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安源村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黄山日报 2018-03-29 13:06 大字

□本报记者袁玉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海拔1629米的六股尖瀑布,宛若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呼朋引伴似的,带着汩汩溪流从高山石崖上凌空而下,其磅礴气势蔚为壮观。这条瀑布就是那条绵延300多公里的新安江的起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新安江源头第一村——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围绕生态建设,在守住青山、保护古林、呵护江水、美化乡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群山环绕的新安源村格外清幽。在村庄走一圈,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不仅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种满了花花草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乱砍乱伐比较严重,现在山林保护得好,老百姓也很自觉地不用农药了。”新安源村党总支书记李发权告诉记者,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村民们,主动将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公共设施管养、古树名木保护、生物农药使用等写进了村规民约。

“当地老百姓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贡献,我们基金会也以各种形式予以感谢和奖励。”2016年,新安六股尖山泉水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一,组织成立黄山市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这也是全省第一家为保护水环境而成立的基金会。

为新安源头的好山好水吸引,在上海做投资的蒋一2015年并购六股尖山泉水开发有限公司。在重新将六股尖山泉水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她也时刻关注新安源头的生态保护。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每年给水资源保护区的70岁以上的居民每人买一份健康人寿保险;给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份“生态红包”;给当地优秀学生发奖学金;给贫困学生发助学金;和当地政府一起成立了“垃圾超市”,积极投入到源头环境保护工作中。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们正努力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安源头得到最好的体现。”蒋一信心满满。

“她捡起的是烟头纸屑,换来的是绿水青山。她并不比我们高大,却仍然让我们仰望。”这是黄山市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授予方初花的获奖词。

今年春节,当休宁县鹤城乡新安源村81岁老人方初花再次领到由黄山市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发放的生态红包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把家门口的环境卫生搞好,是我应该做的,没想到年年收到红包。”

发放生态红包,是六股尖水环境保护基金会的一种奖励形式,2017年,基金会还给予优秀保洁员、“宜居人家”一定的物质奖励。

“我们希望能倡导更多老百姓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蒋一保护源头的责任感深深地影响着其他村民。(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蒋总来这里两年多,几乎走遍了鹤城乡的角角落落,我们村民都认识她,大家都知道她为了保护新安江源头水做了很多努力和贡献。”李发权不禁这样称赞。

青山披翠,碧溪环绕,新安源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吸引了很多游客。正是因为这样的旅游势头,该村的农家乐从开始的一两家发展到现在的十多家。李发权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因为开办农家乐尝到了甜头,常年都留在家中,不再外出务工。

春天到了,茶树开始萌芽,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村民们即将开启新一轮的农忙。“去年,农户有机种植的茶叶,鲜叶卖到120元一斤,今年估计价格还要涨。”李发权告诉记者,保护新安源头水,村民是“功臣”,也是受益者,尝到了环境保护带来的甜头。

“我们准备策划一次茶叶品质大比拼活动,将各家茶叶送去专业机构进行农残检测,给农户颁发证书,品质好的我们公司将高价收购,并与该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年的座谈会上,蒋一与李发权商量着如何组织好茶季活动。

“俗话说‘三分茶七分水\’,我们希望用一流的水泡一流的茶。”蒋一告诉记者,茶叶种植源头管控好了,品质自然高,源头水的品质也有了保障。“下一步,我们准备成立茶农基金会,为做生态好茶的农户给予补偿激励。”

新的一年,新安源村在新安江源头保护方面又将有新作为,这又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新起点。

新闻推荐

齐云山下舞太极

3月24日,休宁县齐云山旅游特色小镇善水街内,一群太极爱好者在表演张祖太极拳。据悉,为进一步提升道文化旅游的观赏性和参与性,丰富文旅新业态,齐云山景区不定期在善水街内开展太极拳、太极剑...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