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行+”牵手“同舟共济”走进流口
□记者许晟文/摄
晨刊讯11月1日,应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同舟共济”洪涝灾后社会工作项目驻休宁流口执行组邀请,市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携带模拟人、水上救援艇等器材设备走进流口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防溺水、心肺复苏等急救安全知识培训。这是自“益行计划·防溺水等急救安全知识培训”项目任务完成后,该队应邀举办的第2次“加场”。
当天中午,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一走进流口中心小学就立即布置急救安全知识展板,并举办讲座。培训师运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示范操作,指导学生正确完成训练。之后,活动转场,志愿者们在大源、小源汇流口水域岸边布设安全警戒线,举行水上抛绳、水面救援等场景演练。
市红十字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副队长刘素萍说,“益行计划·防溺水等急救安全知识培训”项目实施中,志愿者们先后走进新安江沿岸的12所中小学校,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安全知识问卷调查表,举办防溺水、心肺复苏等急救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应急救护场景演练,发放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工具等活动,圆满完成项目任务。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瑜娟说,活动受到新安江沿岸中小学校和广大师生欢迎,进一步宣传了《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基本知识,提高中小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扩大了红十字“益行计划”公益活动品牌影响力。
市山越应急救援队是由一批热爱公益事业、具有丰富户外救援经验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无线电通信爱好者、专业搜救及医护人员等志愿者自发组成的民间公益团体。2010年,市红十字会依托该队组建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服务队,拥有红十字注册志愿者15人、省级红十字救护培训师资1名,多次参加户外遇险人道救援和大型赛事活动的安全保障公益服务活动。该队队长于三忠说,黄山市境内河流众多,水域广阔,尤其是新安江下游水域河宽水深,暗流凶险。沿岸少年儿童暑热季节多有下河游泳玩水的习惯,普通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也需频繁进入水域,易发生落水、溺水等意外事件。在沿岸中小学校普及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防溺水等急救安全知识尤为必要。
记者注意到,在流口举行的培训中,不少学生家长和其他村民自始至终不离现场。他们表示,与学校里张贴的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相比,“红十字会的讲课更专业、更直观、更生动”。流口村村委会主任李太河告诉记者,流口村现有2000多人口,由于地处大源河、小源河汇流口,只要一下雨,山上的水就像瀑布一样下来,河道里的水也涨得特猛,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淹进人家。公开资料显示,流口镇有“新安江源头第一镇”之称,境内河流总长约3.8万米。由于山势陡峻,河道不够宽阔,每年进入雨季,当地易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2016年和2017年的雨季,当地均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为化解灾区群众心理社会问题,再造灾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灾区恢复重建能力,今年安徽省启动“同舟共济”洪涝灾后社会工作项目。该项目驻休宁流口执行组负责人张捷睿说,这是民政部重大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社工服务支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安徽省仅在黄山市休宁县、池州市东至县和安庆市大观区三地开展。流口发生“6·24”洪灾后,该项目执行组第一时间介入救灾物资运送、村庄清淤、紧急帮扶等灾后工作,通过开展专业社会工作,重塑受灾群体心理,解决受灾群众生活困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能力。“通过和村民广泛接触,我们意识到,有没有专业的应急救援技能,能不能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在洪灾到来时至关重要。”张捷睿说,得知有专业应急救援队来开展培训,流口村干部在村里积极宣传动员,组织了数十名村民参加培训,当地志愿者也到场观摩。
新闻推荐
“齐云山杯”2017年度中国(黄山)户外评奖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齐云山国际养生万人徒步大会举行
本报讯10月29日上午,“齐云山杯”2017年度中国(黄山)户外评奖大会暨第四届中国齐云山国际养生万人徒步大会在休宁县齐云山风景区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巡视员张栋,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副社长兼...
休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休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