元左右。

记者日前来到黄山市农药集中配送中心,看到一排排药架上摆放着各类农药,药瓶或药盒上都贴有一枚“黄山市集中配送用药”的绿色标识。“黄山的茶叶、菊花、果树等产业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以前农民自己买农药,有些劣质农药产品质量不过关,农民用完农药,将瓶子随手扔在田间地头或者山上,残留的农药随风四散,造成污染。现在有了统一规范的配送体系,农民可以将废弃农药瓶带去配送点回收换钱。”安徽辉隆集团新安农资有限公司副总胡宏说,集中配送不是单纯的“买卖”,而是通过“专项资金+补贴”手段,让百姓真正意识并乐意践行保护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好法子。黄山市委、市政府从2015年9月开始,就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建设,并将其作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二轮试点的重要工作之一。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芜湖的十里江湾过去存在较为突出的污染问题,经过整治后,如今两岸草木葱茏、风景优美,成为人们去芜湖旅游的网红“打卡”地。“以前这里船舶交易点混乱不堪,岸边随意种菜、养鸡养鸭、存放物料,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经过整治,十里江湾及上下游200多个非法码头、修造船厂、非法砂点拆除清场,清理垃圾1800余吨,拖离拆解船只120余条,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腾出滩涂陆域面积6000亩。”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副调研员任俊宏说。

近年来,安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区域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空间保护,打好区域水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2018年安徽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已达87.6%,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9%和94.6%,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4.3个百分点。

全力推动生态产业化

——提高旅游消费特色和品质,打响特色生态经济品牌

走进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这里峰峦叠嶂,竹林摇曳,保留着众多水口、古民居、古树等历史文化遗存,尤以千年红豆杉、百余亩梯田景观而闻名,被外界誉为“梦里祖源”,也是全国生态文明村。每到节假日,各地游客络绎不绝,流连于青山绿水和整洁村居间。

“我原先在浙江打工,2016年回到家乡,是祖源村返乡创业的第一批青年人,趁着祖源村乡村旅游的势头,做起了民宿。刚开始心里面十分忐忑,现在客栈的招牌打响了,一到旺季,客房在一个月前就会订满,光今年国庆长假就赚了3万多元。”祖源村老家客栈的创办者项旭琴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做“新民宿”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起初仅有3家民宿攀升到如今有60余间房的民宿群。

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祖源村呈现“淡季不淡,旺季火爆”的景象。2018年,全村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同时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升,群众人均增收约20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今年前9个月,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余万元,而在“十一”七天长假里,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余万元。

生态产业化遵循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其实质是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安徽密集出台《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行动“千帆竞发”。

“提升生态产业化水平,关键是做好路径拓展与机制保障。不断丰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融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元素,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推动生态经济持续升级。”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阮华彪认为。

安徽近些年在保护好山、保护好水的同时,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挖掘利用徽文化底蕴和教育基础,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科技”的融合,提高旅游消费的特色和品质,打响特色生态经济品牌,发挥好特色小镇在搭建生态经济发展创新平台中的作用,全省已建、在建美丽乡村中心村7000多个,加紧让绿色成为安徽发展的“最美底色”。

新闻推荐

黄山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本报记者朱西敏秋日的黄山,满目都是迷人的秋景,大街小巷氤氲着丹桂的甜香。这座旅游城市,森林覆盖率82.9%,地表水...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