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诗话●周大成

嘉峪关日报 2018-10-09 09:43 大字

观文殊口道场歌

程世绥

我昔寻花如寻山,不惜万里相跻攀。

我今爱山如爱酒,岂辞竞日杯在手。

春深联辔听莺鸣,上登培塿下泽藪。

欣闻雪岭有珠宫,文殊涅槃栖此中。

祉今番僧阐象教,广张罪福诱愚蒙。

撞钟吹螺供奉具,贝叶娄啰朝复暮。

观者云集施金钱,老少牛驴塞行路。

就中首座属阿谁,竟说沙弥是导师。

三生公案吾不晓,前尘幻影姑阙疑。

独爱神清肤玉雪,光音原与常儿别。

不学阳翟货居奇,安知造就非上列。

是日恶伎进西凉,牛鬼蛇神闹佛场。

夜叉双鬓浑弥戾,修罗两掌尤披猖。

我为皱眉深惋惜,如此道场真戏剧。

刹那倒竖以凌夷,掠影希光纷狼藉。

归途瞪目再寻山,山笑人忙我自闲。

静中省识西来意,灵鹫端的满人间。

于今重扫尺宅去,好与白云常往还。

《观文殊口道场歌》是一首七言古风,属于歌行体。描写清朝乾隆时文殊山秀美的风光,再现当时文殊山大型庙会活动的盛况,表达作者钟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情趣。“道场”即佛教礼拜、诵经、行道的场所。作者程世绥,清代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乾隆二年(1739年)奉调甘肃,任整饬(chì)肃州分巡道。这首诗就是他在肃州任上写的。

全诗分四段。开头至“文殊涅槃栖此中”为第一段,共八句。诗人以“爱山”、“寻山”入题,点明全诗主旨,并暗扣诗题文殊山。“春深”即暮春时节,嘉峪关、酒泉一带已在农历四月左右,此时适逢文殊山一年一度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的庙会。文殊山在酒泉西南三十里处(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乡)的文殊沟内,与嘉峪关市南文殊镇文殊村毗(pī)邻。有南北两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历史上沟内林木葱翳,清泉溪流,蔚然生秀,被誉为“佳峪”。据传文殊菩萨曾显灵说法于此,山上早期建有文殊古刹和石室洞窟,“林泉秀美,涧壑寂寥,神光现于长空,石室藏于畔侧”(见元太子喃塔失《重修文殊寺碑》),山因以得名。文殊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公元401-433年),寺庙创于唐贞观年间,北魏太子拓拔恪(kè)以此处药水神泉沐浴,痼疾痊瘉,遂布施大修其庙,延及明清一千六百余年间,其前山、后山的奇峰异峦之上,广建寺庙梵宇达70余院、160余座,融佛教、道教、尼姑道会于一体,“珠玑镂饰,焕若神宫”(见《晋书·张骏传》、《十六国春秋》),并在岩壁上凿窟造像绘画,久有“小西天”之称,成为河西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相传唐僧西天取经,曾途经文殊山,在小雷音寺朝拜进香。

“祗(zhǐ)今番僧阐象教”至“安知造就非上列”为第二段,共十四句。描写“导师”讲经说法,精阐教义,“道场”上灯烛辉煌,香烟缭绕,云幡布列,众僧人诵经之声、“撞钟吹螺”之声此起彼伏,充盈殿堂,迴荡山谷;各族百姓云集于此,善男信女祈祷还愿,焚香礼拜,是昔日文殊山庙会的真实记录。

“番僧”指藏、蒙等族的喇嘛。文殊山的喇嘛寺以前山“大经堂”(文殊菩萨殿)为最大,该寺为河西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据记载昔日尼泊尔圣尊拉撒尔修行于印度,坐禅于此,于74岁(藏历木兔年)圆寂于此,留有法衣、法器及文殊菩萨像,后遭兵燹(xiǎn),其物荡然无存。西藏圣僧萨迦·班智达在形如佛塔的山根找到熠(yì)熠生辉的佛像。三世达赖喇嘛亦在此讲经三月之久,据传曾目睹文殊菩萨真容,遂在其显灵处开凿石窟,供奉其像,又于窟外造殿,并亲自主持开光大典。此后该寺即被人们顶礼膜拜,中外僧侣、学者、商贾(gǔ)纷纷慕名而至,极一时之盛。清代时文殊寺有二三百僧人住寺诵经,可见当时规模之大。该殿后山顶为昔时藏传佛教徒祈求丰稔、人畜平安和祭祀神灵之处,称为“俄博”。

“不学阳翟货居奇”句引用典故。是说战国末阳翟大商人吕不韦在赵国都城邯郸遇见入质于赵的秦国公子异人(子楚),吕欲利用他作政治交易,称为“奇货可居”。后来吕不韦游说秦国华阳夫人促秦王立子楚为太子。子楚即位,任吕不韦为相国(《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以公子异人为“奇货”为自己换取功名利禄,这个典故在诗中是反其意而用之,赞扬说法的“导师”们以普度芸芸众生为己任,不欲不妄,不贪财利。

“是日恶伎进西凉”至“牛鬼蛇神闹佛场”为第三段,共八句。写众喇嘛和舞伎戴面具扮夜叉、修罗等佛教中凶恶猛健的护法神跳“护法”群舞的场面。“西凉”当指酒泉,因十六国时李暠所建的西凉政权迁都在酒泉。喇嘛教中这种扮凶神恶煞的“护法”群舞本是一种禳(ráng)灾的仪式,这种跳神的宗教形式用以显示神的威力以护卫佛祖和佛门信徒,并为人们祈福、禳灾、驱鬼。除藏族外,今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仪式中多有类似的活动,刹,指佛寺。犀即犀渠,一种古代传说的神兽,置于寺庙外用以驱除鬼魅。“刹犀倒竖”,“掠影希光”再现了当时“护法”群舞的情景。

诗的最后六句为第四段。回归主题,抒发诗人于山水中寻求解脱,在自然中荡涤尘念的豁达胸境,并与诗的开头照应。“山笑人忙我自闲”,诗中借“山笑”抒发“人”与“我”各有所求,各有所好,忙者自忙,闲者自闲的感慨。“人”与“我”同来文殊山,并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籍,各自寻求自我心态的平衡,不过前者寄托在“佛”而后者寄托在“山”。“人忙”和“自闲”是理解全诗的诗眼所在。

在形式上这首诗采用“歌行体”。“歌”和“行”都是乐曲之意,二者名异而实同。其特点一是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平仄(zè)要求比较宽。同一首诗中可根据需要换韵。二是字数和句数多少不限,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不像格律诗那样有严格的限制。三是它的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句法灵活富于变化。

新闻推荐

汪一挑:从馄饨担到餐饮公司

□向日葵文/摄两撇八字胡,一件蓝印花布上衣,一担馄饨挑子……许多屯溪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屯溪老街上的名人,也是网...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