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宝地古城岩

黄山晨刊 2018-05-30 00:00 大字

□ 汪士奇

核心提示:古时,建宝塔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设计图纸,没有机械设备,古城塔却结构严谨,经过几百年沧桑,依然挺立在万寿山巅,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被誉为风水宝地的古城岩位于休宁县万安镇东隅万寿山,山顶上的古城塔、山间的粉墙黛瓦、凹凸不平的古道、横江中的古城桥与南岸开阔的水南田园风光遥相呼应。每当晨曦初露,登立山巅远望,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气势磅礴。俯视横江,日照桥影,碧波摇曳,在对岸田园中金灿灿的油菜花映衬下,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形成“寿山初旭”的美丽景观,成为海阳八景之一。

古城岩地势险要独特,山右侧的象峰,如巨象蹲伏,石鼻前伸,下有石门夹持,犹如双鹤引颈入崖内,俗称“交杯石”。山左前的狮峰雄峙于横江之滨。峰顶虽平,但有巨石悬突,似为“练心石”。山南半腰间,是长方形一排挨着一排粉墙黛瓦故居和亭阔的花园格局,被称为“溪山一览”的“半亭”。沿着石板道东去,还有明代书画家董其昌题词的“鱼乐园”,接着不远处便是著名的明代“还古书院”,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坐落于狮峰之下,依山叠石而建,坐北朝南,共三进,外墙有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方是黑底金字的“还古书院”门匾,大门两旁一对大石狮而立。进入门内是宽敞的方形天井,越过天井便是正厅,正厅中间悬挂着“斯文正脉”匾额(现收藏于休宁中学校史馆内)。书院内祀奉着“至圣先师孔夫子”灵位。还古书院曾经是古徽州的讲学中心,书院曾邀请明朝兵部侍郎等大学士前来讲学。多次举办“新安讲学大会”,江南学界精英纷纷赴会交流。

古城岩保存完好的文物建筑就数古城塔、古城桥了。建于明嘉靖初年的古城塔,高29.6米,共六角七层,其中底层为红麻石为基,其它层是砖砌塔身。每层翘角挑檐,镂有花卉图案。古时,建宝塔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设计图纸,没有机械设备,古城塔却结构严谨,经过几百年沧桑,依然挺立在万寿山巅,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古城桥又称水南桥,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初建,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重修,乾隆五十二年重建,桥10墩11孔,桥长181.3米,桥宽7.2米。此后于20世纪70年代和2011年进行两次大修。如今,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巍巍壮观,成为万安古镇一处标志性的景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自幼在万安古城岩山下张山铺的外婆家度过,并在万安老街的蒙童馆读过四书五经和中国历史与哲学。随后又去歙县崇一学堂读书。1908年,17岁的陶行知从崇一学堂毕业后,回到万安,从古城桥头右边码头,跨上帆船去杭州学医。而后漂洋过海,走上了教育救国的道路。

民国后,由于战乱不断,加上古城岩文物建筑年久失修,许多景点几乎无存。如今,通过对散落休宁民间的零星古建筑收购、拆迁至古城岩,进行“修旧如旧”改造保护利用,在整个景区集古牌坊、古祠堂、古戏园、古亭、古桥、古民居与山水、石窟、田园风光为一体的明清古建筑群,成为4A级的古徽州文化大观园景区。

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依然如故,那遥远灿烂的历史又扑面而来。游客通过古城岩明清建筑群的参观,仿佛又走进了悠远的历史长河中。

新闻推荐

休宁经开区:以改革求突破用创新谋发展

□记者汪悦晨刊讯5月22日,记者从休宁经济开发区2018年改革和创新发展突破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加快推进休宁经济...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