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姨的红纸包

黄山日报 2017-11-08 14:16 大字

□吴晓雪

小姨十九岁那年冬天,在县食品厂做临时工。

县食品厂总是这样,夏天招临时工来做冰棍,天凉的时候解散她们,到冬天的时候又把她们召集来做“红纸包”,因为红纸包在徽州是春节最重要的拜年礼品。在每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周边乡镇女孩就有了来县城“上班”的机会。

车间内,十几个女孩和小姨年岁相仿,小姨和她的闺蜜小莲来自万安,其他女孩分别来自临溪,秀阳,岩前,溪口一些乡镇,大家操着不同口音每日边包糖边开心地说笑,车间主任会不时地喊:“不说话会死啊!口水都喷到糖里去了!”小莲小声地回嘴“我不说话真的会死。”

小姨包的红纸包,官名叫“顶市酥”,也叫“麻酥糖”,是徽州一种讨喜的传统甜食。“顶市”一词就相当于现在股市的“牛市”,在古徽州,商贾众多,谁不盼个大发利市呢?!

传统的红纸包里面是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面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而后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约3厘米,宽约2厘米的长方形,打开纸包,能看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

小姨和小莲们要做的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把加工好的麻酥糖用红纸包起来,而之前酥糖的制作都是男师傅们的事。

小元就是制糖的,他主要的工作是把熬好的糖稀和芝麻面粉和在一起搅拌揉捻。所以,小元是个很有力气的男生,加上性格暖心,大家都特别愿意和他分在一组。

更重要的是,小元还是食品厂的正式职工,家就住在刚落成的城北新村公寓楼。可这些丝毫未让小元在众多乡镇姑娘堆里生出优越感,可想而知他是个多么好的男孩啊!不但没生出优越感,他还情不自禁喜欢上了来自万安的姑娘,不加班的那天,买了电影票请人家到文化宫看电影《木棉袈裟》。

电影里主人公在沙漠里与人打斗,肩膀的肉被敌人生生咬下来一块,敌人含着那块肉满嘴鲜血地站在那里。万安的姑娘吓得把眼睛赶紧捂上,小元笑着说,不要怕啊,就当他在吃红纸包。

你看,小元还是一个会说话的有趣的人,这样的男孩谁不喜欢呢?!

那个万安的姑娘当然就是我小姨,小元“情不自禁”是因为我小姨长得很漂亮,头发乌黑油亮,刘海是自然卷的,显得特别柔美。小姨身段也好,嗓音清亮,在车田中学上学时,每年汇演她都会表演一段黄梅戏。万安上街下街都有喜欢她的后生,常常用石子击打小姨的窗户,每逢这时,外婆就会扯着嗓子站在街中心骂人……简直是快意人生。

在食品厂,小姨再一次显出了她的出类拔萃。她包的红纸包总是最快最方正,每个红纸包上“顶市酥休宁食品厂”几个字都庄严地立在正中心。因为包得严实规范,摞得再高都不会倒下来。这个活计当年我亲手尝试过,但不是包得软塌,就是没有棱角,小莲给我一个台阶下,说,你们小孩手没有劲道的。

终于气馁,气咻咻地拆掉,索性一股脑倒进自己嘴里。车间主任从厕所出来看见,边系裤带边喊,那小孩谁家亲戚啊,怎么老是偷吃啊。

小姨脸就红了。小元在墙根一个土釉大缸里搅拌糖稀,听到后喊起来“都是些包不起来的边角料,小孩吃点又怎样,扔也是扔。”

我很感激小元。虽然只有八岁,但我毕竟也是个要面子的姑娘。做临时工这段时间,小姨晚上和我睡,我告诉小元我家住在西街几号,下了夜班小元就可以送小姨回家。

小姨包了一个冬天的红纸包,两只手背冻得都溃烂了,脚也冷,上班一整天都坐着,棉鞋又薄,脚似乎是站在冷水里,从未热乎起来过。腊月二十八,厂里的工作告一段落,大家算了钱结了账,并给每人发了两盒红纸包就算是过年福利了……对于一个临时工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小姨带回来的两盒红纸包都是她自己亲自包的,一盒拆了,春节时周周正正放在果盘里招待客人,另一盒打算正月和小莲去小元家拜年时带去……“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徽州民谚就是这么说的。

过年后我就九岁了,可是即便九岁,我也弄不清小元后来为什么和一个电池厂的姑娘结了婚,而不是他喜欢的小姨。小莲的意思是小元妈妈嫌小姨是临时工。

从此,我对“临时工”三个字生出了深深的恐慌之感。

接下来的三年冬天,小姨仍旧去食品厂包红纸包,每次给她送饭,她都坐在角落里。小姨仍旧是最漂亮的,仍旧是包得最快最好的,也是最沉默的。

小姨自己很少吃红纸包,但她教我如何优雅地吃红纸包,而不是把糖粉弄得满脸都是。她说,红纸包要先将条状的糖带拎起来,一点一点地咬下去,剩下的糖粉用红纸包着使劲捏捏,捏成一个粉团,然后一块一块地送进嘴里,这样糖包干净,吃的人也净爽。

我看见红纸被小姨捏在手心,不一会儿,颜色洇开,一朵艳丽的花就这样兀自开在了小姨的手心里……

新闻推荐

疑长时间行驶货车轮胎发热自燃

图片消防部门提供□记者钟伟晨刊讯11月3日晚6时13分许,位于休宁县新塘村的一处十字路口发生一起货车轮胎着火事故,辖区消防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处置。据休宁消防部门介绍,他们接警赶到现场时已经是18时...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