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风皖韵彰显魅力,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安徽迈向优质旅游新时代

市场星报 2018-04-03 01:00 大字

[摘要]安徽迈向优质旅游新时代

近年来,安徽旅游不断提升景区品质、加大产品创新,增进区域协调,打造开放格局。除了游山玩水,旅游+体育、科技、教育等正在不断刷新玩法,乡村游日益成为又一旅游时尚,“美好安徽”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的赞许。

在去年全省旅游业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步伐。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将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重要支柱产业。

在今年省两会上,李国英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8年要加快旅游业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景区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营销智慧化。

2018年是安徽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的开局之年,省旅游发展委主任万以学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透露,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强化多业态融合,进一步提升安徽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是今年工作重点。

在新时代的起点,安徽旅游扬帆起航,踏上新征程。

优化供给让旅游资源“活”起来

当下,旅游业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同时存在。如何盘活存量资源,增加旅游产品、公共服务等优质供给,也一直是安徽省旅游从业者苦苦思索的问题。

1月18日,黄山休宁的齐云小镇,天高云淡,齐云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平富,接到了一个熟人的电话,“我在徐州这边有个朋友,组织一个四五十人的旅行团,想到齐云山景区过年。”

“他们很多是冲着我们自由家营地的树屋来的,像春节、国庆节这样的节假日,这里一房难求。”汪平富笑着说,在很多游客眼里,齐云山树屋世界是一个世外桃源。

据了解,齐云小镇处于黄山、宏村、西递、屯溪老街等景区中间地段,作为齐云山景区的配套产品,自由家营地只是其十大项目之一。

“通过这几年打造,齐云山景区品质有质的飞跃。景区旅游公路的建成、区间车的运营、月华索道的试运营,极大地改善了景区交通。随着山下自由家基地的运营和齐云小镇的开放,齐云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在汪平富看来,旅游目的地需要满足吃住行游购娱,走精品路线,提供优质服务。

去年上半年,省旅发委发布 “百景提升”计划,准备用五年时间,以100个重点景区为主阵地,引导安徽旅游向“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人性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20年,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村5家,国家5A级景区达到15家。

打造旅游品牌,品质是生命。在2018年初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省旅游发展委主任万以学强调,今年安徽省将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完善旅游交通和集散服务,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发力“旅游+”让旅游玩法新起来

新时代、新科技、新技术扑面而来,对于旅游产业而言,要以未来思维开启不一样的旅游,创新旅游业态。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加大创新力度,不断衍生出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新供给,不断刷新旅游新玩法。

在合肥西郊,有座风景秀丽的小岛,三面环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因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其中,得名“科学岛”。

“科学岛”的神秘感令人充满好奇,其美丽如画的风景也正吸引着市民走近。在岛的东南端,由旧楼“一号别墅”改造而成的合肥现代科技馆,一到周末便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

2017年,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发布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合肥董铺科学岛成为首批入选基地之一。

池州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域,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每年的5月份,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行业体协的运动员和裁判员总会如约赶赴池州,参加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赛。这项赛事至今已整整办了七年,共吸引了近10万人参赛,直接为池州市带来消费收入一个多亿,相关产业收入增加超6亿元。

在今年省两会上,李国英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8年要大力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景区管理水平,推进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营销智慧化。正是对“旅游+”的再强调、 再助力。

“南、北”协调让发展格局优起来

对于安徽旅游发展来说,区域协调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不仅要打造跨行政区域发展新格局,也要谋划省内空间战略布局新升级。

2014年11月,位于浙西山区的开化县,却上演着一场景区寻求“脱光”,共谋“结亲发展”的喜事。

黄山、三清山、千岛湖、婺源江湾镇、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和开化根宫佛国六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汇聚一堂,共商建立“浙皖赣边际5A景区旅游联盟”。

3年后,在安徽省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浙闽皖赣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推进浙闽皖赣4省边界区域旅游一体化。安徽省向打造跨区域发展新格局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天造黄山,地造九华,人造方特”,安徽省的优势旅游资源集中在皖南、皖中,皖北的竞争力稍弱。实现南北协调发展,是建设旅游强省必须跨越的障碍。

阜阳市颍上县旅游局副局长张浩告诉记者,颍上县推动旅游由单一业态向复合业态转变,主打城市景区化、城旅一体化,做到古城、水城、文化城、生态城、旅游城“五城同创”,以八里河为龙头,五里湖、滨河公园、迪沟、小张庄等系列景区,构成了颍上旅游发展的新篇章。

2017年省政府发布《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重点提出优化空间布局,高水准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推进“四大板块”特色发展、错位互补、协调联动。与此同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在提及区域协调发展时,再次重申了皖北旅游的重要战略地位。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让皖北、皖中、皖南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进一步提升安徽在全国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户富起来

乡村振兴战略,为近6亿中国农村人口擘画了宏伟而美好的蓝图,为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有利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光有青山绿水、村庄田野还不够,还得在人才、产品、品牌等方面寻求突破。

2017年早春四月,在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的雷笋开园仪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拔笋大赛”火热上演。“预备,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10个手挎竹篮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钻进竹林,寻找一根根冒尖的雷笋。

“这次带孩子来参加拔笋大赛,既是亲子游,也让孩子多了一份农事体验,很有意义。”来自合肥的刘女士说。

当天,种笋大户王富勤忙得不亦乐乎。“不光要让游客体验拔笋的乐趣,还要让他们尝到雷笋的鲜美味道。”发展乡村旅游,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让文化生态宝藏走出去,让美丽乡村绽放异彩。去年以来,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围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乡村旅游。细化编制了全省旅游扶贫、旅游小镇、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山地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游、房车旅游等9个引领乡村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理清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任务和措施。

据测算,去年前三季度,安徽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亿人次,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800多亿元。

深化改革让安徽景区靓起来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地都加快了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安徽省也不例外。

去年1月底,黄山风景区分局汤口旅游管理执法大队接到消费者陈某投诉,反映某网店销售的臭鳜鱼产品宣传广告中包含“治疗肺结核”内容。执法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3月20日,黄山风景区分局对该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停止发布违法广告,消除影响,并对其处以广告费用120元之三倍罚款360元。这是黄山市旅游管理综合执法局挂牌运行以来下达的首个行政处罚决定。

成立旅游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推进旅游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是黄山市在净化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的最新尝试和努力。在旅游管理领域集中行使涉及旅游、价格、工商、食品安全、交通运输、公安、体育、文化等8个部门的88项行政处罚权。这项改革试点,黄山市之前,全国范围内尚无先例。

除此以外,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还明确提出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旅游合作新机制,打造“1+4”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产、学深度合作体系建设。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中,也对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迎进来,走出去”让来皖游客多起来

安徽要成为旅游强省,必须要在开放上下功夫。如何让世界了解安徽之美,让入皖旅游更加便利,建成真正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4月5日,由加拿大华景假期组织的200名美国游客抵达黄山市,开始为期三天的黄山之旅,并作为“中国旅游 从黄山出发——2017年万名美国游客游黄山”首发团,参加启动仪式活动。

这是黄山实施境外主题营销的一个缩影。

3月赴德国、西班牙开展旅游促销,4月赴日本、马来西亚开展促销,7月赴俄罗斯、捷克开展旅游人才项目合作……去年,为深化国际旅游合作,黄山还成功申请加入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

2017年4月,在外交部蓝厅举办的“锦绣安徽,迎客天下”安徽全球推介活动上,省委书记李锦斌向世界友人介绍,安徽不仅有名山大川,而且是养生宝地,天柱山下有一个“俄罗斯村”,许多俄罗斯人来此习武养生。

黄山、天柱山“迎进来,走出去”的营销策略,为省内更多景区走向开放提供了范本。截至目前,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皖游客2万人次以上的境外客源地增至20个。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安徽省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培育5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以上,基本建成旅游强省。

“从高速旅游增长阶段转向优质旅游发展阶段”,这个旅游业最前沿、最重要的命题,在安徽旅游人心里播下了改革实践的种子、生根发芽,安徽正在迈入优质旅游新时代!

黄山“醉美218”自驾线路开启穿越千年诗人之旅

安徽218省道,北起黄山区甘棠镇,途经焦村、郭村、贤村、宏村、西递等徽州古村,直抵渔亭镇。1300年前,诗仙李白在黄山脚下留下了《山中问答》,开启了一段寻山访友的雅兴之旅。千年之后,让我们踏上诗人之旅,重温那段诗情画意。

第一站:途居黄山露营地

途居黄山露营地位于黄山风景区西大门,设有露天电影、篝火晚会、热气球等活动项目。

第二站:黄山西海大峡谷

黄山西海大峡谷因谷中有白云溪,又称“白云谷”。春季满山遍野杜鹃花、天女花开成一片。

第三站: 郭村

郭村位于黄山西大门,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村落背山面溪,四周群山环抱。

第四站:五溪山大峡谷

五溪山坐落在黟县宏潭乡境内,整个山体呈卵圆形,若在空中鸟瞰,犹如一颗硕大的绿宝石。

第五站: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西北角,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第六站:奇墅湖

奇墅湖又名“东方红水库”,湖水清澈,潋滟碧波,湖边的青山和古村落,将唯美的身影倒映在涟漪之中。

第七站:西递

坐落于黄山南麓的西递,完好地诠释了古徽州的婉约之美。那里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特别推介)

新闻推荐

第八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暨“想见新安江”全国摄影大赛启动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樊成柱/摄本报讯记者祁俊报道“黄萼裳裳绿叶稠”。3月25日,以“乡村振兴以花为媒”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暨“想见新安江”全国摄影大赛在休宁县祖源村启动,标...

休宁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休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