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深处是徽州

黄山晨刊 2018-10-30 05:48 大字

10月28日,由省徽学会、安徽人民出版社主办、市社科联、市新华书店、市徽州文化研究院承办的首场大型系列丛书《乡愁徽州》新书分享会在市新华书店举行,《乡愁徽州》的编者、作者和读者一同分享书之馨香。

□ 记者 程向阳 文/摄

A 八卷大书 文化力作

“乡愁是什么?是故乡的土、故乡的人、故乡的老屋和老树,是儿时母亲的呼唤,是海外游子对家乡一粥一饭、一草一木的眷恋……”这是省作协主席潘小平给《乡愁徽州》写的序。

《乡愁徽州》丛书是继2005年《徽州文化全书》(20卷)、2014年版《徽州文化史》(3册)之后,黄山文化徽州建设的又一力作,共分8卷,每县一卷(古徽州府治下的六个县域加上太平和旌德县),内容涵盖自然风貌与历史特点、历史遗存和代表性建筑、文化个性和历史特征、饮食文化、风情民情与民俗、历史文化名人名家、民间娱乐方式等。每县独自成卷,歙县卷《家住山水翕聚间》作者为张大文,黟县卷《古黟满目明清风》作者为余治淮,休宁卷《书香一脉状元城》作者为黄永强,祁门卷《茶色最是祁门红》作者是郑建新,绩溪卷《绩水淌过旧光阴》作者为程慕斌、邵之惠、章灶来,婺源卷《家在大江东复东》作者为许含章,太平卷《始知身是太平人》作者为项丽敏,旌德卷《不识旌德梦成堆》作者为周艳,分则各卷独立,合则八卷成套,以准确、生动、优美的散文笔调、图文并茂的轻松阅读方式,为读者提供一部鲜明生动的徽州历史记忆,是读者深入了解、认识徽州的重要途径,是展现徽州独特文化魅力、宣传推介徽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B 编辑乡愁 再读徽州

本书执行主编毛新红在分享会上从编辑乡愁、文化使命及再读徽州、走进深处等方面介绍了《乡愁徽州》写作情况,“《乡愁徽州》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是省徽学会从时代使命担当和文化自觉角度出发的具体实践,意义重大。徽州不仅是徽州本土人的乡愁,更是徽州本土离乡游子的乡愁,还是在徽州生活、工作、研究过的专家学者和异乡人的乡愁。著名资深徽学专家、广东社科院研究员叶显恩先生就曾多次说过,徽州是他的学术故乡;著名资深徽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栾成显先生也每每感叹,一生痴绝处,年年到徽州。”

记者注意到,《乡愁徽州》中的每个片断、每个境遇在作者眼里都是一首诗。如《家住山水翕聚间》“那些飘荡着盐味的村落”“888岁的敦仁里”“一个接续徽州古道的人”,《古黟满目明清风》“月是宏村明,静静地品读西递”“抱膝看屏山”“塔川,秋天诗意地栖息”“早安南屏,醉倒在茶意深冲里”,《书香一脉状元城》“皇帝身边的休宁读书人”“赤脚奔跑在万安老街的姑娘”,《茶色最是祁门红》“起死回生传奇安茶”“淡定静美屯绿之冠”“茶中英豪华茶霸主”,《始知身是太平人》“登高望太平”“湖山好处便为家”“甘棠,甘棠”“亲爱的菜市”“始知身是太平人,《绩水淌过旧光阴》“一匹来自远古乡野的犭回”“走过一张纸的距离”“一株秧苗的前世今生”,《不识旌德梦成堆》“清晨在舌尖绽放”“美味埋在火篮里”“母亲在,家就在”“像吕碧城那样活着”等,用诗一般的语言呈现徽州浓浓的乡愁。

C 分享乡愁 前进力量

会上,作者还和读者共同分享精彩内容和创作心得。

黄永强说,多年来,自己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接触许多生动的有意义的事,这些就是人们寻找的乡愁,以大乡愁的方式记录、呈现是留下宝贵的财富。郑建新认为,当下信息爆炸,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这么多年,徽州的学术性书籍出了不少,但文学、文艺的平面书籍不多,要给广大读者提供一种喜闻乐见的本土读物。该丛书融合徽学与文学,是一种新尝试。余志淮感言,乡愁需宣泄,宣泄需通道,也需受众,该丛书恰好为作家、读者提供了一个通道。

D 乡愁味道 最美味道

省徽学会一负责人说,乡愁的味道是最美的味道。在黄山读者中,该丛书的分享是这个秋天最好的味道。

当天,郑抱文和爸爸妈妈提前一刻钟就来了。今年在屯溪五中读七年级的她平常酷爱读书,听完作者新书介绍后,她说,在本土作家笔下,徽州之美借乡愁展现,又从徽州的新华书店传播开来,要感谢徽州作家把徽州写活了。休宁的潘五美爱好写作,当天专门从乡下赶来。他说,从作家的书里能找到身为徽州人的自信,从作家的语言里能找到人生向前的力量。乡愁真好,读书真好,写作真好。屯溪的梁诗超是名80后,她说自己喜欢阅读,参加读书会满足了对徽州乡村的兴趣。

新闻推荐

月潭湖旅游度假区:依山傍水好风光

伴随着月潭水库工程的建设,美丽的月潭湖如同一轮明月点缀在青山之间。目前,月潭湖旅游度假区正在开工建设,碧波万顷中,月...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