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竺源村名的由来
□记者舒俊整理
梧竺源是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与休宁县万安镇相邻,下辖五个村民组400余户,700多人口,由上胡村和下胡村组成。该村以汪姓为主,提起该村村名与汪氏的由来还颇有一番传奇色彩。
村民曹美华介绍,村中有一条古水渠穿村而过,渠水源自金竺山脉,在金竺山脚下有牛坑、辽坑两处水源,牛坑水经横山至梧竺源到万安流入横江,而辽坑水流经谢村巷至葆村,流入丰乐河,牛坑和辽坑是金竺山下的一个“分水岭”。水渠成南北流向,将村庄一分为二,西北片叫“青蒲塘”,东西片叫“前头山”。为方便行走,村头至村尾建有8座古石拱桥,小桥流水,古朴典雅,此为梧竺源八景之一的“独桥秋月”。可惜因年代久远,加之人为破坏,现仅存4座石桥。
据梧竺源《汪氏族谱》记载,梧竺源汪氏先祖汪文为避战乱,渡江南迁,遂居于歙县,为汪氏徽州第一世,至十四世汪华御封越国公,生有九子,散居于徽州各县,现居住在梧竺源的汪氏“本”字辈,为汪氏九十一世孙。
梧竺源汪氏始祖汪应公,生于宋理宗1236年元月十五,殁于1290年十月十五,葬于青蒲塘边的山坡,此墓坐西南向东北,今尚存。相传汪应公原住休宁县徽光镇溪阳村,自幼饱读诗书,文才出众,一日与几个文人郊游,见河水清澈甘甜,不知源头在哪里。次日,几个人背上行装,沿河寻源,走到梧竺源村口,见一大山挡住去路,山上树木葱笼,山形竟像一头狮子,十分壮观,就将此山叫作“狮山”,几人沿狮山脚下小河前行,绕过狮山,来至一平坦处,见一大片梧桐林,古木参天,林外围有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天然的一块“盆地”,小山丘长满竹子,郁郁葱葱,景色非常优美。汪应公非常高兴,对同伴说:“此地虽无人烟,但有山有水,狮山把门,小河清清,是个宜居的好去处啊。”回府与家人商议,带几个长工开荒建房,次年带家眷迁居此处,因村中有梧桐林,山上有竹子,而寻源发现此处,乃取地名“梧竹源”。因水来自金竺山,后人又将其改名“梧竺源”。
汪应公在梧竺源迁居后,便在附近村庄买了7个长工,开荒造田,修路建房,因怕长工串联欺主,便在不同的村庄买了7个不同姓氏的人,即:胡、吴、吕、王、程、张、彭,并许长工盖房、开地、成家立业,梧竺源七姓由此而来。
定居下来后,村中人口逐渐增多,小河水源不足,不便浣洗,应公见有一块洼地长满青蒲,就在洼地挖了一口水塘,水塘修成“鱼”形,并外出买青石板砌成水埠,用来浣衣,取名“青浦塘”,前几年修水塘将“鱼”头和“鱼”尾切分换掉,甚是可惜。“以前,在没有电的年代,每逢夏夜,一轮圆月倒映水塘,皓月当空,秋虫呢喃,人们摇着蒲扇赏月、纳凉,谈古论今,犹如一幅怡然自得的和谐人居图。”曹美华说这就是梧竺源八景之二的“青浦映月”,以后汪氏族人及其他七姓便住在梧竺源繁衍生息,直至今日。
新闻推荐
□金菁记者汪悦近日,走进休宁县源芳乡源芳村四大号组,沿着弯弯的山路,约行几里路,几座平房映入眼帘。这里丛林茂密,溪水清澈,是黄山龙王潭家庭农场的石蛙养殖基地。6年前,黄山龙王潭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国...
休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休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