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口普查与选美并进

都市女报 2020-10-28 13:40 大字

目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0年)正在进行。早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那么,中国最早的人口普查究竟从何时开始,在技术条件落后的过去,人们又是如何进行大范围的人口普查的呢?

西汉:有记载的最早人口普查

《汉书·萧何传》中记载,在反秦战争时,刘邦的军队进入秦都咸阳,萧何就先把秦朝丞相御史收藏的图书收缴上来了,所以刘邦知道此时的人口已由原3000万降到1300万左右。可见秦朝时期是做过户口统计的,但是后来这些户口资料全部散佚。所以现在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数据是在西汉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户口数,这是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户口统计。

不过这些户口统计数据还是存在误差,主要是夸大了官奴婢的数量。这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西汉时期,很多奴仆被编入官府的户籍,没有徭役,但要对官员加倍征收人头税。但是有一种是不收税的,就是官奴婢。元帝时朝廷各官府奴婢就有十余万,很多贵族官僚也是奴婢成群,他们将其他人员也算作官奴婢不上报。

东汉:户口调查与选美并进

西汉末年,战乱和天灾使人口从6000万降至2100万。这2100万的数字是经过东汉对户口调查得来的。东汉对户口调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东汉时的户口调查称为“案比”,即案验、比较。常常在每年8月举行,同时,宫廷还会派人来“算人”,就是朝廷派人挑选少女入宫,凡是良家少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如果姿色端丽的就可以入宫选妃子。

东汉每年的户口调查规模也是非常之大,从县到乡,上至80岁老人,下到6岁以下孩童,都要一一进行调查。东汉户口调查的内容也很细,连身高、相貌都要调查,这些从现在一些考古实物中也可得到证明,在一片汉代的《居延新简》上就写有:“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有郡、县、里、姓名、年龄、身高、肤色。这个叫张贺的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黑。

因为东汉重视人口管理,所以人口数量比之前增长不少。据《晋书·地理志》记 载 ,桓 帝 永 寿 三 年 有 口56486856,是史籍记载的东汉最高人口记录。

宋朝:女性不算人口数

宋朝初建,人口已由唐时的5300万锐减为1628万。

宋朝政府对户口统计又设立了一些新的制度,比如丁籍制度。丁籍专指用于征役催税的簿籍,又称丁簿。在宋代的户口调查统计系统中,以丁籍使用时间最长,也最为重要。但是,所谓的丁籍制度和现代人口普查是不一样的,丁籍制度只调查每户家中的壮丁,“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就是说这个调查只统计壮年男子,对老人、小孩和女子都是不统计的。

除了丁籍制度,宋朝还有保甲簿统计,这是王安石提出的主张,但不管是丁籍还是保甲簿,都只统计男性人口而不包括女性。所以这时的每户平均人口都很少。但专家估计宋鼎盛时期的人口达到1.1亿。

明朝:有了现存最早的“户口本”

明朝安徽祁门人汪寄佛的“户帖”,被称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户口本”,距今已有600多年。洪武三年(1370年)11月,明太祖派军队协助地方,发动了一次对全国人口的“点闸对比”,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下面依次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后面还备“事产”、“户别”等项,记载其户产业情况,注明是“军户”、“民户”还是“匠户”等,这比现在的“农业户”和“非农户”分类还要细致。

这时候的户贴制度登记可没了性别歧视,男性女性都包括,比如有个洪武四年(1371年)的户贴,上面就包括:成丁二口、不成丁一口、妇女二口等,还有他们的年龄。

这场声势浩大而又体制完备、内容详实翔实的“摸家底”运动,比1790年美国和1801年英国举办的国情普查早400余年,英国学者卡尔津为此惊叹:“这是全球最先推行全国人口普查的明证和榜样!”

民国:“四万万同胞”由此来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人口调查是在民国时期,这次调查没有规定标准时间,只规定调查常住人口,调查表按户填写。调查的项目有姓名、性别、与户主的关系、年龄、出生时间与地点、在校学习年限、生理上的缺陷等。当时人口统计成员主要是警察,而警察不是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

虽然说要在3个月内完成人口调查,但直到1931年2月才发表了最终的人口调查数字:47480万,这样的统计当然是不太精确的,但“四万万同胞”之说因此开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全国范围的普查,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综合《现代快报》《城市快报》)

新闻推荐

桃源精舍南山悠然

“2017年,南山客栈民宿起步,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祠堂历史文化,历经3年多时间,如今已变成了‘网红点’,成了当地推...

祁门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祁门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