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茶,科技赋能更可期
如何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让黄山茶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依托科技创新、突出数字赋能……黄山市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找到“突破之光”。
绿色防控守护生态好茶
在黄山的广袤乡村里,一片片茶园在青山云雾间畅意呼吸,一块块醒目的诱虫“黄板”点缀其间,疏密有致,成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小黄板”,其实就是一张利用昆虫的趋黄性诱杀茶叶害虫的黄色粘虫板。
对拥有近20亩茶园的徽州区富溪乡富溪村村民谢贵君来说,杀虫打药不仅费时费力,购买农药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自“小黄板”走进茶园后,事情有了转变。
“‘小黄板’费用不高,回收还能换钱,现在算下来每亩茶园实际支出只要6元。茶叶不打农药后,品质好了,价格也高了。”谢贵君说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去年初,黄山市在39个重点产茶乡镇、239个村和6个企业基地推广“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模式,推进茶园绿色防控面积40万亩,配送和插放“黄板”1605万张。
威力几何?数字说话。
去年,黄山市茶叶产量4万吨,一产产值38.8亿元,同比增长3.1%和6.3%,试点茶区农药配送量下降31%。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科技赋能,茶园绿色防控有了行之有效的“新武器”。今年,黄山市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配送粘虫黄板2800万张,覆盖茶园75万亩。截至8月底,全市茶叶产量3.89万吨,同比增加7.6%;产值42亿元,同比增加9.5%,全市80万亩茶园中,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认证面积达98%以上,全省第一。
茶园管理启用“智慧大脑”
“通过大屏幕,管理者足不出户就能对茶园‘望闻问切’,全方位观察茶树的生长状况。”在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智慧大脑”——“物联网+水肥一体化+云平台技术+四情”监测系统。
所谓“名山出名茶”,茶叶的品质与环境、土壤温湿度、气候等有很大关系。结合茶园土壤、环境及养分含量等环境指标,定时、定量、精准供水、喷肥,并对茶园的土壤墒情、农业气象情、虫情、病情等进行监测及分析,给出及时预警与发布,指导茶园做好防范措施,便是该系统的“智慧”所在。
用科技种好茶叶,回报令人惊喜。
祁门县箬坑乡金山村及历口镇环砂村是“智慧大脑”的试点区域。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这两处茶园管理水平飞速提升,茶园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不仅如此,两村1600亩种植基地及使用基地生产的红茶产品都通过了雨林联盟认证。
“雨林联盟认证”作为一个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组织的国际认证,其含金量不言而喻。获此殊荣,是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业有限公司成功让茶园管理步入“智慧版”的有力佐证,更是黄山市茶业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开端。
茶叶产品注入科技因子
如何“破圈”走向年轻化消费市场“C位”?作为全国重点名茶产区、安徽主要产茶区,黄山市打破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不断以科技创新紧跟市场需求,在生产、加工一线持续保持创新热情。
“红茶中含有丰富茶多酚、茶黄素,具有美白抗氧化的功效。我们对红茶进行低温萃取,将萃取后的水溶液真空干燥,浓缩成红茶精华粉添加到护肤品中。”黄山荷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科科长李成威向记者介绍公司最新研发的红茶系列护肤品。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荷琇的创新,让“茶”和“化妆品”碰撞出令市场欣喜的火花。据悉,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红茶系列、茶油系列、提神凝露等20多款化妆品。
为茶叶注入科技因子,已成为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常态。公司利用冬季修剪下来枝条上的老叶制作成有机冬茶,开发出系列冬茶产品,其中“明星产品”冬茶啤酒自上市以来深受市场欢迎,今年前8个月的销量突破30吨。系列冬茶产品已在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其中2项已授权)。
健齿软糖、冬茶含片、冬茶伏特加……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成为新安源坚持不懈进行茶产品创新的生动注脚。
从单纯的农业、工业,向生态、休闲等多个方向开疆拓土,黄山市近年来催生出一大批创意茶产品。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10余家从事茶业深加工的企业,已开发出茶提取液、茶护肤品、茶食品、茶饮料等多种产品并实现商品化生产,二产中茶叶深加工产值约1.5亿元。
绿水青山,徽茶飘香。依托科技创新,黄山茶产业发展必定潜力无限,未来可期。·李晓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现在水泥路浇筑好了,出行安全又方便。”今年6月,随着中杨道路硬化工程完工,祁山镇六都村村民多年来的出行难题...
祁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祁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