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休宁村落间
□张宏艺
核心提示:同行的“黄山松”说起他三月份来时,这儿还是一片沉静得近乎颓圮的状貌。如今,泥巴糊墙,柴扉半掩,间以靠栏、假山、鱼塘相隔,呈现出古色古香的原始风味,顷刻间换了模样。
平日,一直在居住地歙县的城郊走动,对黄山市邻县的村落风光则光顾很少。近年来,报纸上频频发布关于休宁县溪口镇木梨硔的文章,被广大驴友呼为“云端上的徽州古村”,叫我几度动了探访之心。周末,不待邀请,就自主加入驴友组织的队伍中,将满心的愿望化作切实的行动。
抵达目的地后,我们不畏艰辛地绕到对面的观景台,回首视之,在山脚广告牌上见到的梦幻画面,鲜活地呈现在众人面前:整个村庄沿着山脊的山势一字排开,三面悬空,高低错落的房屋形成驼峰,在四周云雾的衬托下,宛若一只在茫茫沙漠行走的骆驼驻足歇息。正是:不识古村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说今日的阳光不够热情,但对久违自然的身心而言,算是开了眼界。
房屋大多为徽派老宅,门口不过盈尺宽。勤劳的山民就地取材,取来木棒、竹片挑檐出去,拓展好大一片空间,然后把从土里收来的玉米、辣椒、青菜等作物,一顺儿摊开,或挂在墙角,或晾在横杆上,任由冬阳一点点地将水分蒸发。游人仍未改口,美其名曰:晒秋。当旅途的脚步迈进农家的厅堂,口中嚼着主人精心烹制的佳肴,这份惬意显然是坐在家中人所不能体会的。屋内热气腾腾,门外云雾渺渺,留守山庄的多为黄发垂髫。
返程路上,我们还去了声名远播的同属溪口镇的祖源村。祖源之名,在它开发之初,市作协曾组织一批文人去采风。我未能同行,却在报上读到他们宣传祖源的系列文章,也激发了我探访祖源的念头,不想今朝路过,梦想成真,一脚踏进了这个有着“梦里祖源,养生天堂”之誉的休宁又一古村落。
车子在七拐八弯的盘山道路上如蛇游行。一下车,便是叫人惊讶万分的村庄水口所在。石板引路,杉木站立,溪流潺潺,盆花绽放,把人一下子带进一个清幽的世界。翰林阁、村史馆、村委会、休闲长廊,环绕在侧,吸引着村里村外的人们来此怀古思源。
让我们甚是牵挂的是村庄后山上的那株有着1200年历史的红豆杉,不知可否与新安江畔漳潭的那株千年古樟相媲美呢?当我们走街串巷来一步步向它靠近时,与山脚修缮民宿的挑沙民工邂逅在狭窄的石阶上。同行的“黄山松”说起他三月份来时,这儿还是一片沉静得近乎颓圮的状貌。如今,泥巴糊墙,柴扉半掩,间以靠栏、假山、鱼塘相隔,呈现出古色古香的原始风味,顷刻间换了模样,不由得惊叹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娘告诉我们:一旦此处开业运营,游者住宿一晚将高达三千许,可谓高端气派。而那年株冠盖如云,如伞一般擎天而立的古树就站立它们不远处的身后。
老树是懂得感恩的,它以庞大的身躯为乡民遮风挡雨,更造福一方桑梓。我们在树下久久仰望,既为它的劫后重生而深感庆幸,更为它昭示的顽强的生力而心生敬佩之情。不知那棵长在石缝中的大青菜,是不是受了它的感染,在寒冷的冬日里,竟也萌发得这般旺盛,这般葱绿。
徜徉在环村的石板道上,半帘与我聊起,在徽州大地上,像祖源这样有着丰厚底蕴和开发前景的乡村其实是很多的,它们宛如一块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隐藏到众人们漠视的眼光中。
回来的路上,车子经过休宁县城,我蓦地想起三十年前随父亲还有叔叔去往休宁姑姑家的情景。记得当年还在现在看来陋旧而当时算是繁华的县城住过一晚呢!只是孩提的记忆模糊,今日的美景却深刻脑海之中。
新闻推荐
□溪宣晨刊讯今年,休宁县溪口镇党委政府认真谋划,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确定“124”工作战略。“1”即结合重点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一库一湖一山一镇”。“一库”即全力推进月潭水库建设,加快房屋征收,阳...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