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怎么干·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守住村里那“乡土味”
休宁县蓝田镇五陵村,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远处峰峦叠翠与眼前粉墙黛瓦相映成趣。 本报通讯员 陈佳 徐明 摄
本报记者 何珂 范克龙
乡村是有生机的,长着大树、升着炊烟,水里有鱼虾;村里人是质朴的,打着招呼,吆喝着吃饭……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统筹兼顾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味道,守住村子“根”和“魂”,将其改造成一个升级版的农村?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修新与留旧
叠加新旧,断砖片瓦写满故事
粉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绕人家。 11月20日,记者走进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汪村,只见一栋栋古民居点缀山水间,浑然天成。
村委会副主任汪胜利是土生土长的汪村人,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村里全是老房子,前厅通后巷,流水绕人家,美是美,但是卫生条件并不好。 “养猪养牛的太多,一进村就臭味难闻,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 ”汪胜利说,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村里环境大变样,通了硬化路面,装了路灯,改了厕所,铺设了污水管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日渐优美洁净,但“乡土味”不能丢。今年印发的《安徽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重视保护、留住乡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突出乡村特色,体现乡土味道,加强历史文化传承。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你看,我们村里现在还有不少老房子。 ”汪胜利告诉记者,老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村里最大的特色。 “现在村民对村貌保护意识都很强,没人舍得拆老房子。大家在进行现代化改造的时候,都十分注意处理好建新与护旧之间的关系,修旧如旧,留住乡村的味道。 ”汪胜利说。
整洁的道路、清澈的河水、清秀的山林、错落有致的民居……在明光市尹集村,同样能够触摸到乡村的肌理。
11月21日,阳光灿烂,第一眼见到尹集中心村,便觉得很“抖擞”,不只路边的树木、塘里的莲蓬“抖擞”,人也很“抖擞”。而村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崭新的楼房与古朴的老屋。 “你看,这道路两旁都保存着不少斑驳的土墙。 ”村支书徐造前说,“这些土墙都是岁月的记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有意保存下来了,突出咱们村子的特色。村庄最细微的美,都需得到保护。 ”
在村庄改造中,要修新也要留旧。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村庄历史悠久,残砖片瓦都写满故事,写满乡愁,成为农村弥足珍惜的记忆。 “村里那几棵老松树几百年历史了,村里人都当宝贝,修路建房都避着。村里的几条石板路也都恢复了,走在石板路上,能找到小时候的感觉。 ”站在村里的一株古树前,汪胜利的目光沿着脚下的石板路向远方延伸。
尊重与协商
找准共识,提升乡村内涵劲头足
夕阳西下,置身于皖南古村落,可以欣赏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生动情景,感受到“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乡土情致,这里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聚焦“徽州文化”,打造有乡愁的美丽乡村。黄山市徽州区美丽办负责人姚静表示,徽州区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综合开发利用潜口民宅、呈坎罗东舒祠等古建筑群,将徽州竹雕、徽派古建材料制作、徽州碑帖拓印等非遗文化集中入驻、集中展演,有力提升了坤沙、唐模、罗田等村徽州传统技艺的知名度。“我们努力深挖乡村内涵,提炼‘特色标识’,形成‘主题记忆’,着力构筑‘一村一亮点’,打造浓郁乡村风的 ‘身份标牌’。 ”姚静说。
古村落注重保护与开发,其他村庄在建设过程中,也需敬畏村庄原有肌理。怎么守住村子原有的魂儿,改造成一个升级版的农村?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牌楼村给出了答案:村庄是村里人的村庄,村民是农村的主人。村庄怎么建,还要听听村民的声音。
“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尊重民意,要将美丽家园蓝图绘制的主动权交给群众,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牌楼村村支书高放告诉记者,该村高氏祠堂曾是刘邓大军进驻大别山的临时指挥部,因长年失修,房屋破败不堪。祠堂是拆是留,一度是个问题。怎么办?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商讨该旧房的去留。
“我们是希望祠堂能够留下来,可还要尊重村民意见。”高放认为,留旧不是为了矫枉过正,而是要唤起村民对农村的尊重与自豪。 “通过和村民的反复多次商议,大家终于认识到祠堂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红色文化遗产,不能拆,应该保护下来。我们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房屋进行修缮,补充原汁原味的实物和资料,打造红色旅游亮点。自去年9月建成以来,已接待游客近8000人次。 ”高放说。
留下与发展
壮大产业,村里有人才有生命力
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既要留住乡土特色,也要靠产业留人,村里有“人气”才能活起来。
11月21日,在全椒县二郎口镇二郎村的中心广场上,一只通红的大龙虾雕塑矗立广场,一侧墙体广告上绘着龙虾养殖宣传画。“随着龙虾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人回村养殖龙虾致富。 ”村民张德霞在广场上健身,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村民回来的也越来越多,农村也就越来越有活力了。 ”
二郎口镇南临滁河,大部分村庄属于圩区,依靠优良的水环境,当地龙虾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以前一年就指望一季稻,赚不了多少钱,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这几年,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都返乡种起了地,养起了虾。每到五六月份,龙虾集中上市的时候,田间地头收购车辆都排起长队。 ”二郎口镇党委书记张永介绍,通过发展稻虾连作,农民亩均增收2000元~4000元。目前全镇稻虾连作面积近5万亩,从事稻虾连作新型经营主体近180个,龙虾产业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富民产业。
赤镇龙虾合作社负责人王如峰就是当地的养虾带头人。 “全椒 ‘虾稻共养’的模式出名了,前来参观学习的络绎不绝。”记者见到王如峰时,他正在接待来自浙江的参观考察团,他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亩地可产龙虾250斤,亩均收入3000元,有机稻又能增收500元,综合下来,每亩地增收3500元。如今龙虾合作社现已发展到347个社员,种养面积1.35万亩。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兴旺是基础。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民富村美。
和县西埠镇盛家口是著名的“麻油之乡”,在安徽华安粮油总经理王健的记忆中,家乡和县西埠镇盛家口总是充满着四溢扑鼻的麻油醇香。
“这里的麻油加工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没有自主品牌,一直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村里人的收入不高,空心村现象严重。 ”王健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发展,麻油产业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如今,以华安为龙头的麻油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盛家口麻油工业集中区涌现成长,目前已达39家。村里产业兴盛,村民回乡的越来越多。
题图:坐落在青弋江畔的芜湖县西河古镇,目前已被纳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新闻推荐
促“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黄山市老科技工作者“智”助六股尖
□记者许晟晨刊讯11月20日,市老科协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赴休宁县六股尖开展专项课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邀...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