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夫的“蹲守”

黄山晨刊 2018-07-26 08:11 大字

□ 记者 舒俊 文/摄

7月25日上午8点多钟,屯溪长干中路上塘巷的巷弄口,两辆三轮车停在一旁的树荫下等待雇主。一男一女两名车夫都是休宁人,女的50岁左右,站在车旁,摇着扇子,左顾右盼,看有没有客人。她说自己蹬三轮车已有十几年,“现在吃不消了,早上踩一下,等会儿就去饭店里打工。”见半天没客人来,“蹲守”也不是个事,她径自骑上三轮车去别处看看能否能遇到客人。

男的三轮车夫原来在林业站干过一段临时工,后来到屯溪踩三轮车。他也是个老把式,踩了二十年的三轮车,现在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也就赚几十块钱,好在不用交管理费,车子也过户成自己的了,带一个是一个。”正说着,一位买完菜的大妈走过来要去茶城,询过价后上了车,他随即蹬着车穿行在夏日的街道上。

过了马路就是前园农贸市场,附近的路旁也有三轮车在候客。56岁的程胜利正和同行聊天,他是屯溪人,在企业里工作过,后来下岗了在街道扫过地,1994年开始踩三轮车。“太热了,转来转去吃不消,干脆就在这儿等着,说不定有买菜的老头儿老太太要坐车。”程胜利说,高温天气里候客、载客,既考验体力,更考验耐心,“中午天气太热,出门的人少,我们只能抓紧时间趁早上多载点客。”早上6点多一点,程胜利就出门候客了,每天在中心城区的大街小巷踩来踩去,相当于从屯溪骑到歙县,说不累肯定是假的,好在他性格乐观,“回家搞点酒喝喝就不累了。”

如今公交车、共享汽车、滴滴快车、私家车满大街都是,交通工具越来越多,三轮车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早几年生意还行,一个月两三千块钱好赚,现在一天踩个50块钱就不错了。”当天上午9点之前,程胜利只载了三趟客,赚了15元。尽管天气热,他却不像别的车夫那样戴帽子、挂毛巾、摇扇子避暑散热,“夏天晒是正常的,习惯了,戴帽子更热,还不如剃个光头,我也没中过暑。”他只在车斗里放了一个军用水壶,一个上午至少要喝三壶水。“他是老水牛。”一旁的三轮车夫笑着说。闲时他们就这样打发着等待的时光,对这些三轮车夫来说,烈日下的每一分钟都是难熬的,但每一分钟,又都是充满希望的。

新闻推荐

略说“南唐新安诗祖曹吴刘叶四大家”

唐模吴笑梅/作□陈平民曹吴刘叶,是休城四大古姓氏。明代成书的《新安名族志》在叶姓“休宁南街”条介绍叶姓迁徙...

休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休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